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的气温比往年偏高,新茶提前几天就开始采摘了。
梅英惦记着胡记家贡茶的事,今年收茶格外地用心。每天天一亮,梅英和溪六就到山上的茶园收茶。
采茶工天麻麻亮就开始采茶了,看到姐妹俩来到坝头,就去交刚采的新叶芽。梅英专门雇了个挑夫,让他一天往家里送三趟收好的茶芽,这样她和溪六就可以一整天都待在山上专心收茶。
片茶茶芽的采摘非常讲究,每棵茶树的芽头每天只采摘第二片和第四片嫩叶,而且要把叶尖掐掉。
采茶工觉得梅英今年太难说话,验茶芽时,带梗带蒂的不合格就不用说了,连掐掉的叶尖儿大小都得说道半天。虽说今年的收购价稍微涨了涨,可这钱也太难挣了。
婶婶、伯伯们,这会儿你们嫌我太苛刻,可我也给你们交个底,这是供给麻埠胡记的茶。这会儿把得紧些,咱的茶才能有个好价钱。俗话说大河涨水小河满。我能把茶卖出去,还能卖上好价钱,一是能把你们的工钱一分不落发到你们手里。等茶全部出清了,我拿到钱,还会按你交的数量再给每个人添一份辛苦钱。明年收茶我还请你来。若今年咱都心里不痛快,我没收入,你也得不来啥。梅英的话让人没法反驳。
不出所料,今年采茶工抱怨最少的就是斤两和钱数儿了。溪六自己过秤、计重量、换算成现钱。她特意准备了挂秤的袋子,每次过秤,采茶工先把自己的茶倒进袋子再上秤,按斤两随即把钱数儿报出来,无一漏错。大家都佩服这小姑娘的口算能力。报完重量、钱数,溪六即翻开手账,一人一页,把他们个人每日的交茶的数量、钱数、茶山、交茶时间逐一记下。
每天晚上回到家里,溪六和姐姐或者哥哥再逐一核对,三天结一次账。结账的时候,采茶工都暗自欢喜,今年的钱比往年多出来差不多一成。清明前后二十几天,这几人一天不落,每天保质保量按时采摘。
梅英白天收茶,晚上又帮着爷爷和合生拉火炒茶。
收回来的茶芽当天就要再次挑选,去除叶梗、杂草、土砾,然后再摊平到大平箩里晾干。炒制时每次在杀青锅里放八九两叶片,慢火翻炒。手要贴着茶叶不停地翻转揉压,然后捋条,让茶叶慢慢变得紧实,大小长短均匀成型。最后用烘篮头在七星灶上拉火炒香。
拉火是炒茶最后一道工序,是曹家炒茶的秘技,得等帮工走了以后才开始做。
拉火时要用专门的拉笼,也叫烘篮头。每一篮头装一斤左右已经炒成型的茶片,两个人抬着拉笼,架在七星灶上,慢慢往炉子里添加黄栗木烧制的木炭,用特制的牛皮风匣鼓风,控制火候。通常是大火上拉一次,小火上拉两次,两个人抬着拉笼在火上来回推拉晃动,直到炒出片茶特有的香味。
闻香是爷爷的专利,香味的浓度,散发的时间,火候都是爷爷说了算。每天晚上,一家四口人汗流浃背,也就是出四五斤成品,格外珍贵。
今年装茶的茶罐是合生定下的,梅英很满意。胡记让梅英直接用罐茶分装,三两一罐。罐子是三年生的毛竹,取中间最均匀的一段做成罐身,用火烙针在一面烙上梅、兰、竹、菊的写意画,格外的淡雅别致。盖子是用竹根精打细磨制成的,恰到好处,严丝合缝。
梅英把瓜片茶送到胡记商行时,陈掌柜看了今年的新包装忍不住赞叹:好精致的玩意儿,这用的是哪里的竹子?竟能做成这么精巧的茶罐。曹姑娘真是用心了。
陈掌柜还觉得满意?梅英心里暗自高兴。
嗯,不错,很耐看。陈掌柜拿着一罐茶细细把玩。随后说:那咱们就先尝尝茶吧。
梅英跟随陈掌柜进到里间待客谈事的茶室。茶室布置简约、敞亮,一扇格子木窗高高支起,正对着窗外春意盎然的山水小景,流水潺潺,鸟语嘤嘤,几株淡粉的杜鹃开得正浓。
梅英忍不住赞叹:呀,好景致,陈掌柜雅兴。
来了客人或是做事累了,在这里喝喝茶,聊聊天是不错。陈掌柜请梅英坐。
陈掌柜一看就是精于茶道的人。茶桌上一套做工考究的紫砂茶具。紫泥小炭炉稍稍添了些木炭就旺了起来。
咱就用山泉水吧。陈掌柜客气道。
随您啊。也没有太在意泡茶的水。梅英客气地微笑着说。
