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名声大振之后,人族有无数能人皆是前仆后继降世。
孔丘已然降世,成年的孔丘身高已然达到了两米多,但孔丘深深研究着各种广传人族的思想,他欲结合各种教派思想为人族开创新道
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广收门徒。久而久之竟是有了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位深度获得孔丘传承之人。
却说此时的孔丘感到已然进入瓶颈,他略微思索一番,便是准备游离一番人族,告知门下弟子为人族培养人才,而那七十二位弟子,深深舍不得孔丘,皆是行礼道:“还请老师带上我们,老师的知识让我们着迷!”
孔丘无奈之下带上了此七十二人,刚刚出来的孔丘便是受到了教育。
孔丘带着弟子一同周游列国,欲要传播自己的思想,这一日,驾车而行的孔丘发现有一小孩在路中央玩耍,挡住了孔丘的道路,孔子的弟子子路便下车说道:“孩子,你挡了我们的路了。”
小孩不曾理会子路,依旧自顾自的干着自己的活,孔丘感到一阵奇怪,下车礼貌的说道:“我们要赶路,不知小友可否为我们让路?”
这小孩望了孔丘一眼,问道:“那你看看我在干什么?”
原来这小孩在用碎石烂瓦堆砌城池,孔丘却是丝毫没有在意。
继续开口道:“这孩子怎么如此不通礼数,你于路中挡住了车行,还不让道。”
孩子睁大双眼,看向孔丘:“我哪里不通礼数了?我看你阅历丰富,请问你是觉得是车给城让还是城给车让?”
孔丘一时竟是语塞了,他丝毫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也许在他们眼中,这城只是孩子的玩耍之物,但在孩子眼中却是自己真正的城池啊。
孔丘叹叹气:“我这学的知识如此之久竟还没有一个小孩看得明白,惭愧惭愧。”
说完孔丘竟是抬手对着小孩行了一礼。
接着便是驾车绕过城池,继续前行。
一路上却是不曾有拦路打劫之人,当然是因为孔丘亦不是迂腐之人,曾有强盗抢劫,孔丘感受到其身上浓郁的血腥味微微皱眉。
当即上身衣物爆开,胸部肌肉缓缓凝结成一个仁字,肩部肌肉成为德字,背部肌肉狰狞一个才字显露出来。
身后七十二弟子皆是点头,上衣爆开,身上肌肉似是复刻孔丘一般。
这便是仁兄德才肩背,当然,若是对方态度良好便是仁兄德才兼备。
孔丘大喝一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说完便是直冲强盗而去,身后弟子紧随其后,一拳一个将其废掉。
又有暴徒来此,孔丘微微叹气,取出宝剑,轻声道:“以德服人!”说完便是一剑过去,此人身死道消。
有弟子不解,问道:“敢问老师,您说的德是您的佩剑吗?”
孔丘微微摇摇头:“吾徒,你这可就狭隘了啊,德不是佩剑,应该是万物的一切都是德,你看那地上的石头,木棍,甚至你修为高深之时连那一花一叶都是德。”
众弟子恍然大悟,点点头道:“弟子多谢老师指点。”
孔丘笑着点点头,孺子可教也。
此年间,亦有无数贤人露面。
墨翟,李悝……无数教派创始人已经开始初次露面。
齐国国都,不知何时已经多出了一座学宫——稷下学宫。
无人知晓这座学宫何时建立,但稷下学宫的名声不知如何竟是人尽皆知。
而晋国在各种原因之下,包括内部政治斗争,外部战争和社会经济矛盾,终于晋国撑不下去。
被晋国附近的韩、赵、魏三家诸侯所划分,而晋朝底蕴深厚,竟是直接让这三家诸侯进入了诸侯第一阶队。
此次,春秋时代结束,进入战国时代,而当世最强的七位诸侯国,被九州人族称作战国七雄。
此时的镇元子经过陈晨的提醒之下,已然派遣一三尸进入九州,于一山野中开始教徒。
稷下学宫已然放出消息,挑选出当世最强之派。
消息一经传出,九州皆是震动。
李耳嘴角微微上扬,缓缓起身,欲要行动,只是看着李耳慢悠悠的一步步走,让人担心他是否能按时赶到。
孔丘微微一笑,带领身后七十二弟子立刻改变方向。
名声初显的墨翟,得到消息,当即哈哈大笑,将手上的奇技淫巧放下,大步跨步走出。
深思自己想法、理论的李悝,沉思良久,亦是决定前去与诸位贤人论道一番,起身便是开始赶路。
名家……农家……小说家……等等无数人动身前去齐国,稷下学宫。
等待众人皆是齐聚稷下学宫门口,还不待吵闹,大门已开,走出一位带着黑色面具的人以及身边一位道童。
“众位辛苦了,还请诸位入座。”稷下学宫的主人很有礼貌的对远道而来的先生们点点头。
李耳微微抬手行礼,便是走入学宫内,其余人见状皆是行礼,进入学宫内。
看着稷下学宫内巨大的庭院与其中一张巨大的桌子,众人皆是于其旁坐下。
稷下学宫的主人与道童便只是站在旁边看着眼前的场景。
眼见没有人愿意提前开口,李耳笑着摇摇头,开口道:“道之费隐不可道,道之发见则可道。”
话音刚落,稷下学宫内属于道家的法则大放,不过被死死压制在稷下学宫内。
其余众人脸色微变,皆是明白了此次应是不同凡响的。
孔丘上前一步,开口道:“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一言毕,稷下学宫内,儒家法则大放,不过依旧被道家法则隐隐压制一丝。
李悝笑着点头,开口道:“固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事,而上尽制之。”
法家法则大放,与儒家法则位列相同。
墨翟摸着手中机械,紧跟李悝后说道:“君子站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家法则亦是位列与法家,儒家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