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林慧便去了县里的慈幼局。
慈幼局是官府创立的专门收养弃婴和无父无母的孤儿的地方,由官方拨款,专人看护照料这些孤儿,其实就是古代的儿童福利院。
永宁县的慈幼局是一所位于城边上的大院,里面屋舍虽然不是很整齐,但是住人却是没问题。
为了能够查探到真实的情况,林慧去之前并未和慈幼局的人打招呼,而且还专门等到饭点的时候去的,所以措不及防之下,林慧就看到了不堪的一幕。
只见在一间宽阔的屋子里,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女童围坐在两张桌子旁,大的有七八岁,小的不过一两岁,她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全部头发稀疏、面黄肌瘦、而且衣衫破旧。
这些女孩子每人跟前有一只盛着大半碗稀粥的碗,即便里面米粒不多,可她们仍然十分珍惜,喝完之后还会把碗舔的干干净净。
林慧看除了每人一碗稀粥外,屋子里再无别的食物,看来这就是她们的午饭了。
正在吃饭的孩子们看见林慧这么一个衣衫华贵的贵妇人,带着几个下人突然走了进来,都吓的不敢作声。
没吃完的孩子连忙抱着碗跑到屋子另一边,飞快的继续喝着碗里的稀粥,其他吃完的孩子则纷纷缩着身子围靠在一堆,全部惊恐的望着这一群外来人。
见她们如此害怕,林慧不禁皱了皱眉头,这些孩子们的反应不对啊!
县里的大户们每年都会对慈幼局进行捐款,虽然不多,但每年都有,还不时会有些富太太们带着吃食前来这里看望,自己今天过来,她们虽说不至于多欢迎,也不应该如此害怕啊!
见这个屋子里只有这些孩子在,却不见应该在场的管事婆子,林慧不由往外张望了一下。
慈幼局既然是官办,就不会没人管,每年朝廷除了下发必须的米粮外,还雇了两个婆子来照顾这些孩子们,现在孩子们都在,那两个婆子呢?
林慧正要让人去找,却听见了从隔壁屋子传来的划拳行酒令的声音。
林慧示意菊影踢开隔壁的门,看到有两个婆子正相坐对饮,桌上酒菜俱备,俩人已是喝的面红耳赤,屋内酒气熏人。
好在俩人只是喝的多了些,却并没有醉,房门突然被踢开,见到门口的一行人的穿戴不普通,两个婆子身上均是一个激灵,立马从桌上起身,站在一旁。
其中一个头戴红花的婆子知机,赶忙迎上来陪着笑问道:“不知是哪家的贵人降临,也不提前说一声,也好让我们准备准备。”
林慧却没有理会她,转身走向门口。她一面使人出去打听这两个婆子的底细,一边低声吩咐钰棋去隔壁屋子找两个机灵些的孩子问问平日里的情况。
两个婆子见没人理睬,想要出去,却被林慧带来的护卫拦住了,只得尴尬的站在一旁。
过得片刻,钰棋先来回话,凑在林慧耳边说了一番,这一听却是让林慧怒火中烧。
为何那些孩子们对她们的到来表现的那么奇怪,原来她们那是以为林慧一行人是来“挑人”的。
至于何为“挑人”,年纪最大的小姑娘说就是会有人定期来这里选取那些相貌出众的小姑娘挑走,起先,是跟她们说是被挑走是去过好日子去了,孩子们都信了,还真心期待着自己能被挑中。
可是后来,有个曾经被“挑走”的姐姐偷偷回来看过她们,跟她们说被挑走不是去享福,而是被卖去了“脏地方”,并且很严肃郑重的警告过让她们,最好想办法不要被挑中。
那个姐姐从前很是照顾她们这些小的,在孩子们中间很有威信,孩子们对她的话很是信服,又加上除了这个姐姐,其他被挑走的姐姐们一个也没回来过,就是那个姐姐,也只回来了这一次,后来就再也不见了。
因此,所有的孩子都对传说中的“挑人”产生了恐惧,见到林慧这一行人都怕的不行。
孩子们从小生活在慈幼局,极少外出,不知道“脏地方”是指的什么,但是钰棋和林慧还是知道的啊,那就是青楼啊。
怪不得这里最大的孩子也只有七八岁,原来长大些的女孩子都被卖去了青楼!
慈幼局原是一百多年前的开国皇后创立的,初衷是为了收养那些弃婴。
在古代,被遗弃的多半是女婴,一般是没人丢掉男孩的,因此,慈幼局相当于给这些被家人抛弃遗弃的女孩们一条活路,没想到现在却有人利用慈幼局做幌子,用这些可怜的女孩牟利,把她们从原本的深坑推入火坑!
这让林慧如何不愤怒!
等到去打探消息的护卫前来回禀,林慧却是知道了这两个婆子如此猖狂的原因。
原来,她们两个都不是一般人,一个是县衙捕头的婶子,一个是户房典吏的姑姑,身后都是有关系在的。
就是将大些的女孩子偷卖入青楼这件事,肯定也有她们身后人的关系,不然不可能这么些年了,县里从没有风声传出,要不是林慧今天突如其来的来了这么一遭,说不定这个事情还会继续被捂得严严实实。
但是牵扯到那些被卖入青楼的女孩子和留下的这些孩子的名声,林慧却又不能大张旗鼓的以这个名义治她们的罪,好在撇开这条,这两个婆子也有别的罪名在。
这俩人贪心太过,将上面的拨款和县里富户的捐款贪墨了七八成,用在孩子们身上的不足三成,才将这些孩子们一个个都饿的面黄肌瘦,而她们自己却成日里吃香喝辣。
林慧思量片刻,便有了主义,一面让人将这两个婆子堵住嘴捆起来,一面让人去县衙报官,言道这两个婆子贪污公款,中饱私囊。
由于时间有限,林慧只能让人去厨房找些米粮,重新煮锅稠粥给这些孩子们喝。
见林慧果真不是来挑人的,还煮稠粥给她们喝,这些女孩子们俱都高兴的拍手笑了起来,拿到粥碗都一个个趴在上面喝的不抬头。
看着这群可怜的孩子,林慧想到家里的两个宝贝,心内更是柔软。
光是换掉两个婆子还不够,还得找些人来教养这些孩子,让她们学会一技之长,这样长大了才能得以谋生,而不是只能依附他人。
林慧又想到家里那些下人们的孩子,他们跟这些孩子想比,生存条件好了很多,但前景也谈不上如何广阔,他们只知道长大了就自然进府当差,能到主子身边,或者得个好差事便是幸事,很难考虑到别的。
想到这些,林慧不由叹气,看来,教育还是要从娃娃抓起。
于是,接到报案的黄县令知悉了慈幼局的现状,革了这两个婆子的差事,并一人打了二十板子,将她们家里抄出的一些财物都归慈幼局所有,另寻访了两个耐心的婆子过去照料那些孩子,并且应了林慧所请,由林慧找人过去,定期教这些孩子们认识简单的字,并教授一些类似打络子这样的简单技艺。
现在是因为孩子么年纪还小,只能学这些,等大了还可以学习算数、绣花、织布这些。
一方面,林慧也召集府中下人家的7至10岁的孩子,和家里那些下人们一样,不论男女,俱要教授简单的汉字和算数,并且言明,如果成绩好,将来会择优到主子身边当差,而且后期还会请人教授他们一些别的技能。
一时间,林府里的下人中间掀起了学习的热潮,毕竟,孩子们也在学,如果家长还不如孩子认识的字多,岂不失了面子,因此,那些家中有孩子的,竟空前的努力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