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山城的街道比蓝月城更干净一些。
这是张小楼入城之后的第一感觉。
街道上的青石板也比蓝月城厚重,且上面没有裂痕。
这里的天空好像也更晴朗,没有蓝月城那种雾沉沉的样子。
中州是九黎王朝经济最重要的州府之一,也是主要税收之地。
沿山城盛产茶叶,有‘九黎茶乡’之称。
而事实上,除了茶叶职位,织造,陶瓷也是沿山城一大特色。
其经济虽然不比都城繁华,但比之青州的蓝月城自然要强上很多倍。
即便街道上行走的百姓穿着就能看出,两地生活的差距。
与之相比,张小楼感觉蓝月城就好像是一个大村镇,根本不能称呼为城。
那个叫宁毅的猛人已经位列当朝宰相,正是因为这人的横空出世,使得九黎王朝迎来了第二次盛世繁华。
这一点从蓝月城看来或许还不明显,但是到了中州之后则就体现了出来。
张小楼穿越到这个世界,至今已经接近三年时间。
其中有两年时间是在闭关,半年时间隐居山林,剩下半年,一多半则在学习道子,另一半是在研究属性点和怎么让自己在这个世界活下去的问题。
因此,对于蓝月城以外的城池不怎么了解。
当他进入沿山城后,还是被眼前这座古色古香的城池小小的震撼了一下。
茶棚酒望接街心,人世繁华市井深。
说的大概就是如此吧。
张小楼抬头看了看天色,若是自己没有接触修仙者的世界,恐怕也会仗着医术在如此城池落脚,然后平平凡凡的度过几十年。估计和前世那种朝九晚五的生活类似,只是换了个环境而已。
“几十年了,沿山城还是这么繁华。真想在这里长住。公子,你说呢?”黄依依躲在张小楼怀中,只漏出一对小眼睛不断东看看,西瞅瞅,样子很是可爱。
张小楼没有言语,而是快步而行,转向沿山城西南长河院方向。
那里是关于猫脸婆婆诡异的始发地。
昨夜,他处理掉那尊奇怪的石像之后,立即马不停蹄的赶往一个叫木果的小镇,寻找那‘井中女’诡异所在。
到达木果镇后,他只用半个时辰就找了那口古井。
发现那所谓的井中女,只是一只普通的僵尸。
张小楼在确定自己没有找错地方之后,把那僵尸拖出井口打杀,事后把那口井也给填了,算是彻底的斩草除根。
女子僵尸身上,他得到了四个属性点。
那尊石像,他有七个属性点进账。
再加上之前积攒的18个属性点,现在他的属性点积攒已经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只要处理掉猫脸婆婆和那山神庙的东西,估计属性点的获得还会翻上一小半,相信应该足够自己应对一些危险了。
那两个可是红色诡异任务,肯定会给他带来更丰厚的属性点。
正想着,长河院已经近在眼前。
长河院不是院子,而是沿山城一处地方颇大的街道。
这里因为靠近护城河,整条街道都是依河畔而坐落,因此才会取名长河院。
猫脸婆婆就是在这附近出没的。
或许是因为这件事的缘故,使得长河院比之外面的街道略冷清许多。’
街道上家家户户大门紧闭,街道上行人很少,但是带刀执勤的衙门人却是不少。
想来这件诡异已经惊动了官府。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猫脸婆婆害死的人命已经有十多条。
在那些带到捕快旁边,还跟着几位身穿道袍,背着宝剑的修道人。
张小楼一愣。
修仙者不是有规矩不能与世俗王朝接触吗?为的就是防止凡人统治者信奉神灵,以神道治理俗世。
这几个道人是怎么回事?
