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掀宋 > 第63章 相国寺表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4章 相国寺表白

所谓清流,历朝历代都有。而且根据历史发展规律,那是一代比一代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猛。

区别只是不同的时代环境下,这些清流在社会上活动的范围和圈层。

若是在战国时期,清流有如投汨罗江的屈原、有如饿死于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兄弟;若是在汉朝,清流有如酷吏;若是在唐朝,清流多如杜甫,颠沛流离,不得重用。

世家的强大,往往垄断上层资源。哪管你清还是黑,是亲戚的可以拉关系进门,草根出身的没有关系自己攀关系。

千古以来不变的道理。

但是宋朝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宋朝和其他朝代不同。

宋朝一方面不压抑土地兼并,另一方面就是继续发展的中央政权体制。

宋朝的清流们,是有机会做到宰相的。

别看这短短一句话,却对大宋起着生死攸关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宋朝时期科考很重要,对于能考中进士的人来说,只要考上了,就等于翻身了。若是考中了进士第一,那就意味着考中的人有做宰相的机会。

所以历来朝中党争喜欢在进士策论批阅上做文章,根源就在这里。

文人都是一个圈子的,你或许还没有去考试,但是已经在圈子里出名了,聪明的早早抱大腿,不聪明的也早早表现出了自己对朝中政事的态度。

所以历来文坛上的大家都在争夺进士第一等,甚至是第一名。根源就在这里。

只要你做了进士第一名,日后可以做宰相。

只要你考中进士第一等,日后前途无量,必定是朝廷任用的大才。

这种公认的,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选拔制度,让大宋的清流门一度有了发挥才干的作用。

只要你考中了,就一定有官做。自己为官的选择性和灵活性大大强于任何时代。

这可不是吹,搁在汉唐,天上掉下来一百个苏轼、苏辙、欧阳修都不见得有人搭理。碰见女皇武则天也许会被拽去写文章什么的,但是碰见旁人,真的就和李白、杜甫一样的遭遇。

所以素来都有说法,大宋是文人的时代。

根源就在大宋朝,文人真的可以做到暮为田舍郎,朝登天子堂。而就在距离大宋很近的中唐时期,杜甫还在感慨,‘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这就是大宋的进步。也是大宋之所以有两面评价的原因所在,因为大宋的上下阶层之间流动的通道是非常大的。

大宋的文官制度的发展以及科举制度的双重作用下,可以基本上保证在大宋的读书人可以拥有和世家子弟一样入朝为官的机会,而且可以做到中枢。

一方面大宋的最高统治者重视这些人才,一方面当时的时代风气崇尚这些文士。

而且大宋的文士,清流党比起那些靠着荫补取士入朝为官的子弟更有优势,他们是真的实干家。

朝廷一旦连这些真正做实事的人都失去了,那就彻底完蛋了。

简单来说,赵明诚若是能得到这些人的帮助,那基本上等于掌控了整个大宋遍布地方的耳目。

此举意义非凡。要知道,地方不管你一把手怎么来的,每个地方都一定有个人是和中央保持通气的,直接联系中央。

如果赵明诚能够得到清流的拥戴,那就间接地等于他手头拥有了大批量可以选拔任用的才士,还同时掌握了各个地方的情况。

权力,没有形态,没有样式,看不见,摸不着。有时候是一纸文书,有时候是一句命令。轻飘飘地过来,有些人奉为圭臬,按部就班执行;有些人看见了和没看见一样。

而信息就是保证权力有效运行的关键。

不能说得大宋清流者得天下,但只要得到了这些人的拥护。以后赵明诚说什么,无论是朝中还是地方,都会有一大帮人帮着他喊话。

李清臣这种打算,让李格非听来感觉不可思议。

“如此有意安排,岂不是要让他日后一个人独步天下。赵明诚早已经娶了世家的子女,如今赵相公又贵为少师,他们赵家如今是朝中的新贵世家,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老师还要继续支持助力赵明诚,这就让我感到好奇,他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大能耐,能够让这么多人都想着追随他,帮助他,成就他。”

