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她两个媳妇也不是省油的,明知道炕硬的要死,睡时间长了压得疼,不舒服,还天天要劝一次。老人觉少,天没亮就醒,还让老人再多睡会儿,多虚伪。
梅氏旁边摆着的那架纺线机!那是给原主早上纺线用的。孝敬老人?也就是表面工作做得好,话说得漂亮罢了。
哼!两个孙女发烧生病,当娘的看看就走,啥事都靠老娘,累的老婆子一天没敢闭眼,又是熬药、又是用毛巾热敷擦身,连觉都不敢睡,就怕孙女烧傻了。
孩子退烧了,老婆子累的睡了整整一天。
我才不会像原主那个傻子似的,手脚不闲,操心劳力!我啊,老了,得享享儿孙之福了!蒋薛氏看着院里的三个忙碌的儿媳妇想着。
口氏放下扫把,进灶房端了一盆热水过来,“娘,热水我给你打好了,你进屋洗洗。”
“好,娘先去后院一趟,一会儿就来。”
后院很大,最边上是两棵正开花的梨树和杏树、两棵光秃秃的柿子树和枣树,树下是堆得高高的几个柴摞,最角落是茅房。
蒋薛氏上完茅房进屋,拿起木盆旁边搭着的布巾,摆湿擦脸擦手,把脏水端出屋子,倒在菜地里,又把布巾搭在屋子里的绳子上,转身拿起箱子上面的木梳梳头。
“娘,我来!”口氏取过箱子上的木簪,接过蒋薛氏手里的木梳,细心的梳头,三两下就盘好了一个发髻。
“老二媳妇,还是你手巧,给娘梳头又快又舒服。”蒋薛氏摸摸发髻笑着说。
“娘!你快来!大米和小米怎么也叫不醒!是不是病没好啊?咋还更重了?叫不醒了呢!”大儿媳声音颤抖的尖叫。
“孩子咋了?”
“大嫂,大米他们不是好了吗?”
口氏、梅氏放下手上的活,紧跟着进屋去看孩子。
“别急,我去看看!”蒋薛氏应了一声,进屋,二孙女米米醒了,坐在炕上两眼眯着,帮着甘氏推着妹妹起床。
甘氏见婆婆进屋,赶紧闪在一边。
大米、小米两个人眼睛紧闭,正在呼呼大睡,被叫烦了模糊嘟囔一句“别吵,困”就继续睡去了。
“让开,我看看!”蒋薛氏上前摸摸俩孙女额头,没发烧,散出神识查看,没病,是深度睡眠,修养灵魂呢!
“乱叫啥?没生病。你天不亮就叫她们起床,起得太早,没睡醒呢!你看小米,起来眼睛还眯着呢!好了,让他们再睡睡,睡够就自个醒了。”
嫌弃的说完,蒋薛氏拉着半信半疑的甘氏他们走出屋子。
小米听了奶奶的话,又看看炕上的两个姐姐,倒头继续睡了起来。
“好了,几个孙子都在睡觉呢,都是孩子,长身体呢,瞌睡多,以后孙女和孙子一起起床吧。你们去干自己的事情。”嘱咐完三个媳妇,蒋薛氏回屋了。
从怀里掏出一串钥匙,蒋薛氏打开屋里唯一的一个陈旧的箱子,拿出上面的几件夹衣衣服、一身棉衣,抱出藏在下面的一个小木盒子。
打开盒子的锁,里面有地契三张,山地共三十五亩;房契一张,就是现住的院落;九贯铜钱,五串铜钱,以及一把零散的铜钱,嗯,旁边还有一支原主的陪嫁银簪子。
这就是家里全部的家产,穷的清奇。
放好家产,蒋薛氏长出一口气,笑了,偏心奶奶!真有意思,就这样的家底,有啥可偏心的,我看是傻奶奶才对!被儿孙压榨完了价值,无情抛弃了才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本来孝敬有礼的儿孙,在两个三观不正的孙女的长年累月挑拨下,走错了路,失了本心,被村里人孤立笑话,才是原主最痛心的吧?
可惜,原主不知道,爱,太廉价,就会被人无情践踏,不知道珍惜。
蒋薛氏整理好家产,拿起炕头上补了一半的衣服,坐在炕上靠窗户的地方,认真缝补了起来。
麻布衣服做的很是宽大,补丁很多,尤其是臀部、大腿和前襟上,补丁摞了几个,但是缝补的针脚很是细密平整,原主是个心灵手巧的,是用了心思的。
“奶奶,这个小荷包,是你送我们的吗?我好喜欢!谢谢奶奶!”大米拉着小米进屋,从脖子上拉出小荷包悄悄地问。
小米两手握着脖子上的荷包,两眼紧紧盯着蒋薛氏。
蒋薛氏抬头,看着两孙女脖子上正红色的锦缎荷包,愣住了!
大意了!昨晚只记得装养魂符了,没注意到荷包的布料做工太精致了,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就是奢侈品。
蒋薛氏看着兴高采烈的两个孙女,轻声叮嘱着:“你俩记住了,这个荷包不能离身!这俩荷包,是奶奶前一段时间在观里求来的!保平安的!”
大米亲热的拉着蒋薛氏的胳膊,轻声道:“奶奶,我知道!这荷包是个宝,带着很舒服呢!你放心,我不会轻易离身的,也不会告诉别人!”
“奶奶,我也不会告诉别人!谢谢奶奶!”小米也欣喜的悄悄说。
“奶奶,你只求了两个吗?二妹妹没有,她看见了会伤心的,以为你不疼她了!”大米看着奶奶小心的问。
“有,你们三个都有!”蒋薛氏说完,转身装着从炕旁边的箱子里,又取出来一个荷包,里面装着平安符。
“你俩身体刚好,奶奶怕你们再生病,昨晚上趁你们睡着了,就先给你们挂上了,来,大米,你私下里把这个荷包给米米,去吧。”
“谢谢奶奶。”大米拉着小米,兴冲冲的回去了。
看着出去的两孙女,蒋薛氏松了一口气,终于都圆回来了。幸好,村里人经常拜道观。
蒋薛氏补完衣服,刚收起来,甘氏、梅氏两眼红红的走了进来。
“娘,大米真的好了!看到昨天疯疯癫癫的样子,我以为孩子烧傻了!”甘氏进来,拉着婆婆的袖子低声就哭。
“就是啊,娘!我和大嫂的为人,你是知道的。教育孩子,你也是见到了的,怎么会教育出那样出格的孩子!现在,她真的好了,和以前一样了!”梅氏抓住另一只袖子哭诉。
蒋薛氏看着两个哭泣的儿媳妇,安慰道:“好了,不哭了。你们的教育是没错的。不过,你们记住了,儿子和女儿,都是你们的孩子,都要疼爱,尤其是女孩子,更要放在心里疼!好了,擦擦,一切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