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金鸳鸯主动
贾环故作镇定,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年的事情不会再重演。”
“您老人家只需要控制住军方,问题就不大。”
大秦的朝廷架构,本身就是文武分开,唯二的交集,就在于皇帝本身,以及兵部。
而这两者,基本上也是一体的。
太上皇有点犹豫,不过对于贾环的提法,倒也有点心动。
已经退位有些年头了,随着年岁的增长,太上皇的精力也越来越不济。
刚开始的时候,还能把雍治批阅过的奏折,全都再审核一遍。
顺便还能看看各地呈上来的请安折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只能放弃请安折子,和一部分不太重要的奏折。
到现在的话,每天的精力,已经只能够承载,看一看重点的折子了。
太上皇不是没想过放弃,彻底撒手不管。
只是最终还是没能过自己心里那一关。
先太子权势过重,给太上皇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而所带来的影响,则是落在了雍治的身上。
“您要是不放心,咱们就先试试。”
“城外的项目差不多了,捎带手还在不远处给修了个庄子,咱们可以过去待两天。”
凡事总有第一次,京城边上也不远,不管发生什么,都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正好贾环也打算找机会,让太上皇去视察一番。
作为实际股东是一回事,但是亲自到场又是另一回事。
“行吧,你来安排,有什么问题找他。”
说着指了一下梁九功。
作为随侍了太上皇几十年的老太监,基本上跟太上皇相关的事情需求什么的,都门清。
贾环倒是无所谓,只是担个名头罢了。
具体的事情,绝对不会插手安排的。
老皇帝有自己的心腹和侍卫,有自己固定的套路。
只需要把住的地方,以及行程安排好就行了。
剩下的,还是让梁九功去烦神吧。
午间休息,宁寿宫外。
烈日当空,地上的石板被阳光直射,有一些反光。
贾环和梁九功一起往外走。
顺道而已,都有自己的差事要办。
“环三爷今儿可是露了脸了。”梁九功调侃道。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要是太上皇真的把朝廷的大小事务的行政权,直接全都让渡给了雍治的话。
贾环妥妥的大功一件!
只要不造反,估计在雍治一朝,差不多可以横着走了。
“环哥儿,环哥儿……”
“在您老面前,可不敢称爷!”
论岁数,梁九功跟贾母也是同一代人。
让这样的人喊一声爷,那不妥妥的折寿了。
也不符合贾环一贯低调做人的风格。
“露脸不敢当,只是想帮着太上皇他老人家减轻点负担。”
“每日里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这狭小封闭的宫殿里,不如抽时间多往民间走走。”
“如此才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民生疾苦。”
当然这也就是个明面上的说法,了解或者不了解,情况都是明摆着的。
关键是怎么解决问题。
对此,贾环就没有过多指望了。
封建王朝的皇帝,能做出点什么,可以想象一下。
还是得靠自己!
梁九功赞赏的看了贾环一眼道:“还是你小子滑头,将来肯定是个有出息的。”
“派个人,把地方给指明了,其他就没你事儿了。”
顺手接过了刚才指派给贾环的工作,梁九功也是想送个顺水人情。
都能预见贾环将来肯定有出息了,还能不尽量交好一下?
