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才女就是才女 (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李清照小嘴抹了蜜,这般向李格非求情,李格非自然心软。
李格非记得自己当初还没有现在的家业时,经常带着她出去买酒,引得路人询问。如今她已然长得这么大了,若不是为她日后考虑,李格非也不舍得把她嫁出去。
其实在李格非心目中,纵使他的女儿一辈子嫁不出去,他内心也不会小觑他的女儿。甚至他愿意一生一世养着他的女儿,但是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想法罢了。
李格非笑盈盈道,“你想的不错。只是这一次游园诗会,为父是腆着脸面请了许多世家大族后辈过来的,为的就是你的终身大事。这一回,你可不要任性胡来。到时候规规矩矩坐在帘子后面,只和人家论诗便可。”
相亲又不是头一回了,李清照知道现在的王孙公子都是什么样。她对这一次游园诗会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好像那个人不在,京城的游园诗会便少了很多生趣,诗会的主题已经慢慢变成了趋炎附势。
“爹,人家和你说了这么久,爹你根本就没听进去嘛。”
李清照不想再搭理李格非,提着裙裾自己在园子里玩。
这个不大不小的院子里,植满了梨树、桃树、还有苹果树。这都是李格非小时候亲自给李清照栽种的。李家虽然门第很高,可是也还是寒士。若说家里值钱的东西,也就书画之类的,这一点和赵家是一样的。
约莫黄昏时分,日影西移。李清照像是被挂在了秋千上一样,一直不肯下来。
在这个时代环境下,女子二十岁不嫁人,确实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李清照也知道他的父亲在担心什么,她父亲只有她这一个女孩儿,若是自己不能嫁人,父亲百年之后没有人主持他的丧事。
李清照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在为老父亲的以后做盘算。自己虽然有个庶母弟弟,可是终归年纪太小,想自己受父亲宠爱一生,自己总不能因为是个女流之辈就不去考虑他的终生大事。该尽的心都要尽才是。
满园芳菲,桃李交相映衬,人面不比娇花,胜在眉目之间似乎含着无边风月。
一个从诗词书画中走出来的奇女子,她又怎么能用美貌去评价呢。
时间过得飞快,李清照夜枕诗书才成眠,她数了三晚的星星,用手指比划着流星飞逝,等到第四日卯时,半夏便来催她起床,她踢了一下床板,“再给我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我立刻起床。”
半夏无奈,果然又等了一个时辰。
李清照迷迷糊糊被两个丫鬟拉起床,见外面天已经亮了。二人合力在李清照脸上涂脂抹粉,又找了最好看的衣裙给她换上。
李清照看了看镜子里这妖物,自然不喜,“这怎么能行,我可是李清照。嫁不出去就嫁不出去,无论如何也不能以色侍人。我本来远山眉,做什么要画这样的柳叶眉。”
李清照摆摆手。
李格非在外等候,听到此说,也道,“这回,听你们小姐的。”
李清照与李格非相视一笑,随后便将自己脸上的脂粉都给擦了,她洗了个脸,后又换上了一身素色纱裙,外罩两只绣着蝴蝶扑兰花的罩衫。
李格非看着,忍不住赞叹,“真的是像天仙下凡啊。”
李清照知道自己的容貌几何,只是她从来不在乎皮囊这些东西。
“爹,你少说两句,小心被外人听见。等到真的见了我本人,要说你这御史大夫也尽出诳语了。”
李格非捋须笑,“这怎么能是诳语。你今天真的很好看啊。”
李清照并不相信。
等到了巳时,院子里来的人越来越多了,李格非在家里摆设的桌椅上也坐满了人。
赵明诚从章纤云那里收集了李清照所有的诗词,拿的出手的便两首。
其一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一首诗让李清照名动汴京,赵明诚感受的出,这个少女内心多愁善感。是他心目中的文学少女该有的模样。
其二是《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这首词,是少女怀春的写照。清风明月,花草树木、举手投足,在少女的笔下,都能成就一首诗情画意,更让人动容的是,李清照对爱情的憧憬和勇敢的追求。
用绣幕芙蓉来形容李清照娇媚的容颜,对着镜子把镶着宝石的飞鸭形状的头钗斜插在鬓角,看着自己的天生丽质,手托香腮俏皮的“一笑开”。少女的眼神像流动的秋水,顾盼生辉,映射出内心的喜悦之情,和害怕别人猜透自己的秘密的小心思。
深闺中的怀春少女,有自己的欢乐,也有自己的忧愁。何时才能与期盼的少年相遇,这种风情韵味,在一颦一笑中流露出来。最后,少女大胆地打开半张纸笺,把积攒在心中的思念,娇嗔和幽怨,一并倾泻给内心暗自眷恋的人。幻想着一对恋人,在花前月下,相互倾诉衷肠。
这首诗是她自己大胆表露自己渴望爱情的心声的诗,却也因为自己久久未能出嫁成了世人眼中的惊世骇俗之作。
这是沉闷的大宋。远古隆隆的雷声还在天际作响,历朝历代的封建糟粕一代积压的比一代多。等到了这个朝代,谈自由、谈爱情,那都是死。
这个时代的人,人人都笑话柳永,实际上人人都不如柳永。
李清照渴望爱情,在一些粗俗烂人的眼中,自然会用龌龊的言语去评判她,定性她。就是同为女子,章纤云也说自己会偷偷去幻想,但是绝对不敢将这些想法写成诗传出来。
李清照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其他的诗,虽然不成熟,后世不闻名,不乏频出新意的语句。赵明诚还在里面找到了李清照的古体诗,她似乎早年就很欣赏项羽。
只是,赵明诚找来找去,却偏偏少了一首诗。
那正是李清照十七岁初见赵明诚所作的诗词。
翻来覆去,始终不见《点绛唇》。赵明诚猛地意识到,难道李清照这二十年来,就一直没有遇到能让她心动的人?
李清照太重要了,写她笔墨会比较多,进度也会拉的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