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之再战风云 > 第四章 径须沽取对君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轧钢厂离四合院不算远,也就是四五里路,袁涛和朱科长也没有骑车,步行了大约20分钟,就来到了南锣鼓巷95号院。

这是一座前清的侍郎府邸,总共五进院,前面是倒座房,后面还有一个后罩房,规模宏伟,也就是比旁边的文大学士府,稍小一点。只是子孙不肖,败了家,后来倒手到了一个大商人手里。

建国后被收归国有,分配给了轧钢厂,里面除了轧钢厂的职工外,还有一些老住户。

可能是因为上班时间的缘故,四合院里比较安静,只有几个老妇在中院小声聊着什么,当看到朱科长带人进来时,就叽叽喳喳的围了上来,不断打听各种八卦。

工厂分给袁涛的房子是后院的正房,与聋老太太是邻居,旁边是许大茂家。许大茂住的是西厢房,两家有檐廊相连。整个后院算上袁涛一共6家。袁涛的房子比非常得宽敞,毕竟是正科干部,除了两间正房外还带一间耳房。

朱科长拿钥匙打开了房门,袁涛走进一看,里面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看了看屋顶又看看四墙,应该是一直有人住,维护的很好,没有漏雨漏风的地方。再看看地面铺的全是大青砖,只是时间比较长了,有的地方有些坑洼。

朱科长看了看袁涛比较满意的样子,忙说:“袁涛同志,你要是没有意见,咱们就回工厂我给你办理分房手续,地面我下午安排基建科的工人过来给更换一下青砖。当然了你要是不想买家具的话,我也可以从后勤给你安排一些过来,就是都是别人淘汰的”。

袁涛忙说家具我自己买就可以了,其他的就麻烦朱科长了。

两个人回到轧钢厂,去朱科长办公室办理了分房手续,这个时期房子都是国家的,职工只有居住权,所有权还是国家的,除非是自己的自有房。

房租对于袁涛来说不算高每个月3.8,不含水电,电费按照灯泡数量计算,每个月大概3毛钱。水费按照人数收,每个月每人1毛钱。

袁涛收好了房屋证件,看了一下日头也要中午了,就约着朱科长一起去街上吃点。朱科长知道袁涛的身份不简单,也愿意结交这个年轻干部,就和袁涛一起出了工厂。

来到街上,俩人也没有去什么大饭店,直接在街上找了个国营饭店,俩人走了进去,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这会正是饭点,但是饭店里却没有几个人,这时的饭店是没有菜单的,而且菜品也不固定,只能是有什么吃什么。

两个人点了两个下饭的菜,四个馒头,又要了一瓶白酒,两个人边吃边聊,朱科长是工厂的老人,国家接收工厂的时候,朱科长就进厂了,对工厂的大事小情都了如指掌。

要知道这个年代后勤部门最有实权了,袁涛也愿意多了解一些工厂的趣闻,所以这一顿饭两个人吃得宾主尽欢。

吃完饭袁涛主动结了张,一共花了2.6元,主要是酒贵了一点,一瓶二锅头就花了1.2元。出了饭店,二人分开,袁涛没有回工厂,直接去了街道派出所。

拿着自己的转业文件和轧钢厂的工作证明还有房本(只有使用权)找到户籍员,直接落户在了南锣鼓巷95号。然后拿着户口本又去了街道办理了粮本,在这个年代城市居民实行定量供应,没有粮本连饭都吃不上。

办完了这样一切,袁涛就直接返回了四合院,这时轧钢厂基建科的工人已经到了,他们正在更换地砖。看着空空如也的房间,袁涛一拍脑门,家具还没有呢。

这年代一切都要凭票,买家具也是要票的。好在空间里还有一些家具,虽然大多数都不太适合这个年代,但是先凑合出一张木板床和一个写字台几张凳子还是可以的,剩下的慢慢在置备吧。

想到这里,袁涛走到院外,离开四合院有个几百米,找了个无人的角落。从空间里取了1张单人的木床,还有一个值班室的桌子几个凳子。又在空间基地食堂里找了点锅碗瓢盆,连带这柴米油盐一起,都弄了出来。

在外面找了一个人力三轮板车,把这些东西拉上直奔四合院,到了后多给了1毛钱,让师傅帮忙抬到后院。

这时工人已经把地砖换个差不多了,袁涛从包里拿出1盒提前准备的大前门,散了一圈烟,感谢了几位师傅。几个师傅抽完烟,又帮忙把家具给抬到屋里。袁涛看着焕然一新的地面,墙面和屋顶也没有问题,就让师傅们回去了。

袁涛又找出几张工业券,到附近的供销社买了一个煤油炉子,以后自己在家也是要开火的,这时期京城还没有液化气,大多数人家都是蜂窝煤炉子,也有少部分人使用煤油炉子。

现在已经开春了,屋里也不需要点蜂窝煤炉子了。自己一个人使用煤油炉子正好,虽然煤油是计划内物资需要凭票购买,但是这难不倒袁涛,他的空间里煤油太多了,够他使用上几百年了。

安排好了这些,袁涛又从空间基地食堂里面取了一斤多肉和20个鸡蛋。倒不是袁涛小气,只是取太多了,容易被别人看见说闲话,他不准备出风头,安安静静的眯到改开不好吗。

等着袁涛把屋子收拾好的时候,也到了人们下班回家的点了,安静了一天的四合院开始热闹了起来。

袁涛没有理会外面的嘈杂,他准备做晚饭了,第一次开火,也不知道做什么好,看了看桌子上的几个土豆,今晚就他了。

洗菜、切菜、炒菜一气呵成,炒个酸辣土豆丝袁涛做饭不能说多好,但也是自小就练过的。熬了点大米粥,又从空间食堂里取了2个剩馒头放在锅上热了一下,今天的晚饭就有了着落。

袁涛正吃饭的时候,传来了当当的敲门声。袁涛愣了一下,自己第一天入住,这里又没有认识的人,谁会来找自己呢?

