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们都不说话,她声音又冷上几分,“怎么,敢做不敢当?”
“行,都不说话是吧,那我就一个个来!”
说罢,一把掐住圆脸侍女的喉咙,稍微一用力,她的脸颊变得青紫,涨红,呼吸不畅,张大嘴,试图能从喉咙里获得一丝空气。
明珠着急的拉拉元千珏的衣袖,元千珏心领神会,将侍女从元青姝的手下救出来。
“打狗还得看主人……”
元青姝嫌弃的看着他们夫妻二人,“你们值得我看完一眼?”
说罢不管不顾的拿起长枪,一枪刺进了侍女的胸口,侍女口吐鲜血,倒了下去,再也没有起来。
和圆脸侍女情同姐妹的明珠瞬间红了眼眶,不管不顾的朝元青姝扑过去,要和她同归于尽,“你杀了小圆,你杀了小圆,我要杀了你!!!”
元青姝冷哼一声,“如此那我便也送你上路吧,好让你们主仆路上也有个伴儿!”
说罢,做好姿势,准备将其一枪击杀,好在元千珏眼疾手快拦住不管不顾往前冲的明珠。
明珠红着眼,声泪俱下,“明明是你伤害我和我儿子在先,我为什么不能找你报仇?!”
说着捶打元千珏,控诉,“你就这么看着她欺负我?元千珏,你不是人……”
元千珏任凭明珠的拳头如雨点般打在自己身上,他维护明珠,可不代表会为了她和元青姝动手。
他在这儿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元青姝却没有这个意思,她执着的要为尚在昏迷当中的言予怀讨要说法。
她手中的长枪对着被护住的明珠,咬牙道,“她今日,必须死!”
元千珏也冷下脸来,“我说了,你不能伤害她!”
“也行,那你就替她受死吧!”
说罢便和元千珏打斗在一起,暗中的侍卫见状连忙现身,纠缠住元青姝,十对一,元青姝没有占到便宜。
她见状不对,收回了手,对着明珠放狠话,“你给我等着,我就不信元千珏能一直这么护着你,只要他一离开,我会马上亲手杀了你。”
待他们离开后,元千珏质问明珠,“你真的派人去杀她了?”
话音刚落,明珠就抹起了眼泪,“我就不能去杀她?明明是她先伤害我儿的,若不是有巫医及时赶到,就会一尸两命!”
说着,她恍然大悟,“我知道了,你是不是巴不得借机除掉我们母子俩,你们好双宿双飞?”
元千珏差点一口气没上来,今天这一整日的隐忍也在这一刻出现了小小的爆发,“你就是这么看我的?”就看不到他一直在护着她?
“难道不是?”
他气极了,觉得自己的一片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正要反驳,身边的侍卫好意劝说,“陛下,娘娘如今正怀着孕,情绪不稳定,是很正常的,您千万可别和她一般计较,再说了,娘娘本来就滑过胎,若是再心情不好,恐怕肚子里的孩子也会受到影响。”
他这才把已经到了喉咙口的话都咽了回去,转身离去。
刚走出房门对着又回归暗处的侍卫道,“一半的人留下保护娘娘。”
回到自己的房间,他叫来守在明珠房间门口值守的侍卫,严厉质问,“今天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值守的侍卫回答,“白天您还陪着娘娘时,娘娘情绪还算稳定,后来您离开后,娘娘发了很大的脾气,说您肯定又去找元青姝去了,十分生气,在房间里摔了不少东西。”
“后来,属下就听到娘娘说让人去杀了元青姝,娘娘身边的其他三个侍女都不吱声儿,只有那个被杀的侍女,也就是从小跟着娘娘长大的侍女小圆,只有她应下了娘娘的要求。”
“没多久,属下便看到小圆从房间内走了出来,她穿着客栈小二的衣服,走进了元青姝那没有人值守的房间。”
元千珏眉头微蹙,“当时你为什么不拦着她?”
侍卫一脸委屈,“属下只是一个小小普通的侍卫,哪里能拦得住娘娘身边贴身侍女?”
“之后呢?”
“不过属下怕出什么大事,还是跟了过去,属下一路跟过去,看到元青姝房间外的侍卫盘问了几句,便让小圆进去了,没过多久,房间内便传来一声男子的痛苦的呼救声。”
“紧接着,元青姝从隔壁房间冲了进来,没过多久,大夫也匆匆忙忙的来了,属下想着自己是西莽人,容易被牵扯进去,便不敢在那里多待,回来了。”
元千珏质问,“就算你没有权力阻止,为什么你看到了这件事情后不第一时间上报此事?”
侍卫跪在地上求饶,“属下该死,是属下考虑欠周到。”
元千珏摆摆手,“自己去领罚。”
“是。”
侍卫刚出去没多久,外面的楼梯上突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以及很多道不同的声音,像是有很多人着急的走来走去。
他打开门,朝声音的来源看去,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前方大元使官居住的方向,所有的使官都紧张的站在某个房间门口,时不时探头向里面张望,有时又低下头窃窃私语,他们表情严肃,像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房间内,有不少大夫和侍女在进进出出,十分忙碌。
紧接着,听到元青姝的一声怒哄,“庸医,你们这群庸医!都给我滚!!!”
下一瞬,见一群约摸有七八个大夫从房间内蜂拥而出,走的慢的是被元青姝一脚踹出来的。
此时的她双眼赤红,面目狰狞的看着面前那一群手足无措的大夫,咬牙切齿,“这点伤病都治不了,你们还有什么资格去治病救人?来人,把他们都给我拉出去砍了。”
顾大人前来劝阻,“元将军,有话好好说,这些大夫的医术是差了点儿,没法子救活言大人,可他们罪不至死啊!”
“再者,您如此枉顾人命,这事儿若是传开了,大家该怎么看您?您的一世英名不就这么毁于一旦?”
“望元将军三思。”
其他使官也纷纷附和,“望元将军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