唉,这泡茶水也是有讲究的。井水、山泉水、头年冬天攒下的雪水,甚至专门收集的清晨的露水,花样讲究得很。但山泉易得,冲泡的茶味不易改变。陈掌柜说着话,温壶,烫杯,赏形、投茶,注水,第一壶茶已经泡上。
第一泡茶一入杯,香气慢慢弥散开来。
好茶,好茶!香味幽逸而不餍,还有些许豆香、木香的余味。陈掌柜拿起杯凑到鼻子前,轻轻晃了几下。哎呀,这茶绵密而醇厚。轻轻抿一口。嗯,香味充盈口鼻。他忍不住接连冲了两泡,都是小口细细品味。
曹姑娘的茶越见火候功夫了。真是上品。这几杯茶喝下,胃里也舒坦通透了,昨夜的酒立马醒了。陈掌柜微眯着眼叹道。
梅英只是微笑着看陈掌柜冲泡,听着他品评,总算放心了。
梅英看着手里的茶杯说道:贡茶现在还做吗?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
梅姑娘的意思是?陈掌柜轻轻放下茶杯。
以前不敢做是因为量不敢保证,资金也是。今后这些都有办法想了。梅英斟酌着说道。
梅英姑娘不妨说说看。陈掌柜沉吟道。
梅英道:其实,要保持茶的口味,我只能保证每季供一百来斤的货。这是纯手工炒制的。茶叶之外,我得自己选定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到您这里后打胡记的唛头,由您负责包销。
这个当然。只能供这么多吗?陈掌柜放下茶杯问道。
这是我们最大的能力了。我不能让别人来炒茶。梅英微笑着说,但不容置疑的语气却明显地让陈掌柜感受到了。
还有一条就是头一年下茶叶三成的定金,收到货一次付讫。额外的包装成本另算,但会和你们商议后定。梅英郑重地说道。
陈掌柜听后频频点头,但也直截了当地说:这些都没问题,但有一条你得答应我。以今年茶的品相和味道为准,每年的价格按我们头年商定的价格,除非天灾兵祸,不能提价。也不得待价而沽,转卖给出价更高者。
梅英答道:这个自然,信守承诺正是我看中胡记的原因。
既如此,那我们现在即立约画押如何?陈掌柜喝了一口茶道。
梅英笑道:既要立约,那定金就要付了呀。
当然。陈掌柜说完即摇了两下手边一个精致的铜铃。不一会儿一个账房拿着字据进来,陈掌柜按刚才俩人商量的内容吩咐他拟了约定的条款,然后递给梅英过目。
梅英快速看过所有条款内容,又笑着还给陈掌柜。胡记做事真叫人佩服,严丝合缝。我无异议。
那好,那我们就画押按手印。陈掌柜听了梅英的话含笑应道。
两人正式画押按了手印,一式两份,各持一份。
定金明天就到姑娘账上。陈掌柜承诺道。
谢谢陈掌柜,这样我就可以从容安排茶园、包装等事务了。梅英收好字据道。
梅英姑娘做事爽利。陈掌柜忍不住夸道。
让您见笑,比不得胡记大号,各种人手齐备,分工明确。我只能诸事亲力亲为,所以不敢耽搁。梅英答道。
其实包装这一块儿现在只有一些初步的想法,得再细细谋划,从茶叶本身的包装到作为礼品的包装都得协调匹配,自成一体,不用让买茶的人再费心思。得拿得出手,符合喝茶者的身份。舍得为茶花钱的主儿必是身份尊贵之人,事事讲究个品味,格调,得合心意。所以咱就要格外用心不是吗?陈掌柜似漫不经心地说着,但梅英听后都一一记在心里。
陈掌柜真正是见过世面的,熟谙客人的想法。我回去就照您刚才说的做。到时候有需要的可能还得找您商量。梅英认真道。
那就辛苦你了。资金上如有困难,只要数目合理,你也可以直接找我。陈掌柜认真承诺。
梅英起身,抬手至额前向陈掌柜鞠躬道:请受梅英拜谢!
梅英马不停蹄地赶到童掌柜的店里,亲眼看着把曹公定下的新茶打包,与牛掌柜交割发运,才觉得松了口气。
梅英觉得头顶上的天一下子高远了许多。这是她这么几年来第一次打内心深处感到轻松、愉快和自信。她走到街心河边一处稍开阔的地方坐下来,看着在清澈的河底游弋的鱼群,打量街市上熙来攘往的行人,觉得眼前这一切都透着一种久违的温馨和舒畅。
爹爹,放心吧,从今往后,好日子都会慢慢回来的。梅英在心里默默地许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