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掀宋 > 第9章 病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0章 病重(求打赏月票!)

正所谓“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

赵挺之不在汴京,三个儿子没有父亲这座大山压着,那在家里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虽然说长兄如父,可是赵存诚到底是压不住赵明诚这个三弟。

兄弟们每人一套大院,大院子里套着前中后三个院子。关起门来,各有各的家庭,各有各的公事要做。

赵存诚入了政院,有太学生的资历和进士的名额,又有年龄和地方任职经历,在政院处事勉勉强强。

赵思诚在鸿胪寺,每天都跟鸿胪寺少卿接见高丽国人、辽国使者,忙是真的忙,可是享受也是第一流的。

只是这父亲不在家,家里异常吵闹,府库由大哥把持。但是紧巴巴的日子过久了,一旦赵挺之不在家,兄弟三个人没有了约束,家中资财就像是流水一般哗哗地往外流。

父亲不在家,三兄弟住了个把月,便吵嚷着要分家了。

赵存诚想着父亲不在家,长兄如父,他应该把持家里财政。但是赵明诚一直想把皇帝赏赐给他的金子,自己过往的储蓄,乃至于外翁继承给他的那笔遗产都拿回来。

创业需要金钱资本,没有钱在外面做什么都不成。

于是赵明诚自然而然便和赵存诚起了争执。

赵明诚道,“父亲的资产我分文不取,我只想拿回属于我的那一份。”

赵存诚异常生气,“你怎么如此不肖。父亲被贬滁州,你却整日里想着分家的事情。”

“我取出属于我的那笔钱是有用处,怎么能扯上分家的事情呢?我几时想着分家?”

“有什么用处?谁知道又是拿去买樊楼哪个姑娘?这钱在我手中,我可以用他打点亲友,维持父亲多年辛苦经营。”

赵思诚劝阻,“大哥、三哥儿,这件事何不等父亲回来再商议。”

“等父亲回来,黄花菜都凉了。”赵存诚道。

“若是父亲回来,这笔钱以后更加和我赵明诚没有关系了。”赵明诚道。

赵存诚站起,“好啊,你总算说出实话了。你小子一直觊觎这些钱。”

赵明诚黑着脸,“到底是谁在觊觎这些钱,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实吗?是谁一天到晚守在库房门口,睡觉都不肯解下钥匙。”

赵存诚闻言自然动怒,胡子一时间飞起来。“你可真是父亲的好儿子,我们的好弟兄。”

赵明诚也不想再被宗法捆绑,他爹不是李渊、刘邦,如果自己还被父兄亲情捆绑,那就真的不能成事了。“正所谓亲兄弟,明算账。今天就把这个帐算清楚,凭什么我的钱要被父亲兄弟管着,难道我是三岁小孩吗?”

赵思诚见二人剑拔弩张地,自己只好再次调和。

赵明诚却道,“不,今日就把这个帐算清楚。这笔钱我有重用,我也在想办法救父亲。”

赵存诚噗嗤一声笑出声音来,“你会想办法救父亲?父亲有今日这等灾祸,你也脱不了责任。好好的西北不待,非要折腾回来掺和朝政;官家给你机会做亲信,你跑去想要革朝中勋贵的命。你不降职谁降职,父亲一走,这就嚷嚷着分家。过往我是念在是你兄长的份上,不想让你难堪,所以没有提这些事。”

“你知道汴京那些勋贵都是怎么在背后议论你的吗?你这般作为,若是离开我们,恐怕没过几天就要下大狱了。”

赵明诚皱眉,“既然大哥是这么认为的,那还是分家的好。我且要看看,分出这个家,我们弟兄三个到底谁混得好。更何况,我只是要属于我的那一份,父亲的家财,我一分不取。”

赵存诚捏着茶杯,那双精明的眸子里闪着怒气,“好!你有骨气,你傲气!”

赵思诚根本来不及阻止,二人这就拍板了。再者,仔细一想,兄弟几个过去也确实日子过得寒酸。父亲总是说要节俭,可是钱到了手里不花堆在库房,那不就如同堆了一堆石头在里面吗?

全汴京城都知道自己父亲是个贪官,自己兄弟几个还过得十分拮据,外人更是笑语连连。

活人可难了。不管你怎么做人,总有人编排你,没毛病也要挑出些毛病来让人说道。

赵存诚便按着赵明诚的要求,把先帝和皇帝的赏赐以及郭概分给他的资产如数转给了赵明诚。

清点完后赵存诚又拉着赵思诚和赵明诚道。

“今日就此分家,兄弟几个以后各显神通。只是我还有一句话要说,这不是要你们把我当大哥,只是看在母亲的面子上,我希望出了这个门,今日这件事不许对外人谈。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如今我们赵家本就遭难,若是再有这等兄弟不和睦的事情传出去,外人怕是会瞅准机会落井下石,于谁都无利。你们看如何呢?”

赵思诚道,“我自然还是听大哥的。”

赵明诚道,“我都说了,我没想分家,我就是想要那点钱去做事情。分家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三兄弟就此一人一沓地契房契外加金钱珠宝。

赵明诚有两位皇帝赏赐的两大坨金子,外加外翁郭概给他的资产,这笔原始资金在这个关头到了自己手里,好比雪中得炭。

赵明诚买到了京郊一大块空地,接下来就是去找懂手艺的人,置办工具,置办工具还不够,还一定要改进机器。

泉州和漳州本就是棉纺织工艺的发源地,黄道婆又是从黎族那里学来手艺。

赵明诚这就派李邦彦南下,去将机器买回来,同时也招募若干懂行的工人再请几位黎族人一同前来汴京。

赵明诚在外间忙这些,赵似是知道的。当他听说赵明诚准备改行做生意,内心十分苦涩。

“我听说,小人当道时,君子就会退。他这不就正是明哲保身之举吗?我没有能力支持他做事,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好好的志士被迫离开朝野。每次朕看到他,都想到武襄公。”

【狄青(1008年-1057年),别称是面涅将军,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北宋名将,善骑射,面有刺字,枢密副使,1057年受朝廷猜忌排挤,郁郁不得志,最终去世,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