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混迹娱乐圈的日子 > 第359章 天壤之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21年的1月份,《信条》在米国各大院线上映的第10天,它的票房累计终于突破了3000万,然而距离收回成本还早呢。

国内方面,《信条》的神奇还在继续,它已经为我们带来了超过将近2亿的票房,相信如果这样的态势再继续保持一周,那么我们可以仅凭国内的票房就收回成本。

而相继的,《信条》也开始在东瀛、高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英国、法国等30几个国家上映,我们同样期待在新的一年里,它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个好消息。

1月12日。

《信条》的路演在去年的年底已经全部结束,这十几天以来,我专心地在家里陪着依然,她的预产期就在这几天。

由于是剖腹产,因此依然希望可以选择一个好日子。在这方面,一向无所谓的她,竟然也迷信上了。

依然是在早上7点多钟进入的手术室,而我们的女儿,也是迎着朝阳出生的。

骆晴道:“老妈说,我是在早上出生的,所以叫骆晴,那么我的侄女也是早上出生,她叫什么呢?”

“骆晴晴!”

“哈哈哈!”

站在手术室门口的众人,看着顾医生怀里抱着的孩子,都发出了一阵幸福地笑声。

“我们是希望孩子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人是她的妈妈,或者爸爸。可是小宝贝儿在里面的时候还是睡着的,这会儿已经能睁开眼睛了。”

我凑上去看了看,小宝贝儿果然睁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和冲冲一样,她的生命力十分旺盛,不过我还是希望她不要像她的哥哥一样活泼的过了头。

“叫她婷婷吧,暂时取个小名。以后叫骆婷或者其他的名字,我再想想。”

“骆婷这名字是挺好听,不过哥哥叫冲冲,妹妹叫婷婷,总觉得有点别扭呢?”小晴小声嘀咕道。

“你说什么呢?”

“哦,没什么。”小晴从顾医生的手里接过孩子,“还不快去看看嫂子?”

“嗯。”我随着顾医生来到病房,依然的麻药劲儿也已经过了,照理说一般人会感到疼痛。但是依然恢复得很快,此时她的精神也很好。

特别是看到了小晴怀里抱着的孩子,脸上的笑容就更加灿烂了。

“这是我们的孩子!”她一脸幸福地看着我,“我当妈妈了。”

“嗯,现在你真的当妈妈了。”

从前她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有孩子,因此把冲冲当作自己的孩子,然而当她自己也有了孩子,那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今天晚上我陪着你。”现在还是疫情期间,医院是不允许太多的人陪护,所以我便主动承担了照顾依然和婷婷的任务。

“嗯。”

接着,这一天的时间,依然除了喂奶,便基本上都是躺着。婷婷则是一会儿一拉,拉到后半夜才消停一点,我也就一直都没有睡。作为爸爸,我在冲冲出生的时候,都没有这样的悉心照顾,说起来是愧对李颖他们娘俩的。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在我心里,女儿总比儿子要重要一些,大概我有些重女轻男的思想吧。

三天后,依然已经完全恢复了,我们便准备出院,另外在家里,我们也雇了一个保姆,来照顾依然和孩子。

原本这个任务是老妈的,然而老妈的身体毕竟不如六七年前了,那时照顾李颖和冲冲,还有李颖的妈妈偶尔帮忙,所以并不怎么辛苦。现在只有她一个人,又上了年纪,因此雇佣一个保姆是非常必要的。

保姆姓常,比老妈的年纪小一些,但身体却很好。在带孩子的方面,她很有经验。不过由于她的姓氏,总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鲁迅家里的长妈妈,那个女人却不大让人放心。

我们给常姨开出的待遇是十分优厚的,因此她在照顾婷婷的时候也格外用心。这和我印象中把鲁迅挤在炕角的长妈妈大相径庭,就连一向挑剔的依然,对常姨都很满意。

1月26日,在米国本土上映了四周的《信条》,终于破亿,不过它上升的势头也到此为止了。预计再上映一周,它就要下画,而这个成绩,可以说是相当惨烈的。

假如没有国内市场,那么《信条》恐怕都没有办法收回成本。

于是我也开始反思,难道是自己拍摄的问题,还是悬疑电影本身的问题呢?

《信条》在国内的势头依然很好,已经冲破4亿,奔着5亿去了。

《信条》之所以能在国内拥有如此好的成绩,其实和电影本身的品质好坏关系不大。大部分掏钱去电影院看电影,也不是奔着科幻悬疑去的,当然有科幻迷,但他们毕竟是少数。

更多的人,是冲着我这个奥斯卡最佳导演,以及汤姆·克鲁斯,安妮·海瑟薇,连姆·尼森,米扬等帅哥美女而来的。当然,国内取景,也是这部电影能够取得如此佳绩的原因之一。

《信条》在米国本土失败的另外一个原因,或许和政治有关。之前我不是很肯定,但最近媒体经常在说,我也开始渐渐感觉到米国现在的反华情绪很严重,特别是文化宣传方面。

要知道,米国就是靠着它的好莱坞大片,来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出,可是自从我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之后,一切都开始悄然改变了。有一个华国人,他开始用电影,向好莱坞,向米国进行反向的价值观输出了。

就比如,原本《信条》的剧情中,是米国特工拯救世界,这是好莱坞一贯的价值观,米国的个人英雄主义。

然而我在拍摄的时候,就把它改成了遏制核武器的制造和扩散,并呼吁世界和平。顺便还在电影中夹杂了一些讽刺米国人权的情节。这些小细节很容易被忽视,但它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所以,综合比较《信条》在国内和米国的成败,价值观是最重要的。

简单说,就是《信条》不符合米国人的价值观,他们看着就很别扭,而且由于我表达的很隐晦,他们又说不出来哪里别扭。而相比于国人,则对这样的价值观输出感到很舒服,很合理,这就是问题所在。

“柏林电影节和米国科幻电影土星奖直到现在都没有公布入围名单,难道他们是不打算办了,还是说又要延期?”

安东尼道:“延期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或许我们有机会参加其中一个奖项的评选。”

“说实话,我对此不抱什么希望,看看《信条》在米国的票房,土星奖会提名我们吗?”

“那么除了《信条》,他们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

“也是,说实话,这几年来,科幻电影已经大不如前了。安东尼,你说好莱坞是否还能能力拍出另外一部《星际穿越》?”

“难了,不过如果是你,我觉得你能行,真的,要不然我们翻拍一部《萤火虫》怎么样?”

“不怎么样,安东尼,那样我会死的更快。”

“为什么?”

“《萤火虫》是经典,我不想亲手去毁了经典。不过说实话,我现在有点不太想拍电影了,因为现在的电影掺杂了太多的政治元素,它已经不纯粹是艺术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