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宝琪看了看李丽质,见李丽质点点头表示她没问题。
“这县令为人处世如何?”
管事想了想:“去岁来的,好像听说是贬谪来的。起早贪黑,我们这个县现在已经不收农税了。”
尉迟宝琪点点头:“这个县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管事想了想:“就是少爷你那个桑基鱼塘,好像是这个县令来的时候带来的。不过目前收益一般,桑树和蚕还需要时间。”
尉迟宝琪大概知道了这个县令是个什么样的官儿了,让管事去通知县令答应他吃饭的请求。
李丽质拖着尉迟宝琪在县城街上闲逛:“夫君你看,这街上的商铺好像都是在做丝织生意,好多绣娘!”
尉迟宝琪看着那些店铺内都是一个个绣娘坐在梆架后一针一针绣着图形。
“其实在这里发展丝织不是一个十分好的选择,江南特别是金陵和姑苏,丝织局已经把这个时代的丝织品玩到极致了。”
李丽质想想好像是这样的:“好像每年进贡的多是南方的丝织制品,靠吐蕃这边的还是比较少。”
尉迟宝琪点点头:“丝织品这个东西要么就是做极致的精致,远超江南的那种。要么就做成平价产品,薄利多销,与百姓互惠双赢。”
李丽质眨巴着大眼睛,眼睫毛忽闪忽闪的:“那夫君更倾向于哪一种呢?”
尉迟宝琪笑笑,拉住李丽质的小手:“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都要啦!两手抓,两手都硬才行。”
李丽质倒是不解了:“怎么说,快说来听听。”
李丽质很少能直接听到尉迟宝琪跟自己讲解他的生产和发展思路,这一回出来肯定要多学习一点。
“找出最好的绣娘,集全县之力去和江南打擂台,赢不赢不重要,一定要把声势造大。随后主攻方向却是平价产品,这就是用高端的货品带动低端的销量。”
“好比说我们现在玻璃工坊主要供给我们自己的罐头厂,还做一些文艺向的花瓶、笔洗之类的东西。如果别人开了一家玻璃厂,那么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大量生产平民日常的生活器具,但是要拿出一件甚至几件跟我们一样精美的文艺向玻璃打出名号。”
李丽质竖起手指:“这就是所谓的噱头!其实根本无法量产那种精美的玻璃对吗?目的是为了卖出自己主力生产的货品!真是老奸巨猾啊夫君!”
尉迟宝琪:嗯?
李丽质:“老谋深算、老谋深算!”
尉迟宝琪身上挂满了李丽质买东西的布袋子,她则是拿着一个比她脸都大的锅盔吃着。
县令没想到自己精心捯饬了一番,看见尉迟宝琪和嫡长公主却这么随意。
“臣参见长乐公主、英国公。”
李丽质举着半张锅盔对着县令摇一摇:“不必多礼,不是说吃饭吗?”
县令抬头看过去,英国公身上都快挂满了,赶紧上手帮着把袋子卸下来。
县令提溜着袋子,走进了县城里最好的酒楼,在前面给尉迟宝琪和李丽质带路。
待到两个尊贵万分的人儿落了座,县令又开始斟茶递水。
尉迟宝琪看他忙忙碌碌:“别在眼前晃了,看着眼晕。说说吧,怎么被贬谪的?”
“小官原先是在蓝田做县令的,前几年不是雪灾嘛,上了奏报上去想替蓝田百姓减些税收。”
尉迟宝琪微微皱眉:“这是好事啊,如何会被贬谪?说来听听。”
县令忐忑的心情稍微缓过来一点:“那个,小官奏报上让陛下免去蓝田农税。”
刚把茶喝进嘴里的李丽质直接喷了:“什么?”
尉迟宝琪倒是没什么感觉:“你的折子应该没到陛下跟前,我没听过。估计是吏部和户部两边直接裁定的,不过我觉得你的提议还真有点意思。”
县令微微捂脸:“下官到了这剑南道才知道蓝田百姓的日子已经是十分优渥了,当初也是脑子一热才...唉,悔不当初!”
尉迟宝琪听完不置可否,端起碗来随意地吃着,味道嘛只能说是说不上差。
李丽质边吃边问:“夫君,这天下若是都不收农税,该如何是好?”
尉迟宝琪咽下口中食物:“这个是一个供需关系的问题,而且粮食还是比较特殊的情况。你也知道供大于求,那么势必降价。求大于供则势必涨价,这就是市场规律。”
一旁的县令从袖子里摸出宝丽商行买的速写笔和册子,开始记录尉迟宝琪的话。
“当有一天大唐每年出产的粮食消耗不掉,会怎么样?”
李丽质思考了一下:“谷贱伤农,势必会调整粮食的种植数量,种植一些别的作物。”
尉迟宝琪打了个响指:“没错,但是有些局限。因为朝廷一定会干预,朝廷和一些粮商会买下这些多出来的粮食,抵抗风险、牟利、喂养牲畜。”
“你也知道宝丽商行手里有大片的土地,这些土地目前来说还不能交归国有,原因是现在大唐的粮食远远不够养活那么多人。”
“现在看起来海晏河清,人人安居乐业有温饱,可是事实真的如此美丽吗?我觉得不是,还是有很多人吃不起粮食,日日挖掘野菜过活的。”
“现在宝丽商行手里的土地是集中规划给农民种植,这里的农民已经不是自耕农了,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人。”
“他们没有土地,他们是领取工钱的。”
李丽质还是没明白,等着尉迟宝琪的下文。
“以后我们大唐的农民都会成为这样的农业工人,也即种田获得报酬,再用报酬购买粮食等需要买的东西。”
“最后,大唐会不在需要农税,因为农税已经成为了最简单的商税。”
李丽质明白了:“也就是说最后所有的税基本会变成各种各样的商税,因为钱财在流动。”
县令听两人讲话云山雾绕,只好记下来慢慢揣摩。
尉迟宝琪点点头:“等到我去了海外寻找更好的粮食品种,到时候粮食产量足够养活整个大唐甚至更多的时候。农税就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朝廷已经看不上这些农税了。”
“甚至为了保证大唐粮食不会减产,还会给农业从事者发放补贴来保证粮食的种植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