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高手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往事,不为人知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一十二章 往事,不为人知5

“动过?动过啥?啥时候动过?”高蓉不解得看向老师,急切得连珠炮般问道。

老师也正看着她,目光深邃而严肃,缓缓说道,“唐朝圣历年间,李旦起兵造反,失败的那一次。”

高蓉重重点点头,期盼的目光充盈在双眸间。

“汉代墓葬延续秦陵模式,垒土为陵,方形平顶,就像倒扣着的一个斗。”赵老师接着说道。

“所以盗墓又叫倒斗!”听到自己喜欢的话题,高蓉忍不住插口。

赵老师点点头,食指悬在半空,点点高蓉,“对,在汉代,不同等级的陵墓,其‘斗’的高低、大小、形状都不同,比如皇帝,陵墓覆斗可高百米,平顶呈长方形,高级贵族和大臣的陵墓,等级越高,覆斗越高,反之越低,但绝高不过皇帝,且平顶形状呈正方形,以区别皇陵。再说封土都构成,往往使用三合土,除了含草灰和炒熟的土外,还掺有糯米、蛋清、红糖、动物血、桐油等添加剂,坚硬如铁、寸草不生,历经千百年风吹雨打,不散、不坏。

西丘是刘炟的妃园寝,埋葬的是妃嫔,按说封土高不过几十米,且平顶该呈正方形才对,可我爷爷一眼就看出,十几座覆斗,没有一座低于百米的,突兀得错落在平原之上,仿佛一座座小山一般,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每座封土堆上都是长满了杂草、灌木,绝不是三合土该有的特性。”

“就凭这点,您爷爷就判断这些封土堆动过?”高蓉歪着脑袋,眉头微皱,“可是老师,有一点我想不明白,您说的是墓葬常识,如果真的是唐朝时姚岚做过手脚,到现在少说也有一千多年了,难道这千年之间就没有别人看出来么?”

赵老师笑笑,说道,“高蓉,你听得很仔细,河南是文物大省,也是盗墓大省,从古至今千万人吃这碗饭,我相信,在我爷爷之前,看出这点端倪的人有很多,但能动得了的却没有一个!”

“嗯?”高蓉疑惑得抬起头,满眼的不解。

“听我往下讲,发现这个秘密后,我爷爷和爸爸不动声色得返回偃师,表面上像什么也没发生过,实际却在暗地里联络以前的老伙计、准备家什,待时机成熟,便要对西丘动手。

转眼到了六六年,大时代背景下,文管所处于半荒废状态,看管西丘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心思根本不在那,给了我爷爷、爸爸可乘之机。他们召集人马赶到西丘,白天休息,晚上打洞,可忙活了小一个月,几乎所有的封土堆周边打了个遍儿,无论怎么绕,最后都会被一堵石墙挡住。”

“石墙?”

“石墙!巨大的石墙,青石砌就,加了铁渣的糯米灰浆勾缝。由此我爷爷判断,每一座封土堆下面,都是一间密闭的巨大石室,在不知晓机关门位置的情况下,要想进去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打开封土,就像当初建造它时一样,从上面进入,二是用炸药炸开石墙,而这两点都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知道为什么我刚才说看出来的可能千万人,能进去的却没有一个了吧?”

“哦!”高蓉恍然大悟般点点头,“这也更说明这些墓葬是被人动过的,一定内有乾坤!”

“第一次失败后,我爷爷不甘心,他料定这些石墙背后一定有惊人的宝藏,不把这些宝贝盗出来,他的心就像猫爪子挠一样。

又隔了两年,他们再一次来到西丘,这次他们打算从石室底部掏进去,谁知刚要打到石墙底,就遇到了流沙,每座墓都是如此,无穷无尽,不知多少米深,这条路走不通,只得铩羽而归。”

“老师我知道流沙墓,没想到让姚岚用到了这里,每座墓底都筑石室、灌流沙,这可是个大工程啊,真想不到姚岚为什么要这样做!”

听高蓉的话,赵老师苦笑着摇了摇头,“人啊,就怕好奇心,还怕贪心,如果这两颗心碰到一起,就是吃人的魔鬼!”

“您爷爷没有放弃,是么?”

“如果当初放弃了,恐怕我也能过正常人的日子了。。”赵老师说着望向远处初起的霓虹,嘴角现出一丝微笑。

“老师,后来呢?”

“第二次失败后,我爸爸和几个参与的伙计都有些心灰意冷,宝藏再好,取不出来也不是自己的,日子还得一天天踏实过,就劝我爷爷别再惦记那虚无缥缈的宝藏,可我爷爷就像着了魔一样,非要弄明白这些石室到底是怎么回事,没人跟他去,他就自己往西丘跑,经常是一去就一两个月,西丘的土几乎被他用洛阳铲铲了一个遍,我爸见拦不住,想着时间长了爷爷找不到线索,自己就放弃了,索性不去管他。

我爷爷是个宁种,地里找不着线索,就去村里转,皇天不负有心人,还真让他转着一条极有价值的信息!”

