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确定居处
一幕幕的画面像是幻灯片一样,短短几分钟时间演绎的则是一个自称练气士的一生。
当那段苍老的声音响起的刹那,张小楼便就感觉到那种禁锢自己的力量已经消失。
他深呼吸一下,不知为何,当他看完这位名为沈双华的一生之后,心里竟然有种莫名的感伤。
沈双华临死前的心境,这一刻仿佛被他触碰到一样。
这个神秘莫测的练气士,在生命弥留之际仿佛只是一个平凡人,面对死亡之时,也有遗憾,也有诸多不舍,也有很多放不下的东西。
长生难,难如上青天。
他在看完沈双华留下的精神烙印之后,心中对这个世界的修仙者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没有传说中的长生不死,也没有所谓的天下无敌。有的,只是一群人在黑暗中不断地摸索着前行。
他们,至少沈双华所接触的人,都没有系统的修真法门。如瞎子摸象一般,不断地尝试着突破自身瓶颈,打破天地桎梏,以求能够走的更远。
他们所得到的修炼法门,都是在不知何年何月所留下的古迹中寻得,尝试修炼,在不断的失败中一点点成长。
沈双华的一生中,不止一次的面对生死困境。
其中只有极少数是来自敌人,更多的则是对于所得功法的不了解,修炼上出现了错误。
张小楼看着沈双华的尸身,他对这女人很是敬佩。对这个世界的修仙者也很是敬佩。
她所面对的修仙者中,虽然也有该杀一万遍的坏人。但是与之相比,更多的则是苦行僧,坚持初心,默默的走着自己的修道之路。
末了,他深深叹息一声,思绪有些发散。
他猜测,这个世界在很久很久以前,肯定存在着一个修真文明无比繁华的时代,那些修炼法门就是在那个时代的产物。
只是不知为何,那个时代走向了衰落,甚至是直接灭亡,无论是当年的修仙者,还是那些天才地宝,灵丹妙药,珍禽异兽,都跟着变得极其稀少。
时至今日,所为的修仙者虽然还存在,但从沈双华的经历看来,却是举步维艰,苟延残喘着。
“修真者的苍白年代。”
那些画面中,沈双华不止一次的说出这句话。
其中深意,忍不住让人唏嘘。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沈双华境界不够,对修仙者的世界了解仅限于困难,迷茫……
就好像前世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孩子们,究其一生也不会了解到大城市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或许修者的世界也有无限繁华,只是沈双华没有接触到。
生于淤泥,奋斗在泥泞中,最后在这泥泞中死去。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人生,因此她的世界,只有泥泞,不见光明。
前一种可能,是整个世界的问题。
而后一种,则是一个人的问题。
当然,这些只不过是他张小楼一厢情愿的胡乱猜测而已,至于对错与否,哪个真哪个假?他也不敢确定。
很遗憾的,沈双华并没有留下什么寻仙问道的功法传承。
这难免令张小楼感到有些古怪,这人能把自己的一生以秘法流传后世,为何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修炼功法呢?
不对,她的传承没有断。
“估计她已经全部留在了那座山崖书院中。”
张小楼呢喃一句,感觉这个可能性很大。
这对他个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是他接触的唯一一个修仙人士,很希望从对方身上得到点什么不一样的功法,道术,或者是其他的什么。
异想天开了一小会儿,随后他目光重新看向沈双华的尸身。
“也不知道我张小楼在有生之年有没有机会去你所创建的山崖书院见识一番……”
他心道,随后冲着尸体行了一礼之后转身离开。
他并没有把这地洞当成自己的居所的打算,毕竟此处有一处不知深浅的地下湖泊,天晓得这水潭中有没有危险,再说,守着一具尸体生活,怎么都觉得有些古怪。
至于这座地洞中的其他东西,包括那些怪异蘑菇,草药,他都没有动。
原因很简单,他担心沈双华在自身尸体上做了什么手脚,怕触碰之后会有危险。
至于那些蘑菇和两颗药草,自己则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害怕曝撼天物。
反正这座地洞足够隐蔽,不如把那些药草留在这里任其生长,等自己了解作用之后再来采摘。
打定了注意,他便就在这座地洞中退了出来。
带走的只有那两颗被他当做照明工具的怪蛇目珠。
重新回到上面的裂缝中,外面正值深夜,雨势减小,细雨练成细线清洗这整做大山。‘
张小楼在山洞中生起一团篝火。
烤了几根肉条果腹。
拿出自己所画的地图,把这座山峰的位置画了下来,做了特殊备注。
随后合衣躺在一块大石上,沉沉睡去。
第二日,天刚微亮,张小楼早早醒来。
外面的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不过比之昨夜则变得更小了一些,且在天色大亮之时彻底放晴。
他回头看了看山体裂缝的黑暗,想把这里的入口隐藏一下,但看那高达十几米的山体裂缝,实在是有心无力。无奈只能放弃这个想法。
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大踏步向着外面走去。
他准备沿着小溪再往山里走上两天的路程,看能否找到合适的地方居住。
重新回到溪水边,阳光被密林切割,像是鳞片一样铺在水面上美的炫目。
昨夜的一场风雨,使得整片森林萧条了许多,很多树木的叶子都掉了大半铺在石滩上,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
即使如此,雨过之后的大山也很是醉人。
行走山涧之中,心情很是舒爽,当然若是没有那远处的野兽吼叫则更加美好了。
他提着大斧前行,因为这一次他是沿着溪水行走,比之穿越丛林要方便了许多,只一个上午,便深入大山二十多里的距离。
前面,一条瀑布如绸缎一样挂在山顶,发出轰隆隆如万马奔腾般的声音。
瀑布下方是一处方圆几十米的水潭。水潭形成大大小小的十几个分流,流淌到下方山林中的各处。
当他依靠绳索努力的攀登上这座瀑布上的山峰后,已是傍晚时分。
夕阳西落,满山金黄。
当他看到眼前的场景之后,再也收不住眼,立即被面前的景象所深深的震撼。
当下便决定就在这座山峰上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