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的皇帝陛下,我能不能再提出个小要求?”加拉斯带着按耐不住的喜色大步走到帐门口,突然停住了,咬了咬牙,转身又冲皇帝抚胸鞠了一躬。
“请讲……”
“如果陛下只允许康斯坦丁和我一起离开,而其他人已经都战死,我本人将感激不尽,对和谈也有莫大的帮助。”
说这句话的时候,加拉斯眼神里明显有些慌乱,但仅仅是一闪而过。副官、卫队、马夫并不可靠,也没法百分百封口,除非都死了。
“哦……是朕疏忽了!请不要担心,让朕的侍从官一起去,他会让元帅阁下亲眼见到战死的尸体,一具都不少,提前把幸运的康斯坦丁指给他看就可以了。”
饶是洪涛见多识广,什么样的人都见过,猛一听还是有点恍惚。人怎么能如此无耻、残忍、自私呢,可人还真就是这样的,既然他都不吝惜,自己也就别装大善人了。
实际上如果没有这位偶然遇到的元帅,陆军和勇士营得到的命令是不要俘虏,真算起来的话,自己也比他强不到哪儿去,都是视人命为草芥的政客。
成千上万具士兵的生命,不过是交易的筹码。所谓贵族的荣誉,也不过是价格高一些罢了。
“万岁爷,奴婢多句嘴,此人不可信!”不光洪涛看出来,一直站在旁边服侍的王承恩都看出来了,等平头哥带着加拉斯走远,马上出言提醒。
“他们心目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次要的是财富和权力,再次要的是家族兴衰,然后才是国家民族。这么单纯的人,怎么能不可信呢?
如果失信了,只能说你给他们提供的价格不够好,或者不是最需要的。那不是他们的错,而是你识人不明啊。
另外朕再教你个窍门,凡是出生在意大利的政客,最拿手的就是出卖同伴,遇到他们必须多长几个心眼。别问为什么,记住就成了。”
王承恩说的没错,加拉斯是不值得信任。但也说错了,加拉斯比很多人又值得相信。区别就是角度,站在个人角度上不可信,站在国家角度上可信。
而国家之间所谓的信,与个人之间的信完全是两码事。前者是利益,后者是人品。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没有人品。人与人之间既有利益也有人品,不能搞混,否则会有大麻烦。
但说着说着洪涛又想起一件事,索性一起给王承恩打了预防针。意大利人坑队友的本事已经不用论证了,越重要的事情坑的越狠。
“当兵的要是赶上这样的将领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万岁爷,奴婢把事情办完了,赵恩派人送他去沼泽。只是奴婢自作主张,悄悄留下了职务最高的两人性命以备不时之需,不知是否合意?”
不多时平头哥回来了,脸上带着浓浓的疲惫感。加拉斯为什么要杀掉手下他也知道,所以满肚子都是郁闷,然后就多长了个心眼。
“唉……留着就留着吧,回去先交给顾问处仔细审一审,再安排合适的工作,这事儿就由你来跟进。”
洪涛本想说留着没啥用,也无法对加拉斯起到太多限制作用。可心里也为这几名随从感到不值,索性就不杀了,偌大的帝国哪儿还放不下两个人呢。
“万岁爷,此一战毙敌无数,其中不乏欧洲骑兵。他们受了如此大损失,会轻易答应和谈吗?奥斯曼人会不会从中作梗?”
王承恩没展现出太多好心肠,甚至不怎么关心,倒是对谈判能不能成行很关注。在他看来欧洲人和奥斯曼人都是大明的敌人,如果一方想甩开另一方与敌人和谈,肯定会困难重重。
“那就看费迪南三世和教皇的定力如何了,只要他们垂涎耶路撒冷王国的荣耀和由此带来的利益,必将与奥斯曼人反目成仇。实际上他们之间本来就是仇人,朕只是稍微提醒了一句。”
对于这个担忧洪涛也有,但不多。让原本就不和睦的基督徒与穆斯林继续为了信仰互相仇恨、互相厮杀并不太难,何况还有圣城耶路撒冷这么一根特别好用的导火索。
这片土地的管理成本太高了,很不符合海外领地的标准,所以大明帝国不会派遣军队常驻,也不打算在这里建立政权。
但做为胜利者又不能真的啥都不要就撤军了,什么代表正义惩罚奥斯曼,那都是忽悠老百姓的,就算真有正义,执行起来也不可能是零成本,这笔军费该由谁来出呢?
所以大明帝国必须在这片土地上保有足够的影响力,比如扶持一个或者几个地方政权,通过他们来间接牟取利益。
那么问题来了,若明军大部分撤离,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小政权能抵御奥斯曼帝国的南下吗?答案必须是否定的,别说奥斯曼,连波斯也拦不住。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更有实力,且与奥斯曼人势不两立的势力加入其中了,比如欧洲的基督徒。
别看他们能为了打通波斯湾到地中海的陆地通道与穆拉德四世临时结盟,心里却巴不得奥斯曼与大明打个两败俱伤,然后坐享其成。
现在机会来了,不光可以打通商路,还能恢复耶路撒冷王国的荣光,必须让欧洲人动心,至少是一部分人很动心。
只要欧洲人敢这么做了,那他们就永远没法再和奥斯曼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埃及人和睦相处,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联军了。
由大明帝国扶持的阿拉伯人、埃及人,有突厥血统的奥斯曼人,再加上欧洲基督徒和土生土长的波斯人,共同生活在一片土地上,低头不见抬头见,还谁也看不惯谁,这就算齐了。
从今往后至少几个世纪,这片土地再不会有一天安宁日子,必须三天一吵五天一打。即便出现个别明白人,也无法从一团乱麻之中把关系厘清,更挡不住越来越深的仇恨。
然后大明帝国就舒服了,躲在远处静观其变,一边充当劝架的一边暗中挑唆,一面向各方出售武器一面攫取当地资源,时不时再唱几句高调,大家得克制、以和为贵,共同发展经济什么的。
就算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家伙不是好东西,可谁也没法站出来主持公道,还要违心的拉拢。因为不管大明帝国站在哪一边,其对手都会面临绝境,这就叫阳谋,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