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俗话说的好,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

对于大明工程建设股份公司来说,工人根本就不是问题。

他们有很多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从大明各地招工,每户男丁三人以上的方收一人。

在比如朝鲜的劳工,建奴的降兵。

实在不行,花钱去买一些昆仑黑奴,或者去南洋招一些猴子回来。

总之,解决用工问题的办法有很多。

而且,大明工程建设股份公司可以说是专业的建设公司。

大明工程建设股份公司已经和大明皇家科学院达成了合作协议。

大明工程建设股份公司向皇家科学院进行赞助,支持皇家科学院将蒸汽机研究优化,并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

这样一来,用机械代替人力,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

同时,大明工程建设股份公司还向大明兵器制造局定制了一批工程建设用的工具。

本来大明兵器制造局是不同意的。

好钢用在刀刃上,好的钢铁是生产火枪大炮,怎么能用来生产建设工具呢。

但是任育民找到了朱慈烺,向朱慈烺说明了情况。

朱慈烺一思考,认为工欲其善必先利其器。

没有好的工具,如何成就高质量的工程。

所以朱慈烺特意关照大明兵器制造局给生产一批。

大明兵器制造局迫于朱慈烺已经发话,同时看在大明工程建设股份公司出价不菲的面子上,同意了这笔买卖。

所以说,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李岩听到朱慈烺的话后,立刻行礼领命。

李岩自然也知道修路的好处,只是站在他的位置上,他要先保全自己,才能去做事情。

自己都保不住,事情必然也做不好。

“信山,山西、河南两省在你的治理下,发展的很不错,本宫很满意,但是本宫要的不是简单的解决百姓温饱的问题。

本宫还要在填饱肚子的基础上,民要富,同时百姓要幸福,孩子要有教育,孤寡要有供养。

你能明白本宫的意思么?”

朱慈烺目光炯炯的看向李岩。

朱慈烺知道想达到自己所说的那样很难,但是并不是不可能。

这个时代,自己肯定不会再让西方列强掠夺华夏的财富,反过来,全世界的资源都会涌向大明,有了财富和资源,让百姓物质生活富足起来,精神饱满起来,社会更加文明起来,肯定是可以实现的。

迎着朱慈烺的目光,李岩也狠狠的点了点头。

他也相信朱慈烺所说的话终将成为现实。

这也是李岩给自己定下的努力的方向。

“殿下放心,臣自此扎根晋豫大地,一定完成殿下的目标。”

李岩说的斩钉截铁,朱慈烺也是鼓励的点头。

朱慈烺自然不可能让李岩永远的留在山西和河南。

只是,李岩现在虽然是二品官职,但是年纪依旧尚轻,资历还需要磨练,同时李岩受自己影响,政见比较开明,思想比较前卫,朝中大臣和崇祯皇帝不一定能够接受。

让李岩现在入住大明中枢,对于李岩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

还是放在山西、河南再磨一磨吧。

朱慈烺心中考虑着,同时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一定不会亏待了李岩。

随后,朱慈烺又听了任毅的汇报。

任毅作为南直隶、江浙总督,所面临的情况就比李岩好上太多了。

毕竟江南富足安定。

而任毅主要的工作就是推行新政,尤其是赋税三策的实施。

随着大明税务司以及保税团的建立,税收一事便基本上从当地官府中剥离出来。

官府不负责收税,工作压力少了很多。

所以,任毅的工作汇报便很简单。

听完任毅的汇报后,朱慈烺点了点头。

总体上来说,南直隶和江浙两省局面比较稳定,赋税三策推行的也比较顺利。

毕竟东南最大的阻力是东林党,如今不仅东林党被连根拔起,连一些东南世家大族都受到牵连被整的不轻,例如松江府的徐家。

在这种形势下,无论是赋税三策还是新政,推行起来自然是没有多少问题的。

任毅的工作中规中矩,在一些方面也颇有亮点,朱慈烺还算满意。

勉励一番任毅之后,朱慈烺又将目光看向了湖广巡抚方孔炤。

“方巡抚,说说看湖广什么情况?”

方孔炤为官还算清廉,也颇有才能,所以朱慈烺才将其放在湖广巡抚这个位置上。

朱慈烺近年来做的一些事情,也是折服了方孔炤。

说白了就是,朱慈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方孔炤的心。

听到朱慈烺的问话,方孔炤自然不敢怠慢。

连忙起身回答,自从张献忠之乱被平定之后,湖广的社会秩序得到了稳定。

随着新政在湖广省的推行,商业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总体来说,湖广省的发展中规中矩。

方孔炤汇报完成以后,战战兢兢的站着,等待朱慈烺发话。

朱慈烺对于方孔炤的工作也表示了肯定,同时向方孔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达了自己对湖广省明天的期待。

方孔炤自然明白,连忙向朱慈烺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之后,大明税务司总司长孔有德向朱慈烺汇报了税务司建设和赋税收取情况。

任育民向朱慈烺汇报了河道总督衙门以及大明工程建设股份公司和大明航运股份公司运营情况。

……………

汇报工作持续了近三个时辰,时间已经来到了午后,汇报工作才彻底结束。

总体下来,崇祯十六年是不错的一年,各个方面发展情况和朱慈烺预期的差不多。

没有了内忧外患的大明,此时终于重回到发展的轨道上来。

朱慈烺相信,在自己和一众志同道合人的共同努力下,大明必将会有一个辉煌的明天。

朱慈烺的心情很不错。

“时间已经到午后了,诸位就留下来一同用膳吧。”

毕竟大过年的,朱慈烺也不好意思让众人饿着肚子回去。

在孙传庭的安排下,大锅饭很快就做好了。

朱慈烺带头,众人其乐融融的吃了一顿军营伙食,随后便各自散去,准备过年。

而就在这时,杨天急匆匆的而来。

“殿下,宫里来人了,看上去很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