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开篇激战1860 > 第374章 美国参战和帝国凋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4章 美国参战和帝国凋零

提起华夏国防军的陆军,不由得也会让人联想起一支看似与其相仿,却又存在着很多不同的部队,国防军海军陆战队。

确实,虽然同是以地面作战为主要任务,国防军海军的陆战队却与陆军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陆战队的活动区域,一般限于海、河、湖泊等水域的沿岸地带,或者就是遂行海岛攻防作战,基本不会考虑脱离海军战舰的掩护而深入到内陆活动。

这的确与陆军有着截然的不同,但却并不妨碍陆战队在陆军进行全面改革的时候,借其声势开展起自身的整组工作。

于是,在国防军1917年至1919年间的军改过程中,海军陆战队也对装备进行了一番全面更新,并且相应的调整了部队的编制结构。

调整后的陆战队,仍沿袭以往的总体架构,和“四四建制”的编成方式,但在具体的细节上则有了不小的改变。

最基层的单位是军士长领导下的小队,由15名士兵组成,其中包括了一个两人轻机枪组,一个两人射手组,一个三人轻迫击炮组,小队副和6名步枪士兵。

小队之上为中尉领导下的中队,内辖中队副、传令组、一个两人轻机枪组和四个小队,共计78人,装备5挺轻机枪和4门轻迫击炮。

大队长为少校军衔,其麾下有大队副、参谋小组、勤务排、重机枪排、重迫击炮排和四个中队,共计430余人,拥有23挺机枪和19门迫击炮。

陆战队联队由一名上校任联队长,指挥着联队副、参谋组、勤务连、工兵连、直属中队、重机枪连、重迫击炮连、野战炮营和四个大队。

整个联队共有2,730名官兵,野战炮12门,轻重机枪106挺,迫击炮89门。

由于总体规模相对较小,海军陆战队的最高级别作战单位即为纵队,由少将担任主官,领导着共计12,900多名官兵。

纵队的构成包括,纵队副长、纵队参谋长、参谋团队、勤务营、工兵营、宪兵连、直属大队、野战炮团和四个联队,装备有72门火炮,447挺机枪和375门迫击炮。

陆战队由于常能得到海军战舰上的炮火作后盾,因此装备的火炮主要以执行近距离支援的中小口径为主,迫击炮的装备比例尤为突出。

在1917年至1919年间的这场大规模军改当中,国防军还对军备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取消了以往的预备部队,改为了在全国各地广泛设置预备兵役站,每个省都设有数个。

预备兵役站由国防部和军方共同管理,不但要负责平时兵役和战时征兵的工作,还要担负起预备役人员的管理和组织对其训练等职责。

这样一来,陆军的常备部队就成为其在和平时期保有的唯一兵力,总兵力约为九十五万人。

而海军陆战队则保持在三个纵队又两个联队的规模,总计约五万余官兵。

1917年,正当华夏国防军紧锣密鼓的展开全面改革之际,欧洲的战事也进入到一个极为关键的年头。

在这一年当中,还接连发生了多起重大的国际事件,对于大战中已经精疲力尽,逐渐力不能支的交战双方,皆产生了关乎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影响。

在这些事件当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恐怕当属美国对德宣战,从此正式加入到了这场世界大战之中。

美国的参战其实并不十分出人意料,因为在此之前该国便有着十分醒目的“拉偏架”的嫌疑。

美国偏向协约国集团的情形是很明显的,但德国人为了尽可能的避免美国参战,还是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努力。

特别是德国在美国民众中,不遗余力的鼓吹和平,使得美国国内的风向始终倾向于继续保持中立的姿态。

然而随着战局的不断发展,美国当局认为下场“摘桃子”,捞取战利品的时机已渐成熟,而协约国特别是英国方面也对美国的加入愈发感到迫不及待。

就在这种“只欠东风”的情形下,反倒是从德国方面送来了“神助攻”。

或许是德国对美国参战担心得有些昏了头,竟然想到了用拉拢墨西哥的办法来牵制美国,而发出的相关电报却被英国截获并破译,后者也当仁不让的将此事捅给了美国人。

与这起“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几乎同时发生的,还有受困于英国海上封锁的德国,在已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终于宣布了施行无限制潜艇战。

在这两个事件的叠加之下,美国当局终于寻到了梦寐以求的最佳借口,激愤的宣布与德国断交。

美国的民众则在政府的大肆宣传下,亦对德国人的行为怒不可遏,反德情绪不断高涨,由此美国走向战争的势头已然不可逆转。

在此情形下,美国依照《太平洋条约》与华夏展开了磋商,表达了己方“迫不得已”参战的立场,在寻求谅解和支持的同时,也邀请华夏一同对德宣战。

其实在这场战争中,德国的舰船和潜艇对中立国商船进行无差别攻击已不是第一次了,华夏的商船就曾遭遇过这类的袭击。

后来在华夏的强烈抗议,和德国的赔礼道歉下此事才算了结,从此华夏方面也刻意的控制了己方的船只,尽量减少了在印度洋以西的活动。

而对于此次美国人的提议,陈沅琪领导下的华夏当局在经过考虑后,最终还是决定继续坚持原有的既定政策。

他们对美方的决意表示理解,同时明确了华夏依旧选择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中立,暂时不会加入战局,并且将依照与美国之间的条约约定,对参战后的美国保持善意的中立。

美国人对于华夏的决定也表达了尊重,随后在得到这位准盟友的谅解后,于4月正式向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从而站在协约国一方加入了这场大战。

美国这个工业大国的参战,无疑将左右着战争局势的走向,并且受其影响,又有一众国家也纷纷跟进对德奥宣战,其中以美洲国家居多。

然而,承平已久的美国人若要大举开赴战场,还有很多的准备要做,至少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形成战斗力直接投入战斗。

而在这之前,另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则更为迅速且直接的作用到了欧洲战局,甚至很可能会令美国的参战变得微不足道。

这一系列事件,就是沙俄这个庞大帝国最终走向凋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