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对华国人来说,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了。
就是在这个十分普通日子的清晨,有无数人汇聚到了tNm广场。
因为昨晚的新闻中提到,今天将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甚至不输于8月1日的规模。
满满的仪式感,在诠释着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
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一个月紧张的国际局势,无数的风云变幻。
怎么会让国人,不产生一些联想?
于无声处听惊雷?
相比于国外剑拔弩张、杀气腾腾,国内依然是岁月静好,歌舞升平。
更别说动员和备战?
他们在无比困惑中,不由自主的把红旗,当成了主心骨,当成了继续努力的信念。
这并不是国人的觉悟有多高,这是生物在巨大危险来临时,规避伤害,产生的一种本能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这种认同,是血脉的共鸣。
就像北宋后,有南宋。
那时,还没有觉醒国家意识。
但就是千千万万宋人,顽强的支撑起了,数百年的赵氏南宋。
在朝不保夕,遍地腥膻的危亡关头,他们确实需要一个效忠对象,把大家拧成一股绳,抱团取暖。
否则对北方民族,只能引颈受戮。
……
今天,不寻常的升旗仪式,更让国人,嗅到了一种危机感。
仿佛是在吹响,冲锋的号角……
书归正传。
城楼门打开时,军乐、礼炮齐鸣。
威武雄壮和卫队和武警战士,昂首挺胸的踏步而出。
明亮的钢枪在闪耀,森寒的刺刀铿锵而鸣。
领头的三军仪仗队员,向上竖立着的佩剑,在晨曦中,充满了铁血烈火的庄严。
今天的护旗队,尤其让吃惊。
在仪仗队的左右后三方,更出现了366位,身着尼彩作训服的女战士。
她们是跟着仪仗队的步伐前进,每一动作,都一丝不苟。
庄严肃穆,又十分和谐。
她们左手托着玉玺,金光闪闪。
这是一群,极为罕见的美女。
在英姿飒爽中,展现出来的,更多是无限圣洁。
犹如空谷幽兰,高寒杜娟,是冰山上的雪莲。
她们从昨天开始,就斋戒沐身,就是要最大虔诚和圣洁,为今天,向红旗敬礼!
她们中不包括崔明珠和刑雅茹。
崔、刑二人是圣侍而不是纯粹的圣女,意义在圣女和夫人之间。
此时此刻的她们,远远不是“美女”两个字,可以形容的。
就如丘处机笔下,“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她们的出现,也为仪式,增添了一些亮色。
这是异时空的周天华夏圣女,第一次出现在国人眼前。
国人更是在她们无限的美丽圣洁中,看到了执着的信念和,真诚的奉献。
这是由圣女们的特性决定的,她们是由那个水蓝星时空的华夏,的气运信仰精神而凝聚成的。
同种同源,地球时空每一个华夏人,都能感知到,她们的这种特性。
亲和而信赖。
这是来自灵魂深处的认同。
“齐~步~走!”
随着礼仪官的喝声,所有的卫士、武警和圣女,摔脚踏步,铿锵有力又整齐划一……
“向红旗,敬礼!”
卫队是持剑礼和护枪礼,圣女们左把玉玺把抱在胸口,右手军礼……
在雄壮的《进行曲》中,在广场上无数军民的注视中,红旗与太阳同步,冉冉升起!
旗下的卫士和袁紫烟,仰望着红旗,都带着无限的欣慰。
此刻的袁紫烟,脸上更是有一层晶莹之色。
像女神,更像观世音菩萨。
然后366位圣女的凤玺,一齐飞起,环绕在红旗之下,幻化出了366周天星辰。
红旗映诸天。
圣女们眉心中,又各飞出了一滴金色的血液,由乳白色的液体珠子裹着,飞进了红旗中。
此刻,圣女们的模样,突然变得有些灰败,但她们的神情,却更加欣喜。
那金色的眉心血,是她们的心头血,那乳白色的珠子,就是信仰力。一旦离体,仿佛是大病一场。
难怪有些灰败。
但这也代表了,地球时空的华夏,对她们的认同,所以她们很欣慰。
袁紫烟回头看向广场上的国人,平静的说道,“华夏虽大,蓬莱岛虽远,但我们没有尺寸多余之地。
就在我们举行升旗仪式时,此时此刻,蓬莱岛已经响起了隆隆的炮声。
27个强盗,正企图攻占我们的蓬莱岛。
远方的炮声,揭开了新时代的序幕。
蓬莱岛之战,对于列强来说,是一场饕餮盛宴。
对于我们来说,是复兴崛起之战。
甚至是存亡绝续之战。
炮弹炸弹,虽然落在远处的中太平洋,却也落在,每一个华夏人的命运线上。
此时此刻,我们的舰队,我们的守军健儿,正在为所有的炎黄子孙,取得在这个星球上的生存资格,而浴奋战。
我们共同遥祝,前线的战士们,像中流砥柱,为我们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我们这366个女子,与千千万万国人家庭的平凡女儿一样,也都是华夏人。
不同的是,我们是自觉自愿成为牺牲的。
牺牲的意义,就是奉献和祭品。
是危亡劫难时,华夏凝聚出的决心和意志。
是代表着我们改天换地的决心。
所以,我们366人,合起来又称华夏周天圣女。
366天,366个圣女。
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人,严格的说,又不是纯粹的血肉之躯。
我们更多的是代表一种精神。
国存,我们存,无国,我们也会消失在天地间。
圣女与国家民族同在。
这就是我们的意义。
同胞们,唯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刀锋入骨,不得不战,背水争雄,不胜就亡。
让我们在敌人的隆隆炮声中,实现伟大的复兴崛起!”
这一切都跟着电视机和各种银屏,传递到了千家万户。
袁紫烟的话,人们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圣女们留在国人心中的印象是:
凡尘中的仙女,人世中的精灵。
是美丽美好的代名词。
她那一句,圣女与华夏同在!
久久的回荡在国人心中,也激起了国人的冲天斗志。
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人间的美好凋零。
这一刻,十数万万国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蓬莱岛……
人心齐,泰山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