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昭烈之事
杨谅狼狈的逃回了晋阳,一场大败,让他惊魂未定,无论看谁,都觉得对方想要拿自己的脑袋去大兴向二哥领赏。
跟随杨谅一起逃回来的房彦藻还在忠实履行自己的使命,他劝说道:
“汉王殿下,如今前线兵败,河东人心惶惶,正应该行非常之事,以提振士气。
“下官应燕公差遣,请汉王顺应天命人心,即日登基!”
房彦藻是房彦谦之弟,房玄龄的叔父。
他素来恃才傲物,却又深感自己怀才不遇,对朝廷多有怨言。
当崔澈与朝廷交恶之后,房彦谦仅凭一封书信,就将房彦藻唤去了燕地,跟随他一起为崔澈效力。
杨谅闻言,状若痴狂:
“天命人心?!天命若是在我,我又怎会落得如此地步!”
然而,兵败之前,坚定地站在房彦藻对立面,屡次劝谏杨谅暂缓称帝的王頍,却突然转变了态度,他进言道:
“殿下,欲成大事,岂能因一时挫折,而自暴自弃!
“相较于汉高祖丢弃妻子,殿下所受屈辱,又算得了什么!
“如今使者已向邺城求援,唇亡齿寒,燕公必然出兵相助!
“正如房先生所言,为今之计,最要紧的便是激励人心,还请殿下即日登基,以号令大隋忠贞之臣,共讨关中伪帝!”
杨谅犹豫不决,另一位亲信裴文安激动道:
“殿下!事已至此,何故瞻前顾后!
“我等公然声讨杨广弑父,若是败亡,殿下以为杨广还能顾念兄弟情谊,留下您的性命吗!
“殿下莫非忘记了废太子杨勇的下场!”
杨谅被裴文安一语惊醒,这一次举兵,他与崔澈谋划后,打出了杨广弑父的旗号,杨广对自己必然是恨入骨髓。
真要是被杨广生擒,无论是否称帝,他也不可能放过自己,既然都是一死,何不当几天皇帝过过瘾。
况且幕僚们所言确有道理,登基称帝,亦能提振人心,如果真的坚持到崔澈来援,打退杨素,说不定自己这皇位,还能坐得长久。
“好!劳烦诸位先生为孤准备典礼!”
仁寿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从关中败退的杨谅在晋阳即皇帝位,为燕国公崔澈晋爵燕王,封河北大都督。
房彦藻受命出使,本来只是要为崔澈求一个河北大都督,只不过没想到杨谅遭逢大败,为了向崔澈求援,居然还送上了一个王爵。
全程参与杨谅的登基大典后,房彦藻请辞,随即离开了晋阳,回河北复命去了。
相州,邺城。
崔澈已经获知了杨谅在关中大败于杨素之手,不过此事倒也没有出乎他的预料。
真要是让杨谅将关中给打了下来,才会惊掉崔澈的下巴。
但无论如何,对于崔澈来说,杨谅的作用已经得到体现,便是牵制朝廷大军,使他们不能阻碍自己夺取河北与青、齐等地。
杨谅称帝的消息也传到了邺城,崔澈如愿获得河北大都督一职,而燕王的封号,更是意外之喜。
在一片庆贺声中,长史房玄龄越众而出,进言道:
“燕王!河东形胜之地,而主不能守,如今杨谅兵败,特向大王求援,这是上天将河东赐予大王!
“大王若能兼得河东之险、河北之富,此王霸之基也!
“还请燕公效仿季汉昭烈帝入川,速速发兵救援河东!”
房玄龄让崔澈效仿刘备,重点自然不在于救河东,而是趁机控制杨谅,占据河东。
众人也不再庆贺,纷纷请求崔澈发兵。
实际上,房玄龄所言,也正合崔澈的心意。
就算杨谅不给他这个燕王头衔,崔澈还是会出兵救援,毕竟杨谅这面旗暂时还不能倒。
杨谅若是还在,这场叛乱的性质,就相当于是他们杨家兄弟在争夺家产,他崔澈只不过是选择了支持杨谅,一同讨伐有弑父嫌疑的杨广。
这样的行为,并没有辜负杨坚过去对他的恩情,世人也难以指责他。
如今河北与青州等地只是初步纳入统治,但崔澈已经没有时间再去慢慢消化。
仁寿四年,十二月初三,崔澈以次子崔彦宗守相州,由燕王府长史房玄龄、司马刘方分领相州军政,由主薄魏徵随军,管理军中后勤。
征召帐前效节军一万、银鞍契丹直一万、秦琼部、程咬金部、刘黑闼部、窦建德部共计骑兵四万,以及包括两万名皮室军在内的六万步卒,合计十万步骑。
并且将相州周边剩余十万战兵,尽数分往周边各地。
其中,相州只留下了两万精兵,既是防止自己驰援河东期间,杨广从中原、荆州等地抽调兵马,袭击河北,也是避免军权尽数落在刘方的手中。
常言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崔澈救援河东的十万步骑还未出发,从黎阳仓转运来的粮食,就从相州城外新建的大仓之中,源源不断运往井州州治井陉县。
井陉县控扼太行八陉之一的井陉,最终并没有选择就在相州的滏口陉,而是舍近求远,挥师北上,准备经由井陉穿越太行山。
其中的区别自然在于,走滏口陉,只能抵达长治盆地,但是走井陉却能直达太原盆地。
大敌当前,崔澈自然不会急着要控制杨谅,但从太原盆地南下抵御杨素,也能趁机摸清沿途布防,对于计划效仿季汉昭烈帝的崔澈来说,经由井陉往河东,无疑是更适合的路线。
燕军将士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的休整,以及与家人的短暂团聚,完全可供驱使。
继麦铁杖长子麦孟才娶崔澈长女崔文惠为妻,刘方之子刘通仁娶崔澈之女崔文嫣后。
崔澈又在临行前,为镇守辽东的第三子崔彦卿做主,娶刘方之女为妻。
为留守相州的庶子崔彦宗,聘房玄龄之女为妻。
起初崔澈本要将房玄龄之女许配给嫡子崔彦卿,但房玄龄却选择了崔澈的庶子,显然是瞅准了庶子没有继承权,未来不必掺和到可能发生的夺嫡之中。
毕竟隋朝储位之中的残酷程度,众人也是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