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转眼已经是五月下旬了,淮河以北的夏收工作正在陆续收尾之中。

京师大街上的人流量明显增多。

来杨轩这里看病的人也多了不少。

百姓们卖了粮食,手里有了钱,自然想着消费。

可以看到,京师的杂货铺子来往的客人多了不少,街上的小商贩的生意也火爆了起来。

俨然一副人间烟火的景象。

皇宫,御书房。

朱佑樘批阅完手中的奏疏,起身舒展了一下身体。

按照杨轩的叮嘱,以他现在的身体状况,不宜久坐。

最好每隔半个时辰就起来活动活动。

朱佑樘想多活几年,自然按照杨轩叮嘱的来。

走出御书房,晒晒太阳,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同时活动着身体。

走了几步,朱佑樘注意到几名小太监抬着几个箱子往后面走去。

“站住,你们抬的是什么?”朱佑樘出声道。

听到朱佑樘的声音,几名小太监齐齐跪了下来。

其中一名小太监回答道:“回陛下,箱子里装的是一些多年前的奏疏,奴婢奉萧总管的命令送往六科廊存放。”

六科廊是存放过期奏疏的地方。

类似于档案库。

历朝历代,都会将过期的奏疏文件存档,以供后人查阅。

“打开朕看看!”朱佑樘道。

“是。”

几名小太监将箱子打开,展现在朱佑樘的面前。

后者走上前,随意翻看了几本,注意到有一本上面的署名是杨轩。

脑海中下意识就浮现出了给他治病的那个杨轩。

“把所有署名杨轩的奏疏都给朕找出来。”朱佑樘吩咐道。

“是。”几名小太监当即回应道。

尽管这样一来,会增加他们的工作量,但谁让陛下开口了呢?

作为宫里底层的太监,他们只有听命行事的份。

经过一番寻找,他们终于将署名杨轩的奏疏都找了出来,整整一箱子。

“把这一箱子的奏疏都给朕送到御书房去。”朱佑樘再次开口。

“是。”两名小太监抬着箱子便前往了御书房。

至于其他的小太监,朱佑樘让他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在外面待了一会儿,朱佑樘再次回到御书房,看着放在御案前不远处的箱子,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去查看。

他打算先结束今天的工作之后再看。

收回目光,朱佑樘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不知道过了多久,萧敬走了进来。

他注意到御案前方的箱子,总感觉有些熟悉。

这不就是他让人用来装过期奏疏的箱子吗?

怎么会出现在御书房?

于是便问朱佑樘,是不是有小太监送错了地方。

闻言朱佑樘回道:“没有送错地方,是朕让他们送来的。”

“你整理那些旧的奏疏,署名是杨轩的有多少?”朱佑樘放下笔,又问。

“回陛下,有不少!”萧敬回想了一下,回答道。

“将署名是杨轩的都留下,朕打算抽时间看一下。”朱佑樘吩咐道。

“是。”萧敬应下。

“对了,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朱佑樘问。

“回陛下,快酉时了。”萧敬闻言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回答道。

“这么晚了啊!”朱佑樘低声呢喃了一声。

“今晚吃什么?”朱佑樘看着萧敬,随口问道。

听到这话,萧敬从怀中取出杨轩最新为朱佑樘制定的膳食谱,然后和朱佑樘说了一下今日的晚膳。

说完,萧敬还将膳食谱递给朱佑樘看,让他确认一下。

后者接过膳食谱,看了一眼。

他忽然意识到一个之前一直没有注意的问题。

“萧公公,你有没有觉得杨轩的字迹有些熟悉?”朱佑樘抬头看着萧敬,忽然问道。

“陛下,杨轩的字迹您不是认识吗?”萧敬疑惑道。

“不是,我说的不是这个。”朱佑樘摇摇头。

“你把箱子里的奏疏给朕拿一份过来。”朱佑樘紧接着又对萧敬吩咐。

随即,他又想起了什么,起身从身后的架子上找到了一本厚厚的奏疏。

这本奏疏有些年代了,上面都是岁月的痕迹。

看封面,就知道是经常被翻看。

朱佑樘将这本奏疏打开,然后又接过萧敬递过来的署名杨轩的奏疏打开。

摆在自己的面前。

紧接着,朱佑樘又将杨轩给他准备的膳食谱和两本奏疏并列放好。

他神色凝重,俯首开始对比膳食谱和奏疏上面的字迹。

“萧公公,你过来,帮朕看看这上面的字迹是不是都是一样的?”朱佑樘的语气发生了变化,听上去有些急切。

萧敬闻言赶忙上前,来到朱佑樘的身边,弯腰对比起了字迹。

“还真是一模一样的。”

“陛下,您看这停顿的地方,还有这横、折、钩,完全就像是出自同一个人。”萧敬手指着一些字,对朱佑樘说道。

听到这话,朱佑樘的脑海中仿佛有一道光芒闪过。

“你去,让所有人离御书房三十丈,任何人都不许接近。”朱佑樘立马说道。

萧敬愣了一下,旋即回应,出去安排。

同时他的脑子也在快速转动。

陛下应该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他不敢去问,现在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

朱佑樘下完命令,战场对比起了字迹。

别看这些字迹都是出自叫杨轩的人的笔下。

但一个是郎中杨轩,一个是摄政王杨轩。

是的,那本厚厚的奏疏正是杨轩当初留给朱见深的‘遗折’。

这次朱佑樘观察的很仔细,一丝一毫的细节都不放过。

但越看,越觉得膳食谱上的字和奏疏上的字是同一个人写的。

他还从没有听说过世上前后相差几十年的人能写出一模一样的字迹。

哪怕是刻意模仿,也会有细微的不同之处。

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风格。

朱佑樘观察了半天,就是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之处。

他的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了杨轩的年轻身影。

回想着这一年多来自己与其相处的一幕幕,以及二人所谈论过的话。

想着杨轩对朝局的见解,还有对未来的推测,朱佑樘又打开了老祖杨轩留下的‘遗折’,仔细翻看起来。

他震惊的发现,这上面的很多观点和对未来的推测,和那个年轻杨轩所说的非常相似,甚至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如果仅凭这点猜测的话,朱佑樘还有些拿不准,但是语气怎么解释?

朱佑樘抬起头,深呼吸了一口气。

随即又注意到一旁的画像,他想了起来,老祖也是精通画作的。

“萧敬!”

“奴婢在!”

“故摄政王应该有不少画作留存于世,赶紧给朕找来,要快!”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