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西明离火 > 第二五五章 生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5章 生聚

回到汉州后,南离召集手下将官,开始商议向中江、潼川一线攻击的方略。

自己手下的这些将官,参与过攻打坚城的没几个,回头再看自己,也没高明哪儿去,因为指挥过的几次攻城,都是用的计谋机巧,不曾强攻硬取。

这一回到了川北实地踏勘,眼见中江往北,都是两山夹一谷、一路贯城关的地理形势。

这种地理形势下,千军万马一条路,只能硬攻、很难智取,若欲北上恢复,攻拔城池这个令人头疼的活计眼看是逃不过去了。

这也是为什么川南明军各部皆视北上为危途,宁可兼并弱小,也不愿往川北死磕坚城,毕竟打孱弱的同僚比攻打依托城池的绿旗容易得多。

以攻城拔寨为计,首要须得商议崇义营即刻扩编一事。

南离这里听取了崇义营诸将的想法,了解将士们虽然有盼望休整、归乡心切的心思,但是全营在汉州已经与周边出山的老百姓打成了一片,尤其路宏蜀等各县通过三义盟组织起来的乡兵,为崇义营提供了很多帮助,因此全营将士大多希望就地扩编,吸收已经配合默契的乡兵、壮丁入伍补额。

其实还有一丝将士们的心照不宣:如今要打潼川了,自己在这苦盯了大半年,到头来若被铁胜营的洪雅汉子们拔了头筹,不是白白在川北吃了半年的苦。

此刻阖营上下,请战之心甚盛。

因此南离与张翦等各级将官商议后,最终决定先放一部分家室在邛州的将士回乡探亲,除此之外,全营就地整补为一营五司,所需器械、衣甲,一律自邛州备齐后前送,不得在穷困的汉州当地置办。

讲起兵力部署,扩编后的崇义营加上配合的乡兵,打中江是够的,但是打潼川最少须得两营齐动,加上布置火炮,粮秣运补,至少须得万人,还得要用上三千斤、五千斤的攻城红夷重炮。

重炮要多少,谁心里也没数,因为都没有这种大规模重炮砸城的战场经验。

“那就抓紧催办,能铸多少都拉过来。”南离也没底,毕竟章炬那边三千斤的攻城炮刚铸成两位,砸城墙的效果还在验证。

不过弄来就是了,反正镇标火攻司一直在邛州训练用炮的炮手,人手是够用的。

军议毕了,明确上上下下各自职司,南离亲自主持下,崇义营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临战束伍换装,数日后,被调发的铁胜营与镇标火攻司也陆续进驻新都县。

因为川北荒芜,成都平原的生产、人口恢复程度也远未达到比较理想的可以养兵的状态,与承平年月相比三成都没有,因此各部无法齐集汉州,只能分地措粮,而且粮饷主要的是依靠邛州运补。

虽然邛州夏秋两收的年景不错,白薯也大量入仓,但部队一动起来,压力还是很大的。

因粮食不充裕而搞得兵力分散部署,只能大力加强塘马联络,尤其还要避免部队懈怠,为敌所乘,因此南离也是迫不得已。

从稳妥的角度考虑,南离很想向杨展求援粮饷,但思虑再三还是没提这个茬,只向杨展去信,说明自己对于川北恢剿方略的整体考虑后,请其派出队伍配合动作,若有富余的红夷炮及炮手,请命支援一批。

另一方面一动起来,南离就觉手头的人手不够用了,便又快马向邛州传令,曹昌虎接手韩羽、吴元龙手头的散乱兵匪甄别事务,令此二将即刻赶赴汉州,参予到筹备进取潼川及联络友军事宜。

吴元龙作为新晋镇标参将,能为南离分担许多军务,尤其在马匹、火器上的事务,而韩羽自去年年底保宁攻防之际便多番出入川北,熟悉当地地理民情,也是与赵荣贵之间多次往返的联络人,这时往龙安、茂州跑腿的事,没有比他再合适的了。

就在即将入冬的时节,整个成都以北开始肉眼可见地活络起来。

这功夫,巡毕了成都诸县的范文光终于到了汉州,他正攒了一箩筐的案卷、文移、塘报要与南离商议。

到如今南离为成都诸县选任的官吏,没有门生故旧,没有裙带关系,愿不愿意出来做这个随时可能城破身亡的县官,凭的全是一腔热血加报国赤心。

范文光到汉州见到南离后,大赞南离所署诸县官吏赤心报国、不黑不贪,全无昔日晚明官场之沉沉暮气。

但是按照南离所行政令点选出来的寒门士子,除了三义盟之外,没有任何可以依托的抓手,最后所有的问题还是归结到如何组织动员绅矜阶层。

因为出身关系,南离所署的州县官吏颁行政令更为依靠将穷困百姓集结起来的三义盟,也因此针对士绅阶层的打压更为严厉,甚至酷烈。

范文光所接触、核实的案件,其中破门侵户、民匪一把抓的事件颇多,这一回带回来的就几乎全是这类的案卷。

到了如今成都府城以北诸县施政近年,除了一批无依无靠的穷困百姓出山恢复生产之外,逃亡隐匿、结寨自保的依旧很多,以致于户口的恢复已经到了一个瓶颈。

这么下去的话,再想更多地筹集物资,有的县恐怕只有进山打粮一途了。

南离这么一看,怎么自己这老革命遇到的还是老问题:恢复生产与阶级斗争的矛盾、阶级调和与利益平衡的矛盾。

南离思来想去,还是祖师爷教导的话,抓眼前的主要矛盾。

毫无疑问,眼前的主要矛盾就是生产的恢复赶不上扩军的需求,以致难以完成抗清救亡的使命。

人口被豪强绅矜隐匿逃亡的大患,必须予以解决。

说到范文光这个人他就这样好——能力不是很强但有自知之明,并未摆出巡抚的架子指挥县官们如何如何,毕竟他知这些都是南离自己搭起来的班底,而是把问题都汇集起来,来寻南离相商。

他有自己的阶级立场,自然觉得绅矜才是抗清所需的主要力量,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因为他自己就是有恒产的官绅世家出身。

但这样也就把南离一直想做而未做的社会调查实现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