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旅明 > 第550章 明葡战争(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曹总兵的手指,观战者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附近的海面。

小小澳门岛附近的海面上,此刻已经星罗密布着大大小小的船只。伴随着其中少数船只散发出的滚滚黑烟和蓝黑色的海水,对于此刻的葡人来说,大概就是黑云压城城欲催的感觉了。

这些船只来源很杂。既有明人已经很熟悉的白帆高速巡逻船,也有腹部宽大的运输船,外围还有跑来看热闹的民船和自发来卖农产品的小艇。当然了,正正堵在澳门外港口,伸出了密集炮口的蓝金色大炮舰,永远是最靓最吸睛的那个仔。

然而曹总兵所说的大炮,并不是上述这些船只,也不是某些人以为的那艘大炮舰。盖因葡人的大炮台位于岛西高地,岛东海面上的战列舰,射程没有那么远。

下一刻,答案出现了。

只见不远的海面上,两艘喷吐着黑烟的运输船,吃力地向码头方向驶来。导致这两艘船步履蹒跚的原因,是它们身后拖曳着的,一艘样式奇特的长方形无动力趸船。

呈“Y”字型运动的三艘船,没过多久就驶到了码头附近。这之后,绳索解开,两艘拖船驶离。而另外一艘跟在后边的拖船,则开始用船头顶着趸船的屁股缓缓推进。半个小时后,趸船经过一系列微调,终于顺利与码头附近的预设登陆点对接,开始下锚定位。

前文说过,对于这次战争,穿越者的主要目地是展示。

展示不光有海一般的炮火和部队,包括后勤,运输,医疗等等领先于这个时代的能力,同样也在展示范围之内。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今天来此的土着精英们各行各业都有,这其中很多人或许看不懂战争,但是其他方面同样能给他们带来震撼。

另外,抛开土着因素的话,这一次战争,也是穿越者对自我的一次检验。

秉承着穿越前带来的理念,从战略上来讲,澳门城的葡人没有被穿越者放在眼里,但是战术上他们还是很重视的:自穿越以来,据守澳门,拥有完备炮火的葡人,毫无疑问是穿越众遇到的最“正规”,最“现代化”的敌人,需要认真对待。

这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因此,军方是相当重视的。理由有二,首先,这是部队第一次攻打正规棱堡,军方要利用这次机会来检验部队的攻坚能力,为今后拔除殖民者修建在世界各地的棱堡收集经验。

其次,这是一场海陆联合作战。在拥有家门口后勤优势的情况下,部队可以顺便演练两栖登陆和运输——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所以为了这场战争,军方还是做了很多前期工作的。值得一提的是,海陆军的大佬们这一次空前团结,联合起来从内阁争取到了相当多的资源,于是这才有了今天趸船靠岸的一幕。

当然,趸船靠岸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后续动作。

随着四周都放下了粗大的锚链,稳稳停靠在岸边的趸船,就起到了临时码头的作用。

与此同时,早已等候在岸边的一些工程人员也登上了趸船。这些人穿着黄色或者红色的马甲,有的去了趸船上的机房开动机器,有的戴着竹编的红色工程头盔,手持小旗,胸前挂着哨子,准备指挥下一波运输船停靠。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趸船并不是无动力的,只不过动力不能用在航行而已。这艘名叫“临趸04”号的趸船,事前被人安装了一套煤气动力的牵引装置。

煤气动力系统,现如今已经被工业党玩得很溜了。脱胎于19世纪的原始煤气内燃机,零件简单,工艺粗糙,现如今在窑区的工厂里,绝大部分工件已经能“自产”。限制这种内燃机数量的,只是少量一些需要进口的零件。

虽说这种早期的内燃机热效率还不到10%,功率不超过10KW,但是在穿越众这个位面,这就是当之无愧的神器了。要知道眼下的大明朝,是没有液化气乃至更高档的汽柴油供应的,所以“口粗”,不挑拣食材,能随时随地利用十七世纪无处不在的植被产生动力的煤气动力系统,就是最适合当前时代的机械。

工程人员进入船上的机房后,首先将事先储备的动力煤填入了形似铁筒的煤气发生炉,然后点火。不久后,随着淡淡的黑烟冒起,系统开始运作了。

煤气进入内燃机后,提供了动力。这之后内燃机开始做功,当功率逐渐升高后,内燃机外部粗大的铁轮开始缓缓转动起来。

与此同时,趸船码头也在正式“接客”:一艘方头方脑,行动缓慢的运输船,正在缓缓靠港。

截止目前为止,距离方才曹总兵的指点江山,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然而城楼上的看客们并没有感到无聊,不论是说话粗声大气的军将们,还是默默无闻挤在角落的一众豪商,都在入迷地看着近在咫尺地码头作业。