李清臣额前横起三道皱纹,“这件事,你要将其中利害告诉清照,她识大体,不会拒绝此事。”

李格非听了心里一阵不痛快。

合着这件事他们已经做主了,自己的女儿也不会不同意。

“那可未必。我的女儿一身傲骨,怎么会轻易在这种事情上就范。”

李格非额间横起青筋。

“你这个榆木脑袋。人家都两情相悦了,你还在这闷在鼓里。”

“什么两情相悦?”李格非不解。

“你的女儿李清照今天是去见谁啊?”

“见……”李格非恍然大悟,“不会是去见赵明诚吧。”

李清臣没有回答,只是平静的捋捋胡须。

沉默就是点头了。

李格非懵了,他恍惚了好一会,“这么说,大家都知道了。”

“就差一层窗户纸了。”

“我的女儿喜欢赵明诚?”李格非再三确认后,不由得发出震惊之叹。

“也算是登对。”

“做人家的妾,怎么能算登对。”李格非这个时候开始较真了,他恨不得埋头哭起来。

李清照,那可是她从小让她骑在自己脖颈上长大的宝贝女儿。

李父听了这些事情,一时间又是震惊、又是不舍、又是埋怨、又是不舍。

“怎么我和我女儿朝夕相伴,不知道她的心思呢?”

“等她回来再说。这件事,我们都已经考量过了。不会让清照吃亏的,她毕竟也是我看着长大的,我把她当半个孙女。”

李清臣坐在上座,微微合上了眼睛,两人就这么静静坐着,一边喝茶一边等李清照回来。

席间,李格非又说了一句,“如果他们两是真的两情相悦,那我倒也支持。只要我的女儿高兴就好。”

李清臣微微睁眼,他看着李格非微微摇头。天底下当父亲当成这样的,也只有李格非一个了。把女儿当自己的主子一样哄。

-----------------

东京大相国寺。

历来朝中勋贵之家的妇人,没事就喜欢来大相国寺烧香拜佛。

李清照上次来还是在八月十五花好月圆夜登相国寺。

李清照赴约前来,穿着青色襦裙,描了远山眉,手中捏着一把小扇,扇子上画着的是仕女读书的图案。

这样的亮相让赵思诚眼前一亮,李师师也难得露出欣赏之色。

闻名天下的大美人一出场,路边的蝴蝶都要蹭上来沾沾美气。李师师还是随意的穿着水蓝色纱裙,层层叠叠包着,就像是花朵的花瓣一样。她的头发随意地绾着,本来是为了显得干练,可是却显得风情万种。

路边女子见了,有的驻足凝望,有的嗤之以鼻。

“她不过就是长得好看了点……”

李清照久闻李师师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只是她可不会像男子一样,一上来就像欣赏礼物一样给李师师的美做诗词。

本以为今天会来很多人,结果只有赵家人。李清照作为名门闺秀,规规矩矩和赵家的人问好。

虽然觉得有些奇怪,自己最近见赵家人的次数太多太频繁了。

可是李清照早就在赵明诚当初的鼓舞下放弃了那些世俗的成见,她认为自己是可以靠着诗词独立的,她是自由的。

赵明诚那些前卫、离经叛道的思想,在旁人看来都是旁门左道,不可取。可是对李清照来说,却如春日之雨,在她最脆弱最需要时候的良药。

她与李师师、赵明兰上山,李迥和赵思诚在前头打路。

走到一半的时候,赵思诚忽地说,“近日秋高气爽,正是爬山登高的好时候,不如我们比一比,看谁先登上山顶。”

本来以为只是男子的游戏,没想到赵思诚还把她们三个女子也拉上。

“你们也一起来。你们是女子,身子弱,我们让你们一炷香的功夫,先爬就是。谁爬到山顶,我就请谁去樊楼吃饭。”

