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诗词之分 (求打赏月票!)
陆林拽起衣襟,甩开赵明诚。
赵明诚见陆林怒气冲冲地走了,心头莫名觉得伤感。他已然猜到陆林因何生气。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赵明诚坐在门槛上,见陆林大步流星摇着离开。
赵明诚就想办个工业革命,谁知道没有多少人愿意理解他。可是他能停手吗?当然不能。这不仅仅是大宋的希望,甚至是中国历史改变的唯一契机。
这一郁闷起来,赵明诚自然而然想到喝酒。
赵明诚回了家,刚巧听到院中二位嫂嫂和自己娘子正在有说有笑,叽叽喳喳,似乎是在议论什么人。
“她这般的性子,倒是不输男子,给我们汴京女流长了不少志气。”
“我为女流之辈,知道女子终归是与男子不同。男子阳刚大气,刚健勇武;女子多不能及。可是从她的诗词中,我感受到了女子也有刚健豪迈之气。瞧瞧这文章中的气势,谁能想到写它的人竟然是个女子。”
赵明诚顿住,他都不用想就知道她们在议论的是李清照。
赵明诚回到后院,在廊道里走时,瞥见院中的梅花又开了几株,刚要驻步观望,却听到似乎有人在小声哭泣。
赵明诚闻声过去,从窗边窥见屋内有一素衣女子正在抽泣。
赵明诚推门而入,见李师师手里捧着一纸书。见赵明诚回来,她立刻放下手中纸书,走出帷幕,含羞低首,以笑相迎。
“官人可算回来了。”
赵明诚俯身看李师师,见她脸上挂着两行清泪。面孔好似花中妖姬,又似花含露,让人欲罢不能。
“我的美人儿,你好端端地哭什么?”
赵明诚用拇指给李师师拭泪,李师师伏在赵明诚膝边,“奴家今日读到一篇文论,不禁感慨起来,世间竟然还有这样的女子。一时间竟然不能自已,哭了起来。”
“什么文论,竟然让你看的想哭。拿来让我瞧瞧。”
李师师慢慢腾腾,将文论递了过来。
赵明诚定睛一瞅,这不正是李清照的《词论》吗。
学习汉语言文学,到了宋朝文学,李清照是必须要学的人物,而她除了耳熟能详的几首诗,奠定了诗坛地位的却正是此篇《词论》。
这文章前半段没什么新意,不过是说些旧话,数数过往词是怎么开始的。
重点都在后半段。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馀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到了宋朝,礼仪、声乐、文章、武功都已经齐备了,又休息生养了百余年,才有柳屯田柳永,变乐府旧声为新声,有《乐章集》传世,确立了他在宋词大家中的地位。但柳永的词虽然非常适合于音律,但词句却俗不可耐。
“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
又有张子野(张先)、宋子京(宋祁)宋公序(宋庠)兄弟以及沈唐、元绛、晁次等人辈出,虽然时时有妙语传世,但却整篇破碎,不能称为名家。
“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何耶?”
到了晏元献(晏殊)、欧阳永叔(欧阳修)、苏子瞻(苏轼)这些人,他们学究天人,填这些小歌词,应该就像是拿着葫芦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容易,但是全都是不可再会雕饰的诗罢了,而作为词又往往不协音律,这是为什么?
赵明诚忍不住赞叹道,“真是个猛人儿,把我都不敢数落的诗人都给数落了个遍。”
“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
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王介甫(王安石)、曾子固(曾巩),他们的文章有西汉时风格,但如果他们作词,只怕会让人笑倒,因为这样的词读不下去。
“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词别是一家,但知道的人却不多。
这句正是点睛之笔,自此北宋将要灭亡之时,北宋的文学少女终于提出了这个重要的理论。诗词各为一家。
“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则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则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后来晏叔原(晏几道)、贺方回(贺铸)、秦少游(秦观)、黄鲁直(黄庭坚)一出,才得词中三味。
但是晏几道的词短于铺叙,贺铸的词短于用典。秦观的词却致力于婉约、情深一片,词中却少了实际的东西,就象一个贫穷人家的美女,虽然长得很漂亮,打扮也很时尚,但骨子里却始终缺乏那种与生俱来的富贵气态。黄庭坚的词内容倒是充实,却有些小毛病,就象一块美玉,却有些斑点,所以价值自然要打些折扣了。
赵明诚读完,那可谓意兴阑珊啊。
他翻翻这长卷,本想还再看点,看看她是怎么炮轰大宋文坛的。
这下倒好,王安石、苏轼、宋祁、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这些文学史上的大家都被一一针对了个遍,那些入土的怕是棺材板已经有异动了。
赵明诚读完,忍不住连连道,“好,骂得好。”
他一抬眸,却见李师师两眉如烟笼起,很是郁闷,“她写的不是很对吗?你哭什么?”
“我只是见了她的诗文,知道了何谓真的大家闺秀,竟然是这般洒脱无拘,气概豪迈。想我早年丧父失母,流落樊楼,以卖唱为生。见惯了世间疾苦,平日里都是焚香祝祷佛经,这才能使得心情好转。今日见了她的诗文才知道,被父母宠爱长大、活在世人敬仰和赞美之中的女子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