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我给佛祖当说客 > 第424章 茶叶产业的硬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实话,欧阳凯蔺早就预估到成品茶产量的不足,但是没有想到茶厂只加工了150公斤毛尖茶,2000余公斤绿茶。

欧阳凯蔺根据外地考察结果,结合紫阳当地茶叶发展的实际问题基本理清了紫檀茶叶发展的瓶颈所在。

首先,劳动力不足是制约茶叶生产的根本所在,欧阳凯蔺在参加了县政府主办的茶文化节后,立即深入茶区进行了走访调研。

在茶山,欧阳凯蔺见到采摘茶叶的民工全是年长的农民,这说明支撑紫檀经济的半壁江山还是打工收入。年轻人小媳妇都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就剩下老弱病残,所以茶叶采摘季出现了用工荒。

其次,茶叶品质还有很大的问题。紫檀茶叶品种混杂,同一块茶园,往往有多种茶种分布,这样一来,生产的成品茶外形多样,很难像工厂加工零件那样,生产出一样规格大小和色泽一致的茶叶。

三是茶叶生产加工零散,茶叶产量不足。县上没有一家统揽全县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茶叶总公司,因为当地茶叶基本上算是奢侈品产品,特等毛尖可能卖上1500至3000元一斤,不可谓不贵,即便一般的绿茶,也需要200到300元一斤,这对于没有饮茶习惯,又或者虽有饮茶习惯,但是一直饮用其他地方茶叶的人们来说,这样高昂的价格还是很难接受的。

有什么办法,紫檀茶叶的种茶史上溯可达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自那时候起,紫檀茶叶就已经成为宫廷贡品,这说明紫檀茶叶种茶历史悠久。

上世纪天朝大国还是人民公社的年代,紫檀茶叶由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经营,主要生产加工大宗茶,包装极为简陋,白布袋子装茶还极显奢侈。

茶叶主要销往陇西和湟水高原,在那激情燃烧的年代,紫檀茶还能成为商品销往外地,足以说明紫檀茶叶有其独特的优势。

陇西,湟水高原多为牧民,平日主食多吃牛羊肉,喝奶茶,因为摄入绿色蔬菜较少,往往很油腻,难消化,紫檀茶叶最大的功效就是可以去油腻,助消化,饭后饮一杯紫檀茶,

只觉得神清气爽,咽下滋味悠长,腹腔内被洗涤一般顿觉松动自在了。

跨世纪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人们已经迈过粗制乱造的时代,大叶片绿茶逐步退出市场,市面上逐渐被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二叶的绿茶替代。

紫檀茶叶顺应历史潮流,开始生产名优茶,随着生产工艺的提高和市面上对茶叶品质的要求,紫檀茶加工成本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就拿采摘鲜叶来说,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凭着建设社主义的昂扬斗志,妇女凭着能顶半边天的激情,很多劳动能手一天能采摘茶叶约40公斤,生产队劳力齐上阵,可以想象一天的劳动成果是多么地可观。

现在,特级毛尖茶,采摘的茶叶基本上都是芽头,或者芽头刚刚裂开的茶叶(当地人将这种芽头称为开鸦雀口的芽头,形容芽头似小鸟张开口的样子),采摘这样的芽头,一名精干的劳动力,一天可以采摘芽头4斤左右,也就是说一个人辛苦劳动一天仅能生产一斤成品茶。按照当地150元一斤的采摘价格,一斤成品茶鲜叶采摘净成本就达到600元,这还不算加工成本和包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