袁涛放下筷子,过去打开了门。眼前站着一个高个子的长脸男人,约么不到30岁的样子,袁涛感觉眼前人有些眼熟,仔细一看,袁涛不由得一阵恶寒,这来人竟是四合院里的真小人许大茂。

袁涛装作不认识的样子,问道:“你好,请问你是谁,找我有什么事吗”?

许大茂向屋里看了看,见只有袁涛一人,便道:咱们是邻居,我叫许大茂,就住在西厢房,这不听二大妈说今天院里来了新人,特意过来认识一下。以后在院里有什么事直接找我就好,我在这院里有面。

许大茂正说着,东厢房的门也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肥头大耳的胖子,体重估计不低于200斤,真不知道这个大多数人吃不饱饭的年代,这家伙是怎么吃成这样子的。

胖子一边向这边走,一边冲许大茂说道:“许大茂,你又向新来的邻居吹什么呢”

许大茂一见来人,脸上立马浮起笑容,谄笑着看向来人:“二大爷,这不来了新人吗,我过来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没有”。

来人正是四合院的二大爷刘海中,袁涛知道刘海中是轧钢厂车间的7级钳工,在电视剧里二大爷有三大爱好:当官、发财、打儿子。

许大茂立即冲袁涛介绍到:“这位是咱们四合院里最德高望重的二大爷刘海中”。

又冲二大爷道:“二大爷您吃了吗?要没吃的话,到我那里咱爷三一起喝点”。

说着冲袁涛也示意了一下。二大爷一听许大茂要请客,脸上乐出了褶子,但是二大爷不像三大爷那么没底,二大爷矜持了一下说道:“行,既然大茂你要请客,二大爷也不能白吃你的,二大爷家里还有2瓶老白干,是我徒弟送我的,正好咱爷三个尝尝”。

袁涛一看也不好意思拒绝,干脆也回屋里,从空间取了2斤猪肉和一只板鸭拎到了许大茂家。许大茂一看袁涛带了这么多吃食的过来,不由得心花怒放。

虽然许大茂不缺吃的,但是也感到脸上有光。许大茂这会已经和娄晓娥结婚了,两个人的生活水平在整个四合院可以说是最好的了,基本上从来不吃粗粮,鸡鸭鱼肉也没断过。这里面固然是娄晓娥经常从娘家里往回带吃的用的,可许大茂在下乡放映时也没少搜刮。

将肉和鸭子递给了娄晓娥,许大茂的招呼袁涛在餐桌前坐下。袁涛和二大爷还有许大茂聊了一些院里的情况。许大茂38年出生,正好和袁涛同年,但是袁涛生日要小一些。袁涛现在还没过25岁生日,因此要叫许大茂一声大茂哥。

三个人正聊的起欢,又有人敲门走了进来,袁涛一看正是电视剧里一大爷易中海,易中海也是听说院里来了新人,特意过来看看,正好赶上三人聚餐。许大茂赶紧拉过一把椅子招呼一大爷坐下。

易中海看了看袁涛问道:“你就是新来的邻居吧,你怎么称呼”?袁涛给一大爷递了支烟,拿过火柴给一大爷点上回道:“我叫袁涛,这不也分配到了轧钢厂”。

一大爷抽了一口烟,轻轻吐出,说道:“分配到那个车间了,我和老刘都是老师傅了,工作上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直接找我们,厂子里大多数的车间主任我们都熟”。

刘海中也插嘴道:“七车间的主任还是我徒弟呢”。

袁涛略微有些尴尬:“那个一大爷、二大爷我没有分到车间,厂里安排到保卫科了”。

“哦,保卫科也不错,你们科长叫李自强,跟我关系也不错,有事提我就行”一大爷继续说道。

“没问题,以后短不了麻烦您二位”,袁涛有些无奈。

“对了,许大茂既然我和二大爷都来了,伱干脆把三大爷也喊来吧,不然你三大爷又要不高兴了”,一大爷跟许大茂说道。

然后一大爷又对二大爷说:“老刘,袁涛你们先聊着,我回去找点下酒的东西”。

说着,一大爷也没等二大爷回话,就直接走了出去。大约过了5分钟许大茂领着一个带着眼镜,面容有些消瘦,大约40多岁的男人走了进来。

袁涛一看正是三大爷闫埠贵,这位在四合院里是出了名的能算计,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三大爷一进门就冲二大爷说道:“老刘啊,今天我可是没有空手,你看我带了什么”?

说着闫埠贵扬了扬手里的小布袋,原来闫埠贵把春节期间给人写春联,人家送的带壳花生给拿了过来,找娄晓娥要了个盘子倒了进去,大概有个二三两的样子,这还真是够闫埠贵的。

二大爷把三大爷介绍给了袁涛,当三大爷听说袁涛分到后院的正房时,不由得扶了下眼镜,看向袁涛,:“我说涛子呀,这个正房可是好多人都在盯着,以前吧街道借走了,大家没办法,这听说前几天腾了出来,二大爷还想着找厂子调换一下呢。你小子行啊,直接给弄到手了”。

二大爷听了有点尴尬:“我说老闫啊,我这不是还没来得及找厂长吗,要是我找了厂长的话,钥匙早就到手了,毕竟咱在厂长面前还是很有面子的,你说是不许大茂”。

许大茂正竖着耳朵听着呢,没想到二大爷突然转向了自己,连忙回道:“二大爷说的不错,不管是在轧钢厂还是咱们四合院,二大爷的威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