李清照只觉得这个提议莫名其妙,可是李师师、赵明兰、李迥等人都应好。

李清照只能跟着爬。

她觉得这是她今年最背的一天,居然被李迥诓出来做这等蠢事。

只是还没走几步,李师师就出言说自己爬不动了,要在凉亭歇一歇,她胸前起起伏伏,平日里的骄傲现在成了大包袱。

还得是赵明兰拉着李清照,两人一路上前。

只在半山腰上,李清照遥遥就看到了山顶处有人已经站着。

那个人,她几乎是朝思暮想,就算隔得多远,李清照都可以从背影辨认出他来。

赵明诚自从官做的大了,非官府官邸所在地,他基本上不会主动去。今日爬山,那都是赵思诚安排的。赵思诚让赵明诚天还没亮就去爬山,自己则在山下和小妹一起等李迥、李清照两个。这样就方便让两个人单独说话。

赵明兰见状,拍拍李清照的手。

“快上去吧。我三哥在山上等你。”

李清照含羞低头,转首间赵明兰已经丢下她往山下走去了。

李清照这才知道,今日这一切都是他们安排好的。

站在半山腰处,脚底的山岚景色映入眼帘,山下时只觉得大相国寺周遭古塔青森,幽暗重重,等到爬在半山上,只觉得身在云端,山下一片苍翠,不远处还有勉强算是巍峨的大宋皇宫,更有樊楼高高地耸立着。

而往上看去,李清照的眼睛里却只有一个赵明诚。

是上去,还是碍于情面回头去找赵明兰他们。

此时的李清照心里自然七上八下的,但是当她注意到上面的人在一直望着她,李清照顿时鼓起勇气,双手握成拳,一步步走了上去。

今日赵明诚换上了蓝色打底对襟,外面套着白色薄蝉罩衫,戴着黑色方巾,显得风流飘逸又不失儒雅。

两人的衣服一蓝一青,十分登对。

当李清照来到赵明诚面前,她感觉自己日后更要为世俗所不容了。

未出阁的女子,居然爬山私会男子。

这不是唐朝,男女之间风气没有那么开放。

李清照作为名门闺秀,竟然做了私会旁人的事情。

是以李清照一走到赵明诚面前,身份的阻碍、礼教的围墙立刻摆在她的眼前,她二话不说就想提着裙子逃走。

“李姑娘,且慢。”

赵明诚大声喊道,李清照稳住心神,留在原地。却仍旧背对着赵明诚,她真的是不好意思单独和赵明诚在一起。

看到李清照这么害羞,赵明诚很难把她和历史上那个敢于自己再找个二婚男人成亲的李清照联系起来。

“赵……赵侍郎怎么在这里?”

事实证明爬山是个馊主意。赵明诚早就已经衣衫湿透,站在山顶吹风这才吹干;更何况李清照,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今日这般爬了半天,早就小腿开始抽筋了。

“李姑娘应该也察觉到了,今日这番遇见并不是偶然。”

李清照回避,坚持背对着赵明诚。

此时,她的一双小脸已经红透了,像熟透的桃子。

“赵侍郎可是有什么事吗?”

“先秦时期,有一首诗歌,足以表达我的心意。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像是一颗大石头被扔进一个深水潭,看似石头没了踪迹,可是深水潭里每一缕水流都被搅乱了。

李清照心中小鹿乱撞一般。

但是她很快就清醒过来,“赵侍郎是不是说错话了。赵侍郎已经有妻室,如何还能心悦于我。”

“我欲纳李姑娘为侧夫人,虽有别于夫人,但实为心中挚爱。”

赵明诚也不想多绕弯子,开门见山就把自己的心意直接告诉了李清照。

李清照像是被雷劈了,从头顶麻到脚尖,整个人险些站不稳。

她听到这番话,竟头也不回,慌慌忙忙一路小跑往山下冲过去。

赵明诚根本来不及阻止,只能一个人跑,一个追。

“李姑娘,你还没回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