但是当那几人进入他百米之内,他看到几人头顶并没有本命神光,随即释然。原来对方只是普通的凡间道士,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修仙者。
他没有理会那几人,而是在街道附近的一处茶水铺坐下。
要了一壶清茶,几个点心。
没理会黄依依偷偷摸摸伸爪子勾点心的举动。他看了看隔壁桌的两个精壮汉子,微微皱起眉头。
他感觉其中一人有些耳熟,好像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一样。
那两人正在低声交谈着什么。
“兄弟你不知道,要是我太奶还活着,那猫脸老梆子根本不够她老人家一拐杖的。”其中一汉子神秘兮兮的说道。
“又是你太奶。你天天吹嘘你太奶。老子耳朵都起茧子了。”另一汉子说。
“我说的都是真的。我太奶当年可是敢拿着拐杖抽长虫的人。那长虫,这么老长,那么老粗,都比的上梁木了。”
“得得得得。别扯你太奶了,说说这长河院的事情。”另一人道。
张小楼心里一动,立即想起了那口口声声提自己‘太奶’的汉子。正是当年那个称自己是熊瞎子的人。
他摇了摇头,暗道还真是有些巧。
随即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滚烫的茶水对他而言正是提神之物。
随即拿起筷子敲了下黄依依的爪子,夹起一块松花糕送入口中。
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听着那汉子把这长河院中的事情一一道来。
事情是这样的:
在这长河院东头,有一户四世同堂的人家。
那户人家的当家主母已经九十多岁了,脸上的皱纹就像是老树皮一样。
因为年老体衰,常年卧在床上,平日里陪伴在身边的只有一只大狸猫。
据说那狸猫是老太太小时候在山里捡来的,在娘家的时候就一直养在身边,岁数比老太太的儿子都要大一些。
老太太病重之后,那狸猫平日里就在老人炕上陪伴老人,很少走出屋子。
后来,老人家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眼看是不行了。
一家人给老太太换上寿衣,布置灵堂,把老人的请到了正堂竹榻上,守在老人身边。
但奇怪的是,那老太太一连几天不吃不喝,虽气若游丝,却一直没有咽下最后一口气。
这可吓坏了家里人,老太太的儿子立即请来城里一位郎中。
那郎中来到这家之后,先是给老太太问了问脉,然后皱眉看向老太太问道:“老人家,你是不是还有什么想见的人吧?”
那老太太嘴里发出咯咯咯的声音,眼睛直勾勾的看着自己屋子。
郎中见此,立即问周围人:“老人屋子里是不是有什么她喜欢的东西在?拿来,让老人带着走。”
老太太儿子面色微微一变,把郎中拉到一旁,说道:“我娘屋子里确实有东西,是一只大狸猫。您说,这个时候,我也不敢把那东西放出来啊。万一……”
郎中叹了一声,道:“乡里传说中,临死的人确实不能见猫狗之类的东西。这人一生中最后一口气很是了不得,万一被猫狗之类的截了这口气,那可是要成精的。
可是眼下这样也不行,我看着老人平日了估计和那狸猫感情太深,看不到那东西,估计是咽不下这口气了。”
“这该怎么办?”老太太的儿子问。
那郎中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找跟绳子,把那猫拴着,让老人家临终前远远的看上一眼。千万拴住了。”
老太太的大儿子听言,随即找了一根绳子,拴在狸猫脖子上,牵着这猫就除了屋子。
却不料刚刚走出屋子,那狸猫忽然怪叫一声,竟然直接挣脱了绳索,一下扑在了躺在床上的老太太身上。
周围的孝子孝孙吓了一跳,有人拿起哭丧棒就打。把那狸猫直接打飞出去好远,摔在地上没了动静。
再去看老太太,老人家只是瞪着一双浑浊的眼睛看着地上的猫尸,鼻子一动一动的呼吸竟然稳住了。眼看着出气进气都多了起来。
众人虽然觉的有些奇怪,但老人终究没有咽气,总不至于活埋吧。
于是老太太的儿子又把老太太挪回了之前的房子。
从那之后,长河院就发生了一系列的怪事。
老太太还是成天躺在自己的小屋里,家里人送去的饭菜也不怎么动,但奇怪的是老太太也没有饿着。再有就是,半夜的时候老太太家里的人总是能听到院子里有人轻轻走动的声音。
还有就是长河院的老鼠都搬家了,大白天的老鼠十几只十几只的在街道上跑,争先恐后的离开了长河院的范围。
再往后一段时日里,长河院开始有小孩失踪,从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到四五岁的孩童。
百姓们人心惶惶,睡觉的时候都把孩子放在中间。但即使如此,第二日孩子还是不见了。‘
有人报了官府,衙门里捕快差人来调查,发现在窗台上看到一对脚印,说可能是专门偷孩子的盗贼所为。
沿山城的官府还是很有作为的,专门派人守住了长河院几个入口。
不过,即使如此,还是有孩子接连失踪。
这事情闹得沸沸扬扬,长河院的百姓也是人心惶惶。
老太太儿子也生活在长河院,最近丢小孩的事情把他整的也是彻夜难眠。
三房小妾眼看就要生了,他也怕孩子会无缘无故的失踪。
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想着是不是带着一家人搬到别处去住。
就在这时,忽然听到外面有小孩子的哭声,只一下便就陡然停住。
他心里泛起低估,随即起身把窗纸轻轻戳了洞,向外面看去。
月光明亮,静悄悄的院子里只见老太太抱着一个什么东西轻手轻脚的钻进了自己屋子中。
这人心里泛起嘀咕:“我老娘不是腿脚不行,下不了炕了吗?这大晚上出去干啥?”
