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底蕴才是底气
在企业步入到某一个阶段的时候,求稳就变成了首要任务,并不是说锐意进取不可取,但是要分什么阶段。
这个阶段,既是社会大环境的某种形势,也是行业春天和冬天的区别,也是一个企业生命周期,以及发展状况的综合考量。
什么叫底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拿诺基亚这个集团来说,诺基亚曾连续14年占据全球手机市场榜首,市场占有率最高达到72.8%,是行业内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然而,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强大如诺基亚,有朝一日也会被“后浪”淹没。2007年,苹果推出第一代iphone,彻底取消实体键盘,以全新的产品形态拉开智能机时代的序幕。三星、小米等更多挑战者随之涌现,联手把诺基亚赶下了神坛。
诺基亚也曾做出过反击:2011年起,它和微软合作,推出了多款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但消费者更钟爱ioS和安卓系统,诺基亚押错了宝,和微软一同失去了智能机时代的入场券。
2012年,诺基亚市值跌至最低谷68亿美元,与巅峰期的1623亿美元相比,只剩下不足二十分之一。
如果是一个没有底蕴的风口上起飞的暴发户公司,估计这会儿就已经濒临破产或者负债累累了,但是作为1865年就已经成立的公司,它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2012年起,诺基亚悄悄开展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出售边缘业务、强化核心优势。
一方面,诺基亚卖掉手机、数字地图等业务,换来数十亿欧元的进账;另一方面,诺基亚借助这部分回笼资金,大举强化自身的电信业务。
2013年,诺基亚将诺基亚西门子通信(SNS)合并为全资子公司,并开始针对5G技术进行专利布局;2016年,诺基亚豪掷156亿欧元买下阿尔卡特-朗讯(Alcatel-Lucent),增强了自身在Ip网络、云计算、5G等领域的实力;2024年,诺基亚又提出以23亿美元收购英飞朗(Infinera),目前已获欧盟批准。
在退出了“卷”成红海的手机行业后,诺基亚回归到电信设备这一传统优势领域。它的策略可以用一句华国古话来概括:“深挖洞,广积粮,高筑墙。”
凭借“买入”和“卖出”的智慧,再加上自身深厚的产业积累,诺基亚再一次转危为安。
如今,这个看起来被智能手机时代淘汰了的公司,每年依然拥有超过百亿的收入。
诺基亚官网显示,其拥有约2万个专利家族(每个家族可以包含多个单独专利),其中超过7000项为5G标准必要专利。这里的每一项专利都可谓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任何使用相关技术的手机厂商,都必须按照诺基亚制定的费率标准,向其缴纳专利费。
手握大批专利,诺基亚自然可以“狮子大开口”,向每部5G手机收取3欧元的专利费。财报显示,诺基亚技术部门(负责管理专利组合、知识产权货币化)2024年第四季度的营业利润为3.5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7亿元),营业利润率达到了惊人的76.9%。
财报还预测,该部门2026年的营业利润将超过1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3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联想集团2024财年的净利润总额。
这就是一个大公司的底蕴,他们手里所掌握的技术是他们屹立在这个世界上的底气,而这,恰恰是董思萌名下所有资产的短板。
他有个der的底蕴,在某个小国的兵工厂里,他倒是有不少的子弹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