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时空,三哥的东北部有块总面积为26万平方千米的地方,名为锡金和东北七邦。
即(伪)阿鲁纳恰尔邦(中国领土)、特里普拉邦、曼尼普尔邦、梅加拉亚邦、米佐拉姆邦、那加兰邦、阿萨姆邦和锡金邦。
水蓝星时空,由于大不列颠的海军数度受挫于东方。为了避开明帝国的兵锋,势力就没能染指南亚和东南亚。
折戟印度洋。
女王的皇冠上,自然是另外一颗明珠。
由于没有列强的介入,这些地方基本上没有什么民族纠纷和国土纠纷。
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各民族自己决定的。
托华夏人的福荫,完全没有外来势力的干扰强迫。
也由于没有列强的介入,次大陆就没有完成统一,也就没有后来的那个阿三国。
更没有马线牛线那些玩意儿。
也没有什么布拉马布特拉河,雅努藏布江是这条河全流域的唯一名字。
次大陆上,有十几个独立国家。其中东北部是朱明帝国(后来的华夏帝国)的山南省。
北依世界屋脊,故名山南。
帝国五十六个民族不分你我,一律平等,所有的行政区划都是区、省、市县。
特区、自治什么的都通通没有。
末世来临前,像帝国的其他省份一样,山南省也放弃了大部分的村、乡、县等城镇,居民都集中居住在几十个由钢筋水泥建筑的,高大坚固城墙的大城市里面,以策安全。
帝国考虑到今后山南省与内地的交通不便,末世前,帝国就给该地区储备了,足够驻地军民生活二十的粮食和各种生活物资及日用品。
各种武器装备,也进行了极大的倾斜。
在末世来临前,山南省的各种物质条件,都超过了内地的平均数。
帝国只有一个目标,力保山南省的国民不受到损失。
末世之前,山南省与内地的交通联系有铁路、公路、航空、海路。
末世之后,昔日的世界屋脊,增大增高了五倍,是原来的六倍。
珠峰的高度超过了海拔五万米以上。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因此,现在航空和陆路交通的选项,自然成为了不可能。
别说是交通,就连与帝都的无线电通讯,都要靠青藏高原上中转。
打通海路就成了唯的一选项。
明帝国时,山南省由于没有出海口。帝国特别向当地的土着首领,以20,000两白银的代价,购买了孟加拉湾东北岸,戈尔诺普利河下游右岸的西达贡达20平方千米长的海岸地带,和通过这一地区的千米宽,15千米长与山南省相通的走廊通道。
帝国用这块地修建了一个军民两用的大海港——西广州。
广通四海之意。
买这块土地耗银两万两。
以当时金银的比价是1:10计算,是2,000两,即100千克黄金,即约650万华元(华元比价地球时空的美元)。
在可以明抢的时代,付出这个代价,明帝国是足够仁慈和公允了。
像祖国内地一样,山南省经历过了大雨、极寒和地震的考验,不过,在早有准备之下,基本上没有损失。
山南省的各据点,同样挡住了第一波次兽潮。相持了几天后,按中枢的统一部署,同样击败了围攻据点的兽群,接着,又对兽族展开了异常凌厉的反击战。
而且与帝国内地各城,在9月30日前就同步完成了任务。
各城派出的反击部队,追亡逐北,把兽群撵得远远的。
是撵得远远的。
许多城市派出了小股精锐异能和强化战士,追着兽群,一直撵过了西里古里走廊。
这个时候,只有帝国才能生产强化药剂,其他国家要研究出来这种药剂,至少要在8年之后,并且只是一级药剂。
前世这种药剂从开始研究到帝国临床试验成功,都花了十年。须知,帝国的生物科技,远远不是其他国家可以比拟的。
所以,强化战士,这时只有帝国才有。其他国家还没有开始立项呢。
山南,依然是帝国的山南省,一点也没有让人失望。
金瓯无缺。
但是,次大陆上只有一个山南省。
华夏人的勇敢战斗和辉煌胜利,并不能改变人类在次大陆的整体弱势,甚至叫颓势。
有些宗教有不吃牛肉的戒律。
这只是各自的信仰和选择,我们并没有说这个戒律有什么不对。
但末世后,牛不但发狂,而且变异了。它不再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和血。
它吃的是人了。
耕田犁地,挤奶什么的就都别想了。
这只是变异牛而已。
空降而来的一级妖、魔兽比变异牛更强得多,它们更是职业吃人者。
还有,除了山南省和西里古里走廊外,次大陆上那过分拥挤的居住条件、恶劣的生活习惯、糟糕的卫生环境,更使蚊虫蛇蚁的危害性,被放大了很多倍。
此时还有人能玩蛇吗?被蛇玩(吃)好不好?
除非你是刘一。
刚从暴雨洪水、极寒天灾、地震火山侥幸生还的高、中、低种性人群体,惊魂未定,马上又迎来了更加残酷的兽潮蹂躏。
在这个世界上,若要找最不怕热的人,自然是次大陆的人。
他们经历的酷暑不知凡几,身体早已自带抗热基因。
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老天爷就喜欢给这里的人开玩笑。
你们不怕热是不是?
那咱们来个新玩法,把热换成冷,换成极冷,超级冷。
他们就悲剧了。
心中吐槽,我们还没有形成抗冷基因啦。
这是犯规!
仅仅是寒冷冻死也还罢了,偏偏他们平时自许物产丰富,喜欢到处卖粮食。
一年三熟的地方,有这个底气。不需储备粮食也接得上下一波的收成。
问题是,当人类不能再拿起锄头走向田边地头后,没有储备也接济得上吗?
华夏人不知道答案。
因为华夏的本土大陆上,只有西双版纳和红河三角洲才是一年三熟。
秦岭(又叫昆仑山)淮河以南,可以一年两熟,以北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沙漠和永久冻土上产不出粮食。
所以华夏人存粮食的习惯,已经深入骨子里了。
从来都是粮食进口国,挣了点钱就满世界买买买的,买粮食。
我们没有次大陆上的人,那么洒脱。
但这次他们终于体会到了,没有粮食的滋味……
次大陆上死于极寒、疾病和饥饿的人数,直接把东南亚踩在脚下。
凭东南亚的人口,也敢跟次大陆比数字?
太不自量力了!
事物的发展规律往往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再次迎接次大陆人类的灾难,告诉了他们一个结论,末世没有最残酷,只有更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