作为太监,梁九功肯定是没有子嗣的。
但是并不代表家里就没人了。
这么多年,靠着梁九功的照拂,梁家在京城也扎了根。
总得有个香火不是,自己是不成了,不过老家还有侄子。
算起来跟儿子也差不多了。
等百年之后,逢年过节能有人惦记着上柱香,烧点纸钱之类的,也就知足了。
贾环怔了一下,瞬间就反应过来了。
嬉皮笑脸道:“那就麻烦您老了。”
想了想又继续道:“南边有个买卖,我手底下人不够,您要是有人选的话,不妨借我使使。”
直接送银子这种事情,贾环是肯定不会干的。
再说,两人都在太上皇身边工作,私相授受的话,有点敏感。
当然,还有点太Low了,贾环也不屑于贿赂。
绕个弯子,换个人出力就不一样了。
凭本事打工挣的钱,怎么花,听起来都挺正当的。
而贾环也不过就是照顾一下同事的晚辈罢了。
都是人之常情。
“那就多谢三爷照顾了,我有个侄子,回头打发去找你。”
梁九功也没矫情,礼尚往来这种事情,就得有来有往。
银子不银子的没那么重要,主要得维护好这份关系。
……
出了宫门,一转弯,贾环就来到了工部。
为了方便贾环安排接下来的行程,太上皇也算是公私兼顾,给贾环放了个假。
而贾环需要跟政老爷先谈一谈。
城外的工程,一直是交给政老爷负责的,贾环只是盯一下进度。
朝廷的中央一级办公部门比较集中,几乎都在皇宫南侧的两边。
刑部跟大理寺,还有督察院都在西边。
而其他五部,以及鸿胪寺,钦天监什么的,都在东边。
工部就在翰林院的西南侧,和兵部是邻居。
衙门的等级差不多,建筑规制也差不多。
由于是朝廷的办公区,所以基本上来往的,也都是朝廷官员。
安全保卫措施,也稍微严格了一些。
除了衙门口的兵丁之外,每条街道的两头,也都有兵丁把守,等闲人进不去。
好在贾环现在也是朝廷命官了,只需要出示一下腰牌,就可以自由通行了。
工部这地方,贾环之前没来过,但是却垂涎已久。
大秦的顶级技术人才,除了宫里的那些,基本上都集中在工部了。
与其养起来,做一些不疼不痒的工作。
不如找机会挖出来,稍微运作一下,就能够做出一些大事业。
“你怎么来了?”
政老爷也是头一回在衙门里见到贾环。
父子同朝为官这种事情,不管在什么时候,天然都很有吸引力。
贾环扫视了一下屋里,也没其他人,才道:“太上皇派的差事,想要出去看看项目进展,我这不过来确认下情况。”
肯定不能提是自己撺弄的,不然传出去的话,肯定是要被督察院的御史弹劾。
“城外的进展,前两天不是才让赖大跟你汇报过了?”
按照约定,每隔一段时间,贾环就能得到一份阶段性的报告。
也方便控制一下进度。
贾环也是之前心中有数,才敢放心大胆的邀请太上皇出城。
啥啥都没有的话,把人请出去干什么?
看荒地吗?
“就是跟您这走个流程,太上皇问的话,也好解释一二。”
“顺便也跟您说一声,到时候告个假,跟着一块出去转转。”
“要是太上皇满意的话,估摸您离升职也不太远了。”
其实贾环也就是提供个由头罢了,按照惯例,贾元春晋封之后,随之而来的,就应该是配套的加封。
作为雍治不太正经的老丈人,政老爷沾光升个一级两级的,也在情理之中。
“你是听到什么风声了?”政老爷赶忙问道。
对于仕途,还没有到升无可升的地步,自然也是比较热衷。
“户部的右侍郎年功福有问题,皇上一直想把人换掉。”
“这次要是能让太上皇点头的话,估摸着这个位置就是您的了。”
从工部的员外郎,升任户部的侍郎,算是大踏步的前进了。
但是考虑到政老爷的任职年限,以及潜在的资历,倒也不能算是太引人注意。
政老爷有点苦笑,道:“恐怕让太上皇点头没那么容易。”
思维明显还是局限在之前的关系里,但是政老爷不知道的,太上皇已经有意放开对皇上的限制。
贾环一时也不方便解释太多,只道:“您别管这么多了,好好准备,迎接太上皇的视察。”
“到时候我跟太上皇他老人家,好好说一说,说不定就高抬贵手了。”
政老爷明显有点不信,质疑道:“那就凭你?能有那么大的面子?”
