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开篇激战1860 > 第252章 北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安排了“思齐”级战列舰之后,华夏海军的舰队计划在主体上,已经基本得以完成。

所剩下的就是一些驱逐舰的建造任务了,而且很快被陆续的纳入到最后的建造序列之中。

其中,自1900年10月起,六艘“天秤座”级驱逐舰相继在胶州和江阴海军造船厂投入建造,至1903年4月陆续完工。

各舰依次为,“天秤座”号、“天蝎座”号、“射手座”号、“摩羯座”号、“水瓶座”号和“双鱼座”号。单舰平均造价47.1万华元。

“天秤座”级的设计,是在“白羊座”级的基础上,进行了火力加强。

其采用了较高的干舷,拥有长达到舰体三分之一的长艏楼,垂直型舰艏,三座烟囱的舱面布局。

舰体较前型进一步放大,全长75.5米,宽8米,吃水2.3米,正常排水量580吨。

动力系统则基本没有变化,舰上编制91人。

在武器上,纵列装有两座双联装可旋转式18英寸鱼雷发射管。艏楼和舰艉甲板上,各装有一门40倍径76毫米速射炮。

两舷的火炮则增加为四门40倍径57毫米速射炮。

后来,等到了1902年1月时,随着东方的局势日趋紧张,为了加强备战,又一型共六艘比较特殊的驱逐舰,开始相继摆上了船台。

之所以说其“特殊”,是因为该型舰为了缩短工期和降低造价,而采用了减配的设计。

这六舰分别是,“火星”号、“木星”号、“土星”号、“天王星”号、“海王星”号和“彗星”号,单舰平均造价34.5万华元。

“火星”级驱逐舰的建造任务,被穿插安排到了通州、雷州、胶州和江阴四家海军造船厂,至1904年5月全部完工。

该级舰仍为长艏楼船型,布局和动力系统与前型别无二致,但体型更为小巧一些。

舰体全长70.4米,宽7.3米,吃水2.2米,正常排水量450吨。舰上编员72人。

武器系统也有所缩水,双联装18英寸旋转式鱼雷发射管,被减少为一座。火炮也降为了艏艉各一座76毫米炮,两舷各一座57毫米炮。

时间回到1901年,当华夏共和国已经立国一年有余之时,所控制的中原、南方和西南等地区一片欣欣向荣。

然而,在整个辽阔的北域却呈现着截然相反的状况。

随着满人势力的持续走弱,再加之沙俄不断的挑拨生事,在北域出现了无数旗号,而且他们彼此之间互相征伐,以致烽烟四起,民不聊生。

在此情况下,以陈济怀为首的华夏政要们,心中皆很清楚,应该加速着手收复北域的行动。

经过认真的考虑和反复商议,他们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决定,要把共和国的首都迁往北方,地点就是被曾经的大明和大清都选作帝都的京师,并将那里改称为北京。

这是基于国家大势,地理位置,军事需要,经济和行政等综合因素的考量,才做出的选择。

而且在此决议通过之后,在陈济怀的直接领导下,华夏各界就都迅速的投入到这项工作的实施当中。

经过多方的筹备,在1901年10月,迁都仪式正式举行。

这场迁都,也几乎就是华夏继续北进之前的,最后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了。

此时再看看北域的局势,不管是东北、内外蒙古和新疆等处,这些充满混乱的地方背后,都依稀可见那毛茸茸的熊影。

满人势力自去年被逐出关内之后,不甘心就此失败,仍在不断的叫嚣着要进行反攻,并且到处宣扬自己才是正朔。

为此,他们还真就进行了许多的筹备,大肆招兵买马扩充军队,而且为了维持自家那份不愿舍弃的皇权,终于接受了沙俄的“相助”。

只不过,正所谓“树倒猢狲散”,在退回关外,又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转为认可华夏的情况下,曾经的大清已经再难保持原有的“威严”了。

先是新疆,接下来是蒙古各部,都相继与满洲权贵们离心离德,不仅不再接受其统管,还纷纷谋取“自立”。

在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满人的那家“友邦”,在背后的积极运作。

于是,出关后短短不到半年,满人势力影响的范围,就仅剩下东北一隅了。而且即使是在这片土地上,也是山头林立,远非铁板一块。

华夏这边,因为忙于建国、外交和内政诸事,首先求得稳定的后方。也是出于一些其他的考虑,才仅是对北域的事态保持密切观望的姿态。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着手各项准备,抓紧收集情报,施加渗透和影响。

至于沙俄方面,则在努力的把这些地方搅乱搅浑,以便其能够更省力的控制住那里,并为提升调集力量来东方的能力,而争取时间。

同时,在列国大多已经承认华夏的情况下,如何为自己谋得在这一地区法理上的认可,也是沙俄君臣们一直在绞尽脑汁,亟待解决的难题。

就这样,局势一时间陷入了纷乱下的僵持,而且看上去,这种状态似乎还会延续很长的时间。

然而,既然有纷乱,就会有变故,擦枪走火之事也总难避免,破局的契机终究会出现,或早或晚。

随着北域持续混乱,而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最受苦难的,当然是生活在那里的普通百姓。

不堪于忍受那些大小势力的轮番压榨,百姓中有不少人只得铤而走险,建立或加入了大山里或草原上的各种“匪帮”。

而更多的人则选择了背井离乡,逃往南方那个新政权控制下的地域。

他们早就听闻南边是一片繁荣,宛如盛世,想必能够讨得一份安定的生活。

可是,在任何时代,任何势力的眼中,人口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资源。

对于自己地盘上的人逃往别处这种事,一般的头目都是不会忍受的,无论其势力大小。

于是,追击和截杀就开始不断上演,追过了头的事也频繁出现,摩擦、交火、反击就渐渐成为了常态,而且规模越来越大,甚至大得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