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由禁军来进行护国行动?
回顾神州历史,禁军从皇帝专属禁卫军,转而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一支力量,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甚至是前宋时期。
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王朝统治者需要以强大的禁军,代表中央,制衡各地藩镇,统御全国。
后来,宋朝建立,经历太祖太宗两朝,基本消灭或者吞并了大多数的藩镇,禁军便成为了全国武装力量的代词。
时代变迁,禁军不再代表全国武装力量,但是,作为一支精锐力量,是神州公认的,强大又神秘的支柱力量。
在世界范围内,根据锦衣卫和国侦司确认的,禁军的潜在对手,就是联盟军的近卫军,和盟军常备的兵团级特遣队。
神苏战争之后,神州军对全军的进一步现代化,除了优先武装一线部队,最重要的就是实现禁军现代化。
沪苏联工作为重要单位,承接了这一重任的30%,剩下的交给风后集团,经过建设,除了明面上的一线精锐部队,神州军里,禁军最强是最毋庸置疑的共同认识。
靖安皇帝退位前夕,禁军现代化取得阶段性胜利,明确指出,禁军作为设想的神州最终决胜力量,此后的历任皇帝都有知悉权。
相应的,禁军的大规模调动,需要皇帝和大同公社中央军委的联合确认,告知幕僚总府和军部最高层即可(所属人员很可能也已经是大同公社中央军委的一员)。
就算在去年,升阳不宣而战,悍然入侵的危机时刻,因为还没有到足够的威胁等级,禁军并没有主动出击,当然,也不是没有作为。
在升阳军队的战报记录,明面上,进攻杭城和明州的升阳军队,是转进了,实际上,是风后集团做出回应,在南方养精蓄锐的禁军,投入一部分,辅助以风后集团为他们提供的体系化装备,开始实验性一战。
结果,从没见过禁军的升阳军队,被打的溃不成军,的确,杭城和明州两地的守备力量,再加上出动的禁军,还不足以让升阳军队认为是威胁。
只是,在风后集团的支持和帮助下,禁军体系里,强调步行机甲在基本的广泛应用,满足多功能作战需要,这使得禁军参战人员不多,可投入的装备不少。
风后集团和沪苏联工联手,设计歼击铜侍,作为独特的机甲装备体系,这款装备有不同的型号,战斗中,它们都上场了,可升阳人就惨了。
歼击铜侍—基础型,装备热能射线枪,是对高能激光武器小型化的成功应用,对于升阳军队的人员和载具威胁极大,更是装备了肩扛电磁导弹装置,能担起支援任务。
经过测试时,神州军技术人员发现,原本没法移动射击的基础型,有了毕方支援直升机的加强时,不仅可以移动射击,武器功率的提升,更能像浑天塔那样,做到同时攻击两个目标。
倚天型,相比基础型,多布设了能源装置,配置了和磁弩自行高炮同款的多用途小口径电磁轨道炮,对天空和地面都有着持续打击能力。
原本对应的肩扛电磁导弹装置不变,只是里面配备的是等离子导弹,命中目标后会爆炸,形成和朱雀攻击机的南明离火一样的效果,对于步兵、驻军和建筑物来说,非常恐怖。
破军型,被风后集团别出心裁的,配置了双持铳机用电—捌电磁转轮机关铳,设计效果堪比2个迅雷天罡,肩扛导弹装置则更换成和青峰导弹车一样的导弹,可以停止给机关铳充能,转而进行反装甲作战。
……
就是这样,加起来勉强人数和守备营差不多的禁军,面对优势敌人,打出让升阳军队感觉神州军主力就在这里的错觉,大部分升阳军队被歼灭在杭城和明州。
凶猛的火力,从没加过的机甲,激烈的战斗,让侥幸逃脱的人,换上ptSd,选择性遗忘战场上不堪回首的细节,让升阳军队不得不抱怨,那个时候还在的那些蛀虫们,没有提供正确的情报。
那些蛀虫,级别还不够,对于禁军是一无所知,要不是幕僚总府内也出了蛀虫,从收到的报告,判断出了些许端倪,否则,升阳会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得到幕僚总府通报后,战后,风后集团对此,有进行过专门研究,没有蛀虫的警示,升阳人很可能选择一面对金陵试探性进攻,另一面则扫荡江南。
特别是先头的精锐部队,突然在明州和杭城折戟沉沙,正常情况下,以升阳人的疯狂,会极力反扑的。
秘密上报的发展框架里,明确指出,禁军应形成独立又具备相关性的体系,作为神州的重要力量,具有战略价值,争取能执行复杂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