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败,一场真正的大溃败。
闯军的三堵墙战术在进攻官军车阵极端失利的情况下,袁宗第下令全军后撤,意图以溃败引诱官军来追,后大队步卒伏击,马兵返身回击,以求改变战场的胜利天平。
然而,面对闯贼溃退的情况下,陈诺依旧命令乞活军大队稳步推进,禁止轻敌冒进,与此同时,陈诺命令骑兵营分掠两翼进攻闯贼的步卒,面对凌厉进攻,袁宗第不得已将后备的两千老营精骑压了上去迎敌。
双方骑兵鏖战时刻,收拢散兵回来临洮镇副将卢光祖赶战场,绕过双方骑兵战场,直插闯贼埋伏的大队步卒,闯贼步卒本就经过先前大战损失惨重,人心惶惶。
经卢光祖所部骑兵这么一冲击,彻底演变成一场大溃败。
袁宗第见事不可为,率领所部向庇山方向撤退,官军同样沿着庇山全力向东追击。
乞活军军阵中,中军官谭千城不满道:“这卢光祖端是狡猾,先前牛成虎部被围庇山,他见闯贼势大远远遁走,只敢在外围游弋,现在我乞活军节节大胜推进,临了倒是让他捡了个便宜。”
陈诺无所谓道:“卢光祖率部与牛成虎协力并进追敌,却致使牛部失陷庇山,他现在不过是将功补过罢了,放心吧,此战大败贼逆,我乞活军必居首功。”
……
庇山刘仙姑神庙庙前,闯军后营主将一只虎李过正焦躁看着下方战场,不时调派着军令。庇山脚下人头攒东喊杀声震天,火炮声和兵戈声交集在一起,不过李过却频频将头侧向西方张望。
袁宗第阻援失利步步溃退,他早已经知道,千算万算之下,都没算到官军除了牛成虎部还有一支劲旅,照西线回来报信的哨骑所说,这支救援的官军乃是徐州来的,战力着实凶残。
李过全力调派着闯军进攻临洮兵,力求阵斩官军大将牛成虎,以达成这场战役的最终目的。李过这方知晓有官军来援,官军临洮兵同样知道,他们打得十分顽强。
战斗焦灼白热化之际,庇山西线猛然间爆发了一阵山呼海啸之声,仔细听那是无数人的哭泣呐喊之声,庇山上李过听到声音心脏猛然骤止,经历过不少战事溃败的他太清楚这是大溃败的声音了。
袁宗第败了,庇山西线被打通了。
周围拥挤了不少闯军将领,他们焦急问道:“制将军,怎么办?”
李过低眼看着山脚下还有飘扬竖立的牛字将旗,将心中的不甘愤懑死死压了下去,恨声道:“传令全军撤退,往郏县方向转移。”
李过撤退命令一下,马军还好,剩余的步卒和饥民却是乱了套,他们看到老营马队丢下他们不管哗然大变,有的跟随老营兵马逃跑,有的则是四散逃跑,有的更是干脆投降了官军。
庇山之役,官军里应外合大破数万闯贼,骑兵追杀五十余里,直抵汝州城下,迫汝州城闯军守城都尉李养纯投降。
此役经战后统计,剿贼七千余,内有老营马军三千余,俘获战马一千匹,兵器甲胄粮草辎重无数。
……
八月二十五日。官军收复汝州城,进驻城内。
汝州城官衙之内,三边总督孙传庭端坐上首,脸上洋溢着振奋之色,整个人都精神抖擞无比。
他看着堂下众将扬声道:“庇山一役我王师大胜,先锋副总兵陈诺及时救援,血战贼逆,此战当居功至伟。”
众将随着孙传庭的话语都是将目光投降了在列之中的陈诺,各人情绪不一,有的敬佩、恭喜、也有的嫉妒、眼红。
陈诺对此倒是淡然,出列大声道:“回督师,此战全赖麾下儿郎们拼死用命,末将可不敢贪功。”
孙传庭对陈诺的欣赏之色更甚:“居功而不自傲,真乃良将也。”孙传庭对陈诺及所部进行赏赐,赐赏功银五千,银牌二十,帛若干,并将报捷之功呈抵御前。
庇山之战同为前锋的临洮镇总兵牛成虎和卢光祖却因为轻敌冒进,让二人各纳百匹战马赎罪。
二人的惩罚,秦军之中倒是没有什么怨言,纳百匹战马赎罪对二将的惩罚可算是无足轻重,孙督师心底里还是向着他们秦军的。
赏惩完毕,孙传庭又议起了战事,将投降的闯军都尉李养纯召进了堂内。
李养纯外号“四天王”,他造反起事的时间很早,可说是农民军中资历最老的元老之一。李自成襄阳定制,军中五营设各级将领,李养纯却得了都尉官职,连威武将军都不是,只管着本部千余人马。
因为此事,李养纯心中对闯营积蓄不满已久,官军庇山大胜进抵汝州城下,他便毫不犹豫献城投降,以城池作进取之资。
李养纯被孙传庭堂内召见,心情十分激动,孙传庭稍作询问之下,他便将他所知道的情报和盘托出,他透露闯贼的老营家小都被李自成安顿在了唐县,河南地方上的文武官员都被宝丰,闯军主力精锐部队囤聚在襄城,在襄城大造防御工事,以逸待劳似要和官军长久对峙。
李养纯虽是闯营中的中层军官,但他凭借着资历老,获取了不少的高级机密情报,这些情报可谓是至关重要。
看着李养纯侃侃而谈,一脸谄媚之相,陈诺心底油然对此人生出一股厌恶,农民军却也有这类见利忘义的小人。
因为李养纯的反叛和透露情报,官军这方彻底占据了主动,经过孙传庭和众将幕僚们细细筹谋,作出了针对性行动。
孙传庭派遣游击折增修率兵三千由瓷山小道出发袭击唐县闯军的老营家小们,而宝丰闯贼兵力较多,就由他本人自率官军主力进攻宝丰,同时为了防止闯贼救援,孙传庭还做了围点打援的预案。
宝丰和唐县这两城孙传庭志在必得,占据两城就能剪除李自成的外围羽翼据点,缩小闯贼的战略活动空间,到时闯贼只剩下郏县和襄城两城,一步步被官军围困,最后逼其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