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开局拐骗大宋将士造反 > 第215章 基建不是随便搞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司马录事何在?”

“下官在”。四人同时异口同声应答。

应州司马与录事讪讪一笑对着其余二人拱拱手道:“大王这是在叫我们呢!”

“大王下官咸承宏”。

“下官巫马勇”。

刘升颇有兴趣的看了他们一眼道:“你俩这个姓不多见啊!”

闻言王廖似有所悟,看着刘升暗自道:“大王这是有所指啊!随即一拍大腿,似想到什么。

见二人还想解释,刘升打断道:“先生,把没交粮的名单给他们。”

随后望着二人有些不放心道:“我只有一个要求,一切按法度办事,切不可胡乱攀咬,要经得起查。”

“大王放心,我等都是正直之人,定不会行那违法乱纪之事。”

刘升嘴角抽了抽...并没多说什么,往后这种事都要有人来做的。

二人领命却不曾离开,有些为难道:“大王,太原以北都好说,可太原城南驻扎着宋军,我们...”

“做你们该做的事,其余的事,我会解决。”

....

望着城外的宋军大营,刘升盘算着要不要在给他们来上几炮,问向鲁岩道:“谢安什么时候可以到?”

宋军在调兵遣将,刘升也没闲着,拿下太原后休整两日又向南开拔,一直将折可求赶出山西,顺带抽调守军去往上党,以防宋军从上党攻来,种师道来后,收完粮的刘升又往回收缩,直至太原,开始与宋军对峙。

攻下雁门,谢安驻守的关隘意义不大,刘升命其从朔州押送一批装备前来太原帮助守城。

“已达应州,最多还有三日抵达。”鲁岩回道。

“城中得轰山炮还有几门可用?全都拉出来,再给宋军听个响。”刘升对鲁岩道。

轰山炮虽然威力大,打得远,但至多打上三十多炮就得报销,炮都是流水浇筑出来得,除了火药,使用成本几乎可以忽略,毕竟报废的铁炮还可以回炉去锻造农具,制约刘升不能把大炮在太原城摆成一排的是运输。

在山西这个到处都是山的地方,两线不过几公里的地方,有时要绕上几个时辰,几天也是常有的事,而在中国上一次大规模修路,还是千年前始皇帝修建的秦驰道,往后各朝代,都是在秦驰道的基础上缝缝补补,或在做延申,再没有全国性的搞过基建。(别扯大运河那只是惠及几个省)

此刻天气回暖,手中有粮,刘升的心思不禁又活泛起来,他想修条路,一条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水泥路,将所有的州县连接起来。

只要这条路能成,那刘升的地盘,将彻底区别于这个时代。

山西的繁华也指日可待。

”先生,王先生...“刘升连喊几次,王廖才回过神。

“先生在想什么呢?竟如此入神。”

“啊,没,没什么。”王廖有种上班走神被老板抓到窘迫。

刘升也不在意道:“先生,如今我们有粮有人,先前与先生说的水泥路是否可以铺设?”

这些王廖早就有所准备,就等着刘升寻问,想也没用回答道:“大王说的是,路是得修,但不急于一时,如今天气回暖,农耕在即,大王应劝民桑科,如今我们占的大片土地,很多田地需要开垦,当兴修水利,挖池蓄水,避免夏日洪涝旱灾,粮食乃重中之重。

此时若是要修路,也不是不可,只是水泥积攒不多,修修停停,百姓心念田地,到时就怕地没种好,路也修不好,且百姓会心生怨言。

等到秋收过后,也可再多积攒些水泥,百姓无事,且能上工挣几个钱,心无杂念,慢慢修即可还会记着大王的好,最重要的是大王所言的黄火药,工匠还在研制中。”

王廖是个好下属,虽然不同意,但说得刘升没有丝毫反感。

.....

但刘升整个就无语住了,没想到修个路也得挑时候,难怪在古代搞大基建的王朝都比较短命。

不过刘升也能理解,自古民以食为天,尤其是在中国,吃饱肚子比什么都重要。

刘升拱拱手道:“一切都有劳先生,拿个章程。”

说话间,鲁岩已经带着军士将炮口瞄准了,十里外的宋军营地。

说起城外的宋军也很有意思,就驻扎在城外,既不攻城也不叫战,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在自家驻地一般,每日在营中不停的演练,然而只要太原城有丁点出兵的意思,他们头也不回直接往回撤。

每个兵丁看起来膀大腰圆,更有甚者能披甲赶路,看的刘升心惊不已,要知道宋军的制式铠甲最轻都得二十五斤开外,还不加上作战装备,最最关键的是他们披得不是轻甲。

这也不是几十上百人,而是万人,一万个身披重甲不影响日常行动军队,在这个时代,那是什么概念?

无敌神军啊!简直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先前他们驻地离太原很近,只有五里,几乎就驻扎在城边,每天都能听到他们操练得声音。

吓得太原百姓每日心惊胆跳,刘升更是紧闭城门,生怕他们会来个出其不备。

看着新来的邻居,找的营地位置如此恰到好处,刘升就想与他们搞个联欢,用火炮对准他们营地,来了几轮,让他们听个响。

刘升记得非常清楚,当第一轮炮砸在宋军营地时,一下子炸营了,但在军官们的呵斥下,也能迅速列阵,守护大营。

而后发现营外没有敌军,攻击来自天上,瞬间就又崩了。

所有军士开始逃跑,没有当初契丹军的跪地磕头,也没有折家军得抱头鼠窜,虽然也很乱,但他们至少认准了方向出营,往南。

可即使如此,他们也没脱甲,就这让刘升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看。

说他们是精锐吧!感觉拉低了精锐这两个字的水准,说他们不是吧!在遭遇袭击时还能听从指挥,又人人能身负重甲,且逃跑都不脱甲。

刘升很是疑惑,宋国何时有这等兵了?童贯北伐居然没带走?还是说这是宋国压箱底的?

后来鲁岩告诉他,这就是蔡攸练的新军,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十几个府几百万人中挑选出的五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