“老师,是什么信息?”高蓉激动得站起来,心提到嗓子眼儿,迫不及待想要上前抓住老师的手,在他深邃的目光里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赵老师身体向后缩缩,笑笑躲开高蓉,化解尴尬,接着讲道,“石门!那天我爷爷扮成收旧货的在村里转,老远看见一群人蹲在树荫下一块石台子上聊天儿,他凑过去,本想聊聊村里有啥传说没,走近却一眼认出那块石台子与砌石墙用的青石一模一样,绝对是出自同一处,只是大了许多,有三米来长,一米半宽,三十公分左右厚。

爷爷压制住内心的狂跳,佯装坐在石台上与人们东一句、西一句瞎扯着,不时找个借口换下位置,两手不经意间悄悄将石台摸了个遍。”

“发现什么了?”高蓉脸红着缩回手,感觉自己呼吸越来越急促,总是不由自主打断老师的话,就像看电影看到了最关键情节,立马想要快进知道答案似的。

“这一摸不要紧,石台正中边沿位置有半球形凹槽,直径二十公分左右,由此爷爷判断这是半扇石门,凹槽是专门为顶门石设计的!”

“哦!”高蓉惊呼道。

“先别着急吃惊,还有呢!”

“还有?”

“石台的另一面与凹槽几乎同一位置,爷爷摸到了比划一样的痕迹,外宽、内窄,玩了一辈子石刻的爷爷立马就判断出这是凿出来的文字,绝非天然痕迹。当着村民们的面,他不敢低头看,凭借多年的凿石刻字经验,一寸一寸反复得摸,生怕错过一道比划,让自己与即将揭开的谜底失之交臂。”

“老师您快说,是什么字?”高蓉身体前探,眼睛睁得大大的,一下不敢眨,生怕一眨眼,就会错过最精彩的环节。

“西五!”

“西五?西边第五个坟墓?”

“我爷爷也是这么判断的,他连夜赶回偃师,将这一重大发现告诉我爸爸,几天后,他们重新聚齐人马来到西丘,这次只奔西数第五个墓而来,因为分析后他们一致认为,西数第五墓下方石室,侧面必定有一道石门,不知道什么原因,石门已经开启,一半落在了外面,而且打开的年代很久远,甚至有可能根本就没有装上去。”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呢?”

“因为石苔和包浆。”

“老师,您又说笑了!”高蓉脸一红,羞涩得笑笑,“石门还有包浆?”

“当然有啊,石头长期被人抚摸、把玩,表面会光滑、发亮,石头裸露年代越久,附着在上面的死苔越密、越厚,为了让你们学会辨石,我专门带你们去寺院、石窟寻古石刻,忘啦?”赵老师说完嗔怪似的一笑,微皱眉头,摇了摇头。

高蓉的脸更红了,心里直骂自己“该死”,怎么光顾着听故事出神,平时挂在嘴边的东西却一时想不起来。

“他们围着封土堆,每隔十米打一个洞,一个星期左右时间,终于在封土北侧石墙,快到底的地方找到了石门位置,果然开启着。从另一半扇石门也没有装好,几乎是靠周边的土挤着,悬在石墙边上的情况看,村里那道石门根本就没来得及装上去,估计是遇到什么突发的事情,比如谚语里说的‘事败,姚岚遁’。”

“老师,您这么确定这些石室是姚岚所为,会不会也是他发现的宝藏呢,只是像您爷爷一样无法打开,才把暗语带进棺材,期待有一天后人能够得到这份老天的馈赠,或纯粹是因为自己的不甘心。”

赵老师没有回答高蓉,接着刚才的话说道,“先说说石室里有什么吧。”

“有什么?”高蓉迫不及待得伸长脖子凑近老师,眼里满是期待与兴奋。

“嚯,怕你想象不到,近千平米的屋子里,堆满了金人、金马、金元宝,还有银锭子和银元宝!”

“堆满了?我的天,那得有多少?!”高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啊,堆满了!整整齐齐得摞着,虽然我没有见过,但听妈妈的口气,像松林师叔拿来的金猪,几百上千个是有的,松林师叔就是爸爸出事后去我们家的那个瘦瘦的中年人,我也是后来才知道他叫松林,解放前既是柜上的伙计,又是爷爷的徒弟。”

高蓉掰着两手的手指算着,算一遍,摇摇头,再算一遍,又摇摇头,最后干脆把手一摊,“老师,这得是多少钱啊,纯金、纯银啊,还按斤算,不,恐怕得按吨算!”

“所有的金、银元宝和锭子上,都刻着‘光宅’或‘垂拱’、‘永昌’字样,都是唐睿宗李旦第一次被废前所用年号,由此才推断是姚岚所藏,极大可能是来源于睿宗李旦,作为圣历年兵变经费,因为以姚岚一个东州刺史的身份,是绝不可能有如此之巨大财富的。”

“嗯。。”听完整个故事,高蓉这才长舒一口气,不过一个疑问马上闪现在她的脑海,让她不得不再次把疑惑的目光投向赵老师,“老师,故事到此就应该结束了,一众人将财宝取出分了,可从后来发展来看,他们并没有把这些金银取出来啊,这是为什么啊?”

“哎!”赵老师仰望天花板,长叹一声,“如果按你说的,当时人们把金银,哪怕是一部分取出分了,可能我们都将是另一种命运,我宁愿是那样,看看另一种命运会是什么样子!可老天绝不给任何人重来一次的机会,就当所有人都欢呼着去拥抱这些财宝的时候,爷爷却一反常态得厉声喝住了他们,用我妈的话说,当时爷爷近乎歇斯底里得对众人怒吼道,‘谁都不许动这些东西,谁动,我就打死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