贾环也不谦虚,嘿嘿一乐,笑道:“就凭我,当然不一定行。”
“但是凭银子说话的话,问题应该就不大了。”
作为接下来太上皇父子的重要财富来源,城外的市场,具有绝对的战略意义。
政老爷在其中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论功行赏自然也就必不可少。
政老爷陷入了沉思。
贾环的办法虽然说是野路子,但是听起来还挺靠谱,说不定还真能奏效。
之所以想着把政老爷推上去,贾环也是有自己的考虑。
皇家票号以后需要跟户部打交道的地方不少,要是能有个自己人的话,工作配合上会方便许多。
于政老爷而言,也是个不错的升迁机会。
户部右侍郎,只是户部的三把手,也比较适合岗位过渡。
机会不错,具体接下来怎么样,还得看政老爷的表现。
“那我下午告个假,专门出城去看看吧,有什么事儿,咱们晚上再聊。”
能升职加薪,政老爷自然是责无旁贷,行动上也积极了起来。
……
贾环从工部出来,转个弯就回家了。
自从跟了太上皇之后,工作就没消停过。
秘书这个职业,能只要白天待命就不错了。
岂不知后世都是7*24小时。
尤其级别越高的秘书,私人时间越少。
好不容易休假半天,贾环得回去带林姐姐出去玩玩。
平日里总是待在府里,也着实苦闷。
再加上王熙凤南下之后,压在林黛玉身上的担子,又重了一些。
没有人能够分担工作,一个人干起来就是累。
刚一进宁国府的东角门,就看到鸳鸯等在外书房门口。
这地方是贾环的必经之路。
从外面坐马车回来,直接进府之后下车之后,无论是到内院,还是到东路的院子,基本上都要从外书房门口过。
稍微用点心,都知道能在这堵到贾环。
只不过就是这时间上,明显不太对。
按照正常的下班时间,贾环基本上要申时到酉时,才能从宫里出来。
到家的话,又得半个时辰。
而此时也不过就是午时刚过,要真等贾环的话,最起码还得等个半下午。
“三爷,你可回来了。”
贾环刚一露面,鸳鸯就迎了上来,伸手拉住贾环的袖子。
梨花带雨,十分着急。
“你别着急!”
贾环安慰了鸳鸯一句,虽然也知道没什么效果。
转手就把鸳鸯拉进了外书房,省得在外面又给下人们增添谈资。
双手搭在鸳鸯肩上,轻轻往下一按,把鸳鸯按在椅子上坐下之后,道:“有什么事儿慢慢说。”
此时贾环还没有把眼前的情况,和江南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要知道这时候的通信状况极差,要不是贾环提前备足了人手,再加上林大之前跑出来的运输通道。
贾环也不一定能保证,贾琏的书信,一定能够顺利及时的到达京城。
金鸳鸯此时也稍微冷静了一下,扑通一声,直接跪下道:“三爷,求您救一救我家人,只要能您能把他们救出来,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搞清楚了事情的起因,贾环反而不着急了。
之前还以为是鸳鸯本人遇到了什么难题。
要是这样的话,看在老太太的面子上,帮一帮倒也可以。
只是江南那边的事情的话,就得两说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
贾环并没有着急说救还是不救。
“家里来了书信,说是琏二爷把人关起来了,准备送应天府处置。”
既然要求人了,就有求人的觉悟,鸳鸯并没有再刻意隐瞒。
贾环心中盘算了一下时间,虽然晚了几天,但是好歹消息也送到了,此事不得不深究。
按照正常来讲,贾琏在金陵,已经把人控制住了,自然不会把相关的家人下人放过。
这种情况下,还能往京城送消息,竟然还送到了,就非常蹊跷。
不排除有外部势力干预的可能性。
“送信的人呢?”贾环问道。
如此重要的事情,肯定不会随便打发个人捎过来,最起码得派专人跑一趟。
“是家里的一个远房亲戚,人已经被我打发去投客栈了。”
只要人还在就行。
贾环招呼了一声,把钱槐喊了进来之后,继续问道:“哪家客栈?”
“就后街一直往西,有家同福客栈。”
贾环也不废话,直接吩咐道:“你去找林二,把人给我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