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 第361章 简易的手榴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一月七日黄昏,高阳城外

在落日的余晖之下,高阳城墙上到处都冒着浓浓的黑烟,从天空看下去,已经残缺的高阳城墙上到处都是城内青壮们的尸首,而城外的尸首也不少,只不过其中大多数都是汉军旗和仆从军们的尸首。

天色渐晚,建奴们也停止了进攻,城内的百姓们纷纷涌上了城墙上,哭着喊着寻找着自己的家人。

这其中有欣喜,有悲伤。

孙承宗一身戎装,身前身后都布满了刀痕和血迹,他站在城门楼上,看着眼前这一幕,缓缓的取下了头盔,满头的白发是那么的显眼。

渐渐地,城门楼上被阵阵哭泣声所掩盖,孙承宗无奈的低下了头,在心里为这些因为守护高阳而战死的年轻人们默哀。

“老,,老大人,城内青壮所剩已经十之一二,朝廷援军若是再不来,恐怕明日就是城破之时了。”

忽然,雷觉明的声音在孙承宗身后响起,他头都没有回,直接说道。

“尽人事,听天命吧!”

说完,他没有再给雷觉明说话的机会,而是大步上前去安慰那些因为亲人战死而哭泣的百姓们了。

百姓们看着孙承宗都亲自披挂上阵,个个感动不已,而且他们还知道,孙家男儿数十人也都上了城墙,光是今日一战,孙家子孙就战死了三人,而此时孙承宗却还在安慰他们,想到这里,百姓们哭的更伤心了一些。

远处,雷觉明看着这一幕,心里却如猫爪一样的难受。

刚刚他那句话的意思,老狐狸孙承宗不可能听不懂,可是他居然没有任何的回应。

“看来这老东西是打算顽抗到底了!”

“如此下去,城破之后,建奴必定屠城,看来本官得好好为自己想想了!”

说完,雷觉明再次扫眼看了看孙承宗的背影,眼神发狠的盯了一眼后,悄悄的走下了城去。

城外,多尔衮也来到了前线巡视,他一身精良的明甲,骑在一匹西域大宛马上,看着远处的高阳城,不断的指手画脚。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高阳城居然攻了两天都没有攻下来,北边的明军已经快要追到定兴一带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抵达高阳附近,本王最多再给你们一日的时间,明日要是再攻不下来,你们几个回盛京以后,自己向陛下请罪吧!”

多尔衮身边是麾下将领阿达礼,阿哈尼堪等人。

听见多尔衮如此说,几人也不紧张,张口便应了下来。

“睿亲王放心,区区高阳小城,要不是怕我大清八旗勇士损伤太多,其实只需要猛攻一日便可以拿下。

如今城内守军死伤殆尽,明日我等一定可拿下高阳,斩下孙承宗那老儿的头颅进献陛下!”

阿哈尼堪大声的说着,多尔衮点了点头,并没有再说什么,本身他说的也很对,区区的高阳城,确实用不着那么紧张。

在前线巡视了一圈之后,多尔衮便返回到了大营之中看起了麾下各军传回来的捷报。

夜里,寒风刺骨,建奴探骑们也没有再如白日那般活跃,他们更是将巡查的范围缩到了大营附近十里地左右。

并且防范松懈,这也给了关宁等夜不收的可趁之机。

在高阳城外八里地左右,有一处小高地,高地上仿佛搭建着不少的营帐,而营帐内部几乎没有什么灯火,在营帐的四周却是灯火通明。

关宁双眼微眯,紧紧的看着前方。

“副守备大人,兄弟们今儿个沿着鞑子外围跑了好几圈,发现有三处地方像是鞑子们的粮仓,其中这一处小的觉得最像。”

关宁身旁,一名矮小个子夜不收指着前方亮堂的营地,小声的说着。

“看样子,确实很像,这一处就交给本官去打探了,其他两处就交给你们了,切记,不要暴露!”

关宁说着,开始脱下身上的甲胄,换上了一套黑色的夜行衣来。

粮仓的事必须十分准确,要是有一点差错就很有可能惊动鞑子,他们的计划也会就此失败。

所以关宁必须要亲自潜到营地的最近位置进行观察确定才行。

至于潜入进去,关宁看了看那外围烧的旺旺的大火,加上到处都是建奴的岗哨,潜入进去的几率几乎为零。

关宁换好衣衫后,深吸了一口气,俯下身子,缓缓的朝着营地爬了过去。

十一月的北方已经十分的寒冷了,他身着单衣,加上紧贴着地面,不一会关宁就感受到了十足的寒冷,不过他也只能用咬牙坚持着,缓缓的朝着灯光爬去,而随着距离的不断拉近,营帐内的一幕幕也大概的落入到了关宁的眼中。

“光看外观,倒是十分像建奴的粮仓营帐,可若是看不到有人来取粮的话,也不能确定啊!”

关宁给建奴们做过奴隶,建奴军中他自然也是待过的。

这建奴粮军营帐他也很是熟悉,绝对不会看错,而且看这座营帐的规模也不小,恐怕是建奴两路大军共有的粮仓。

可这是深夜,建奴到底有没有取走明早的粮草,他也不是很确定。

“先回去将此地的情况汇报给大人吧,若是等到明日,高阳的情况恐怕就危急了。”

想了想,关宁开始缓缓撤退,不一会就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他嘱咐兵士监视好,自己则朝着周建安所在的地方赶去。

而此时的周建安,正带着麾下骑兵待在一座被建奴们光顾过的村子里面,他们不敢生火,纷纷席地而卧。

另外周建安还带着近千名兵士,在村内不停的忙碌着,天色很黑,为了不被建奴发现,大火是不敢点的,只能在靠墙的位置点上一两支小蜡烛照亮。

周建安左手正拿着一个大约手掌长短的竹筒,正小心翼翼的朝着里面倾倒着火药和铁渣的混合物,插上一根引线,而后封好口。

简易的手榴弹便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