他感到有些奇怪,当即下了床,偷偷来到老太太房间门口。
趴在门前听了一会儿,只隐约听到房间里传来一阵阵咀嚼的声音。
他暗道古怪,当下推开房门。
明亮的月光一下打进了房间里。
房间中,那老太太面向墙壁的跪在炕上,听到声音后连忙趴下,拉过被子盖住自己,只在被缝中漏出一对眼睛滴溜溜的看着儿子。
“娘。你能下床怎么不告诉儿一声?”
儿子走到老太太身边,看了看老太太盖在身体上的棉被,问道:“被子里面是什么东西?”
说着就去拉那被子,老太太猛地抬头,压在枕头下的竟然是一张毛茸茸的猫脸。一滴滴鲜血正顺着毛嘴留下了,对着儿子阴森森的笑。
“娘啊。”
那人大叫一声,连忙向后跑去。
一边跑,一边大喊:“快来人啊。快来人啊。”
这一嗓子不知吵醒了家里人,连带着街坊四邻都跟着吵醒了。’
老太太的儿子连忙把事情说了一边,人们挑了几个青壮年,拿着棍棒就冲进了那老太太房间。
可是哪里还能看到那老太太,众人一顿翻找,在炕洞里翻出一堆的小孩骨头和衣服。
从那之后,这长河院猫脸婆婆的事情算是传开了。
有钱人家都搬了家,没钱的也把孩子都寄养在了亲戚那里。
衙门的差人也日日夜夜的提刀守在四处,准备猎杀那猫脸老太。
——
那汉子把整件事情徐徐到来,语气高低起伏,像极了说书先生似的。
把身旁一起的壮汉吓的一愣一愣,只一个劲的往对方身前挪着凳子。
张小楼回忆了一下任务资料中的记载,感觉其中好像差了一个环节。
任务资料中,除了孩童之外,还死了一人,那也是第一个死的人,唯一一个大人。就是当初给老太太看病的郎中。死状很惨,内脏都被刨了出来。定然也是那个猫妖所为。
那猫妖估计是怕自己暴露,第一个杀的就是郎中。
就在这时,汉子的声音继续传来。
“那猫脸怪物被捉住没有?”
“捉住?”另一汉子喝了杯茶,继续道:“若是我太奶在,肯定一拐杖就打爆那猫妖的狗头……不对,猫头。”
“那可是妖怪啊。怎么可能这么容易被捉住。能不继续出来作乱就不错了。”
汉子最后叹息道:“可惜啊。我太奶死的太早,不能为咱沿山城百姓降妖除魔了。她老人家……
算了,不提这个了。我们还是快走吧。不然等晚上万一那猫脸婆婆出来,把我们两个拖进炕洞里可就不妙了。”
二人走后,黄依依漏出一个小脑袋,轻轻地对张小楼道:“那个人的味道我感觉有些熟悉。他口中的‘太奶’很可能就是崔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