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的荣光应该落在男人建功立业之上,不该是靠女人在后宫不见光的搏杀。
对于佑徽的后宫,她其实很少插手,她已经斗了两辈子了,已经很累了,皇后也是一个好孩子,她只用心护着她产下了皇长子,其余嫔妃纵然会拈酸吃醋,但是万万不敢造次,以下犯上。
她倒也还算耳聪目明,在她的眼中和明面上,后宫算是干净,没有闹出人命来,若是有更加高明的手段,她只能说,是天意了。
佑徽从来不会像先帝,有所谓被前朝大臣掣肘而宠幸后妃,他只纳了五位妃子,每一个他其实都很喜欢,但是又不是很喜欢。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最喜欢的是皇后,因为他幼年和兰和一样,曾经看过、听过,她是怎样在女人堆里算计厮杀的。
所以,他最宠爱的是皇后。
佑徽后来果然是一位明君,对外更是铁腕,宣称大景公主永不和亲,从前嚣张的准葛尔部落也被大景的铁骑踏平,去了多年的顺安公主也被接了回来。
她早已经被磨去了昔年的傲气,变得谨小慎微,见到她也再不敢抬头,她如今已经一老妇,何必与她计较,只叫留在京中。
不过两年后,她还是郁郁而亡了。
她不知道回京这样的大好事为什么反倒加速了她的死亡,只是她听闻时略微惊讶,随即便很快忘记了。
对于这位所谓的大公主,她更关心她的兰和。
自佑徽登基后十多年,她的兰和也果真立誓终生不嫁,佑徽为她在京城建造了一座极为奢华的大长公主府,年年增加封地,更许她见皇后不必行礼,天子面前可坐。
连老五一个王爷,也很难比得上她。
对此她心中万分满意,因她就是这样希望兰和作为女子,能获得如今天下所能获得的,最好的一切。
可这几年她却越发待不住,一年中总有三四个月跑去各地游山玩水。
她用耳朵记下风土人情,用笔画下山川河流,并着各地的稀奇特产一同带回来送给她。
“母后,您从来没有离开过京城,儿臣都带回来给您瞧瞧。”
她每次几乎都要落下泪,私心论起,她的两个儿子都比不上这个女儿在她心中的地位。
“儿臣恣意潇洒,六弟和七弟也是如此,他们二人如今一同去了南地,恐怕不日便会回来啦。”
老七是她最小的孩子,他能记事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人之下的皇贵妃。从小千尊万贵,锦衣玉食,全然不知道磋磨和烦心二字怎么写,小时候果真是混帐一个。
那时她年纪渐长了,总下不去手教训他,便只兰和时常拿着藤条揍他的屁股,她只被皇帝拉走说话,故而老七最害怕的是他的姐姐兰和。
如今他们兄弟两个混到一处,在京中的日子屈指可数,她有时候想念福宁,可姜氏似乎十分放心他的儿子在外头。
再后来,福宁只守着一位钟爱的王妃,而老五却一直是个花间浪子,她与姜氏也实在宠溺他,不愿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