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听谁胡咧咧呢?”苏长河白了眼拄着拐一蹦一跳的王春梅。

那病秧子一个初中毕业的,能把文章读利索就不错了,还写文章?

听那些人鬼吹!

她要能当作家,写文章挣钱,那他苏长河就能当机械厂的厂长了!

“什么胡咧咧?!村里都传开了,都说邮递员给了那病秧子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里面指不定装了多少钱呢。”王春梅一瘸一拐的找了个板凳坐下,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水。

王春梅隐隐有些后悔,早知道那病秧子那么能耐,她就不撺掇苏长河与沈家退亲了。

徐娇娇在代销店上班一个月三十天不落,也就才十五块钱。

答应的转正名额迟迟都没有动静,说什么她大舅说还不是一家人。

她看,就是曹二香、徐有财那两个挨千刀的故意吊着他们一家子。

如果订了亲,那曹二香、徐有财敢再推三阻四说些有的没的,看她以后怎么收拾徐娇娇。

“村里那些人听风就是雨,就你这傻婆娘当真。”苏长河低头收拾着大长柜子,头都懒得抬。

“走远点,别在这碍手碍脚的。”苏长河烦躁得不行。

上个吊都能摔断腿,她怎么不直接摔死算了。

自从这傻婆娘摔断了腿,家里家外就他一个人忙活。

工分少挣许多不说,还净给他添乱。

旁人家里的粮都领回家了,他还在这里累死累活的收拾放粮的长柜。

这傻婆娘不能帮忙也就算了,还要在这冒傻气惹他生气。

他真是上辈子欠了这傻婆娘的。

.

一百一十八块!

不愧是京城的杂志社,这出手叫一个大方。

沈知欢轻弹了一下汇款单,嘴角的弧度止不住的上扬。

有了这尚方宝剑,以后她吃啥穿啥不行啊?!

“你对着一张纸傻乐啥呀?”李秋华送走了李家宝,一转身就看到自个儿的闺女对着一张巴掌大的纸条傻笑,不禁笑道。

“这不是纸,是肉,是鸡蛋糕,是麦乳精,是我小弟的桃酥、大白兔奶糖、水果罐头,是一切好吃的。”沈知欢兴奋地抱着小卫东吧唧了一口。

李秋华一脸错愕。

“娘,这是汇款单。”沈知欢松开小卫东,笑着把汇款单支到李秋华的面前。

“就是那个可以去邮局领钱的汇款单吗?”李秋华疑惑的看着沈知欢,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

李秋华虽然不识字,却也是听说过汇款单的。

以前,每个月十号左右,村支书苏长江家里都会收到一张来自部队的汇款单。

村里人谁人不羡慕张凤霞,男人是村支书,两个儿子还那么争气,大儿子大儿媳在身旁尽孝,二儿子每月准时准点地往家里寄钱。

村里第一个修大瓦房的是张凤霞家。

村里第一个买二八大杠的也是张凤霞家。

村里第一个买缝纫机的还是张凤霞家。

“对!就是可以去邮局领钱的汇款单,娘,我们明天去镇上赶集吧!顺便把钱领了给苏家送去。”沈知欢抿嘴笑。

把欠王春梅和苏长河家的钱还了,她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奔小康了。

等来年开了春,就把大瓦房安排上。

前院种点花草,后院养点鸡鸭,闲了写几篇文章,无聊就上山逛逛。

这样闲云野鹤的生活,想想就美滋滋。

至于高考啥的,就留给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有志青年吧!

“这汇款单可以领多少钱?”李秋华低头看着沈知欢手里的汇款单。

“一百一十八块!”

只要她们不说,谁知道她到底领了多少钱。

他们该吃吃该喝喝,由得村里人猜去。

“那么多?!”李秋华一惊。

这年头,许多厂子里普通正式工的工资一个月也才二三十块钱。

一百一十八块都能顶普通正式工好几个月的工资了。

“以后会越来越多的。”沈知欢笑着揽上李秋华的肩膀。

他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的。

明年,许多地方就要开始推行分田到户。

就是不知道那股子春风啥时候吹到她们这块山旮沓来。

第二日一大早,沈知欢一家就坐上王保田家的牛车去了镇上。

在镇子口下了牛车,一家子直奔邮局。

因为时间还早,来邮局寄信和办事的人并不多。

沈知欢先买了两张邮票,将这些日子闲得无聊写的两篇文寄了,这才从兜里掏出汇款单。

刚递过去,柜台后的工作人员就双眼发亮的看着沈知欢,神色中难掩激动。

“您就是给京城悦人杂志社投稿的那个作家同志?”

“作家不敢当,叫我沈知欢就行了。”额头青筋一跳的沈知欢硬挤出了一丝笑意。

您……

用在她一个十七岁的黄毛丫头身上合适吗?

“沈知欢同志,您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我们……”或许是发觉自个儿的声音太大,她压低了些声音,“我们都可喜欢了。”

“谢谢!”沈知欢浅笑。

“沈知欢同志,您能帮我签个名吗?”工作人员从抽屉里拿出悦人杂志,眼巴巴地看着沈知欢。

签名……

沈知欢忍着扶额的冲动接过悦人杂志,写下了沈知欢三个字。

工作人员接过悦人杂志,低头吹了吹,确定墨迹干了才放回了抽屉。

沈知欢被工作人员那小心翼翼的模样弄得哭笑不得。

这要是让她前世的语文老师看到,会不会也与有荣焉呢!

接过工作人员清点了两遍的大团结,沈知欢随手就递给李秋华。

“这钱你自己留着。”李秋华没有伸手。

一旁等着办事的人听到这话,暗搓搓瞄了一眼李秋华和沈知欢。

一百一十八块,不是一毛八。

这年头,娶个媳妇也要不了一百块呀!

村里人娶媳妇,大多都是一袋粮食外加五十块钱,而且粮食还是粗粮,加起来八九十块顶天了。

这心得多大,才会将这么一大笔巨款交给一个小女孩保管。

“娘,我手里还有钱,以后没了,我再跟你要。”沈知欢强硬的将钱往李秋华手里一塞。

上次卖参的一千二,她给了李秋华同志一千,剩下的就自个儿留着了。

上次买东西剩下多少,她也没细数。

反正没用完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