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清安从小就没有主要要过什么东西,他清楚的知道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得到了,也是短暂的那一刻。
他不止一次想过自己不该肖想谢忱,或许谢忱对自己的好也是因着母后的的缘故,是自己多想了。
但感情若是同其他东西般可以轻松控制就好了,燕清安即使知道谢忱对顾珩煜的情意,他还是忍不住会奢望自己会不会有一丝机会。
意识到自己对谢忱的情意与发现谢忱对顾珩煜的不同,前后之差几天。
而这半个月来,他有无数次可以去接近谢忱的机会,他都没有去,在御书房在东宫用朝政麻痹自己的心。
可今日他到底是冲动了,没有忍住去找了她,为了和她多待一会儿还诱她进了宫。
本以为一会儿还有时间与她独处,却不曾想顾珩煜一出现,她的眼中再没有自己,目光跟随着别人的身影。
或许,他该放弃自己这道光了。
这边谢忱等了没一刻钟,顾珩煜就出来了。
看到谢忱在等着自己,顾珩煜脸上的神色比起之前温和了些。
“走吧。”顾珩煜对着谢忱说道。
谢忱站在原地没动,抬头看着顾珩煜。
谢忱今日进宫坐的是燕清安的马车,方才自己劝燕清安离开了,这里已经没有人能带自己回丞相府了。
顾珩煜看着谢忱的样子,就知道她误会了自己的话。
不是让她走,而是说让她跟着自己,他送她回府。
“跟着我走。”顾珩煜忍住想上扬的嘴角,用最简洁的话对着谢忱解释。
谢忱点点头小步跟上。
顾珩煜转身走在前面,在谢忱看不见的地方微微上扬,她这傻傻的样子倒有些可爱。
到马车边,顾珩煜侧身站着示意谢忱先上。
谢忱自顾自得坐到马车中间,顾珩煜上来后坐到了侧边,不知道的还以为谢忱是这马车的主人呢。
相比之下,顾珩煜的马车竟比太子的要豪华些。
马车上全是上好的紫檀木,坐垫也是上等的锦缎绣着金线,天青色的茶具也是别国送来的贡品,宫里都少见。
二人坐在一起,但都没有开口说话。
谢忱抬眼偷看顾珩煜的表情却被顾珩煜抓个正着。
“你没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吗?”谢忱没有被逮到的尴尬,先发制人的问道。
这话一出,顾珩煜像是被气笑了般,指着自己问:“我?”
看了谢忱一眼接着说:“怎么?让我给你解释解释为何入宫?”
谢忱怕的是顾珩煜不说话,既然现在顾珩煜开口了,她心里的石头也落下了,乐得和他开玩笑,点点头说:“嗯,说吧。”
“朝中官员调动的事儿,你估计会对此感兴趣。”顾珩煜淡淡的说道。
说来也巧,今日之事有关方知书,因着他与程瑛的关系,老将军和方家的人都上书举荐他进入刑部。
如今在顾珩煜和沈喻之的努力下,大理寺虽然已经渐渐受刑部制约少了,但终究还是不能完全脱离。
况且他们为方知书求的不是一个小官之位,皇上斟酌不出,便召来了顾珩煜,想要问问他的想法。
谢忱听到顾珩煜说自己会对此事好奇时,心中疑惑。
“朝中官员?”谢忱问道,她与朝中官员并不熟悉。
顾珩煜看着她点头,提示道:“方知书。”
谢忱瞬间明白了,想到方知书也到了该入仕的年龄了,朝中官员的孩子要比平民百姓的孩子当官容易得多。
“他要去哪个位置?”谢忱问道。
想想前世,方知书应该是在六部之中,只是具体到哪里她不知情。
顾珩煜:“他本想去刑部,如今皇上的意思是要让他去户部。”
户部也是个好差事,比刑部要轻松些但也可以锻炼能力,况且户部也缺人,让方知书顶上正好。
谢忱听到这话也明白了方知书的意思,刑部是六部之中最能接近大理寺的,别的不说,至少能与沈喻之有交流。
一个不小心,说不定方知书还会借官职之名给沈喻之他们找些麻烦。
不过现在去了户部,虽然权力也不小,但很难与顾珩煜和沈喻之他们有交际。
总之眼不见心为净,谢忱似是对这个结果很满意的点点头。
顾珩煜看见后对着谢忱开口说:“现在是不是该到你了?”
谢忱从思绪中反应过来,自己终究是逃不掉要解释的命运。
不过今日她也没做错什么,不知自己的心虚从何而来。
难道她单独和太子哥哥走在一起就是有错吗?这也太过离谱。
但想想顾珩煜,他确实也没与别的女子离过那么近。
谢忱想到这,心中暗斥自己为何要与顾珩煜比,说道:“今日是来看皇后娘娘的,天色晚了,是皇后她让太子哥哥送我的。”
谢忱觉得自己说的是实话,没什么好心虚的,抬起头与顾珩煜视线对上,没有躲闪。
顾珩煜自然相信谢忱,他是觉得谢忱对燕清安好的有些特别,但似乎无关男女情意。
可燕清安不一样,他看谢忱的眼神如自己一样,绝不清白。
也是因此,顾珩煜今晚看见的时候才会觉得有些恼意。
“这么晚了怎么不在宫里住下?”顾珩煜问道。
这样燕清安便就送不了她了,他看见燕清安看谢忱的眼神心里就生出躁意。
谢忱不知顾珩煜的小心思,只当他觉得天色已晚,回府麻烦又不太安全,便解释道:“倘若今日在宫里住下一晚,我这几天就走不了了。”
虽然没有具体说是因为什么,但顾珩煜怎么会不理解,点点头说:“你倒是思虑的周全。”
谢忱笑道:“自然,还有七八日就要秋猎了,我就算想见舅母也差不了这几天。”
况且自己好不容易将谢菀和静姨娘解决了,能在丞相府里过些悠闲日子,怎会主动进皇宫那大染缸里,平白给自己找麻烦受。
顾珩煜点头,秋猎是燕昭国的历朝历代的传统,每三年就办一次,时间少则半月多则一月,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都争着抢着伴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