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兴武原本不打算在杭州待过长的时间,但真正到了杭州,发现江南和西北的不同,江南承平日久,小桥流水人家,别有一番风味。杨家在杭州说不上大族,却也立足了脚,这让他多了一份向往。

谢氏的态度就很明确,她更想多留在江南一段时日。杨元幸已经长大成人,谢氏对他的婚事关注度就像当年陈氏对杨元奇和杨垣紫,看得比谁都严。

杨兴武最后下定决心,干脆多待几个月,卸下差事的他的确有点无聊。至于商业事务,还是老样子,他不发言,就是这里散散心。

杨家并不打算在杭州置业,这里地价比太原要贵,对比定边清风寨,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实在没必要另起炉灶。大家挤在杨元幸买下的小宅子,虽然略显局促,一家人却也其乐融融。

杨家的宅子在城外运河边,靠近运河码头,离常平仓不远。可能运气使然,杨元忠以正七品提举临安常平仓,这实在是睡觉就有人送枕头的提拔。杨家没在西北实现各家聚首,却是在杭州,三个家族都有举足轻重的人在。

……

杭州建市舶司,这事在中枢通过后未引起大的波折,士子集团对这类事务性的职位不算特别关注,倒是内宫勋贵趋之若鹜。提举市舶司的人选是进士出身,充斥里面的各级官员引起各方争夺。

陈湖拿到一个正九品巡检职位,管辖一个都的区域检察。巡检这个差事加上九品官身,杨家这次诉求达到了理想状态,在海贸上杨家多了份保障,只要稍加操作,杨家出海的船就能走陈湖巡检的区域。

杨家在这事上是三个家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协同,杨兴武信函给到了太原范家的范坦,杨元忠因为职务原因,常平仓和市舶司地方上多有沟通,在里面从中盘桓。临安杨家杨兴实在地方亲朋好友不少,也是各方联系。

就杨家来说,走到这一步殊为不易,就在十多年前,大家都认为这个家族会分崩离析,没成想随着太原杨兴武的崛起,这个沉寂几十年的家族重新聚拢在一起。这件事也意味着关于天波府爵位承袭在家族中已不存在芥蒂,杨家各分支心都聚在一起。一个家族最惧的是内忧而非外患,事实上任何一个团体很难从外部击垮,当表现出来被外力碾压,那更多是内部已然无法平衡。

……

径山寺。

杨元幸这段时间轻松下来不少,首航成功卸下了他心中最担忧的事,再次航行要等两个月后。杨元幸领着谢氏、陈鱼、秋容和云芳菲等人来这里祈福。

杨家并不打算近期扩大海船规模,陈家和杨家协商,下一次商船南下广州后,尝试走一趟南洋,既扩张航道。要想有巨额回报,杨家也必须下南洋,那里有大宋急缺的香料之类的。

径山寺离杭州有百里,地位非比寻常。这里几乎是一海之隔的倭国佛教的祖庭。

杨元幸来这里一来好好散心,寻觅这里的美景,二来也有了解一下倭国的打算。杨家虽然把目光放在南洋,倭国盛产白银,又心慕中原文化,顺路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不失为一种选择。

径山寺香火不很旺盛,离杭州太远,再者,大宋皇家更心向道教,佛教就有些式微。

杨元幸意兴阑珊,这里的确有倭国渡海来求真经的和尚,和他们说点佛法大家能侃侃而谈,说金银珠宝这些商业事,杨元幸问道于盲。

……

西北杨家这段时日是个好日子。

月寨,杨震娶顾顔和白牡丹;清风寨,扈成娶曲宁;太原,鲁智深娶徐婆惜。杭州的杨元幸,婚事也提上了日程。

一切都瓜熟蒂落,给杨家在这个“建中靖国”的年间增添了一抹亮色,让悲伤不至于蔓延。

杨兴武和谢氏给广州陈悔和顾大娘发起了婚约,为儿子杨元幸求娶陈鱼。谢氏思虑再三,也把秋容纳入杨元幸的内房。在谢氏看来,陈鱼年纪小又天性纯良,杨家已是大族,总要有个伶俐人看着点家务事。(小说首发于番茄小说)

……

编者语:两百万字的记录

这一篇章只有六十多章,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越来越越难写。这书写到两百万字,看这本书的人不多,当然肯定有番茄推荐机制的原因,但估计更多是小说存在小编不知道的很多硬伤。

其实整体思路并不是没有,但写得累,应该有缺乏成就感之意。写这本小说本就是爱好,连副业都谈不上,一天两块钱不到怎么能说副业。有时候自己都在想这个所谓爱好是否值得,毕竟一天两个小时不如去外面跑个步还实在。

吐槽一下,书友也别介意,总要舒缓一下心情。自己的书自己欣赏,话是这么说,无人问津却也还是磨人。

小说曾经有过一次长达几个月的断更,其实并不是写不下去,而是找了个工作忙的理由,让自己歇一会,也好鼓点气。那段时日刚好人在国外,一个鸟不拉屎的落后国家,书没人看丧气,异国他乡风景又独特,就休息了一段时日。

写完这篇,朝堂上和杨元奇交集多的那些大佬都已故去,后面的篇章会倾向于在这个大西北独立建立自己的势力。可能风格会有些变化,但请看到这里的书友耐下性子,慢慢看下去。因为每天更新不多,也就几千字,书友们倒是可以积稿一两周再来看。后期时间充裕,或者说心态更加好了,会加更。现在编者就在积稿,等存稿多了再来加更。

小说看的人少讨论的人就少,这真的是种遗憾。因为有时候,旁观的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本书提点意见,对编者可能会有极大的帮助。一个人的想法再怎么说都比不上一群人的想法。

现在,小编觉得就是自己闭门造车,就是有时间就写写写!

就在这声叹息中结束这一编章,加油!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