后世的人,出门就是满街汽车,抬头有吊车建楼,低头是挖掘机在拆迁,所以对工业的力量早已习以为常。

然而在这个时代,土着完全没有经历过工业化洗礼,所以每当人们看到那种巨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后,总是能第一时间被吸引到的。

土着们之前虽说也听过关于夷州机关铁器的传说,但是语言怎么能有现场来得震撼?所以当长长的趸船被顶到岸边的那一刻,就吸引了包括军将、商人以及此刻遍布在周围的民人的兴趣。土着们都在兴奋地看着,期待着接下来的动作......土着不傻,土着很清楚造码头只是第一步,后面肯定还有节目。

方头方脑的运输船靠在码头上后,船头船尾同样下了锚。等船身稳定住后,令观者低呼一声的事情出现了:高大的运输船船身,突然间裂开了一道口子。

很快人们就看清楚了:原来是一块外壁板缓缓地打开。再仔细一看,这块壁板闪烁着金属光泽,原来是一块大铁板!铁板的体积很大,有马车车厢大小。随着时间推移,人们透过越来越大的缺口,甚至看到了船舱内部正在缓缓转动绞盘的水手。

随着绞盘的转动,在两侧的铁链缓缓施放下,最终,铁板“哐当”一声,落在了趸船码头的远端,形成了一道事实上的斜坡。

紧接着从趸船的机房那里,工程人员牵出了两条粗大的绳索,一路拽到了运输船的船舱里。

理论上讲,这里是要用钢丝绳的。然而钢丝绳这种高大上的东东目前穿越众还不能自产,所以只能用涂了油的绳索代替。

绳索被拉进船舱后,过了好一阵功夫,船舱口才挥动起了一面绿色的小旗。随着小旗出现,趸船机房的动力机械开始最大功率输出,于是绳索被牵拉,缓缓后退。

下一刻,一门粗大的火炮出现在了众目睽睽之下。

其实严格来说,出现在活动舱门口的,是火炮屁股——这是一门散发着黑光的24磅长身管海军重炮。

重炮是安放在炮架上的。随着绳索的牵拉,火炮倒退着缓缓从钢板斜坡上滑下,然后就这样在万千双眼睛的注视下,继续缓缓倒退,一路被牵引到了趸船另一头,登上了岸。

接下来,另外一组长长的绳索接替了先前的位置,继续勾在了炮架上,开始牵拉......就在趸船靠岸的这段时间里,先后有两组移动式牵引系统已经移动到了码头和炮兵阵地之间。

所谓的移动式牵引系统,其实和趸船上的组件没什么区别,依旧是一套煤气动力装置,只不过岸上的系统是由马车分别运输到位,然后再组装起来。

就这样通过三套机械系统的接力牵引,这门重达2.8吨的海军重炮,得以在半个小时后,在挥着小旗吹着哨子的工程人员指挥下,顺利通过了浮码头和临时硬化的土路,被牵拉到了预设的炮兵阵地后方。

火炮最后进入阵地这一步,就只能靠人力了。大批的年青士兵一拥而上,连推带搡,将这门庞然大物安放在了被麻袋包围起来的圆形炮兵阵地里。

与此同时,原本鸦雀无声的土着观众们,或许是之前一直屏气看戏的原因,就在火炮到位那一刻,居然同时发出了兴奋的大喊。一时间城楼上下乃至附近的海面上都响起了潮水般的呐喊声,人们在尽情抒发着对力量的尊崇之情。

从第一门大炮顺利到位开始,好几艘运输船上便轮流开始往下“卸货”。而这一卸,整整持续了一天时间。

待到傍晚时分,总计有二十门24磅长身管火炮,以及十五门18磅火炮被安放到位。其余通过陆地运输来的小口径火炮还有很多,都不用计算在内。

短短一个白天的时间,事先在关闸和敌方炮台之间预设的炮兵阵地,就被昂着头的大炮填了个满满当当。

这一处巨大的,时刻反射着黑色光泽的金属阵地,不光令对面炮台上的葡人惊恐万分,也同样令看到的明人土着露出了恐怖的表情,哪怕是军将:明人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多的钢铁聚集在一起,那种冰冷的,依靠规模堆起来的工业杀戮感,时刻在撼动着所有目击者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