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现代来回穿 > 第85章 南明小朝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明小朝廷?这什么历史啊?我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呢?”我一脸狐疑地大声喊道。

南老九在电话那头说:“哎呀,这个问题我一下子也跟你解释不清楚啦,等你回来自然就明白了!”

还没等我再追问些什么,南老九便匆匆挂断了电话。无奈之下,我只好先返回别墅。在现代待了五六天后,我们准备好了充足的物资,然后再次穿越回了明末的宿州府。

回到古代后,王九蛋、王汝才和张存猛等人见到我都非常兴奋。我不在的这段日子里,他们似乎失去了主心骨一般,整日忧心忡忡。我连忙询问他们:“这几天有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呀?”

王九蛋赶忙回答道:“大王,您走了之后,李自成亲自率领闯军直奔山海关,想要收服吴三桂。现在估计大顺军和关宁军刚开始交手吧。另外一件事就是,在南京的陪都那边,又有人建立了一个南明小朝廷。”

听到这里,我顿时火冒三丈。

我心急如焚地问道:“这个南明小朝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你给我详细讲讲吧。”然而,坐在我身旁的长平公主似乎对此毫不关心,也许自从崇祯帝驾崩之后,她便有意回避这些事情。

王九蛋接着说:“我听说,是先前那个河南洛阳府福王朱常洵的儿子朱由崧,在南京一带得到了明朝遗老们的拥戴,登基称帝,建立起一个崭新的明朝。”

听到这里,我怒不可遏,破口大骂道:“这个家伙从哪里冒出来的?南明?我闻所未闻,害得我不得不折返回来。”

王九蛋听得云里雾里,此时长平公主开口说道:“什么?朱由崧又何德何能被拥护成为皇帝呢?简直名不正言不顺嘛!”

“哦?你竟然知晓此人?”我好奇地询问。

长平公主颔首作答:“嗯,他正是被闯王李自成在洛阳活活煮杀的那个福王朱常洵之子啊!”

就在此刻,我将长平公主悄然召唤至身侧,压低声音对她说道:“长平啊,有件事情必须让你知晓。为了能够重返故乡,这个南明小朝廷绝不能继续留存于世。倘若它被他人所剿灭,那我便可如愿回归;然而若是无法达成此目标,我就不得不亲自动手,将其毁灭。即便你心中有所不悦,我也必须坦诚相告。”

长平公主听闻此言,眼神坚定地回应道:“华阳王,自父皇离世之后,大明已然走向衰败之路。那个所谓的南明小朝廷,我压根儿就不认可。我的父皇才是大明正统之主,而这个南明小朝廷只不过是南京那帮臣子们推举出的傀儡罢了。更可恶的是,当大明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他们却毫无作为,未曾调遣南方的军队前来增援。待到皇宫沦陷、父皇驾崩后,他们便迫不及待地选出新帝,简直就是冒牌货!你若决心铲除这些奸佞之徒,也算是替我们朱氏家族清除毒瘤。”

得到了长平公主的确定,我也下定决心,如果实在没有其他办法,就亲自出马消灭这个南明小朝廷。南明此时正好趁着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吴三桂交战之际得以建立,但应该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在此之前,我已将所有军队撤回宿州府,目前宿州府的兵力已达十二万之众,其中火枪队便有八万余人,其余四万士兵也都配备了精准弓弩,因此,对于剿灭这个小朝廷,我势在必得!

紧接着,我开始整顿军队,并在宿州府留下一万兵力,同时让蒲城和澄城县各自留守五千人马镇守。随后,我率领着十万大军向南进发,目标正是那个南明小朝廷。

随着我军的行动,原本就处于乱世之中的大明更是人心惶惶,众人皆不知我意欲何为。

一路行军而来,已有许多人前来投靠华阳军。自从李自成夺取天下后,他尽失民心,致使众多起义军纷纷离他而去。如今前来投靠的人数不断增加,这些人都对未来充满期待。他们相信,在我的带领下,一定能够开创出一番新局面,目前人数已经有十五万人,足足多了五万炮灰。

由于人数增加的原因,原本整齐有序的行军队伍开始变得有些混乱,这无疑拖慢了我们行军的速度。就在这时,一名探子快马加鞭地赶来报告说:“华阳王,现在南明朝廷已经内斗了起来。”

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禁皱起眉头,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名探子赶忙回答道:“一部分明朝大臣支持的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可是朝廷内部的官员们却为了争权夺利而先内斗了起来。而且,南明小朝廷刚刚成立,东林党又支持了潞王朱翊镠在杭州称帝。这样一来,南明小朝廷的朱由崧为了争夺正统地位,决定率兵讨伐杭州的潞王。”

我还没有说话,一旁的长平公主便气愤地说道:“这帮乱臣贼子哪里来的正统?他们不过是一群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的家伙!”

我也附和着说道:“没错,他们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如今,大明的半壁江山已经落入李自成手中,清兵又在关外虎视眈眈,而吴三桂更是拥兵自重。在这种危急关头,他们不但不团结一致对外抗敌,反而还要内斗,这样下去,他们注定成不了气候。”

长平公主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若是这些人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对抗外敌,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可惜啊,他们只顾着自己的利益,根本不顾及国家和百姓的安危。”

我沉默片刻,心中暗自叹息。这些明朝的官员们,平日里只知道争权夺利,如今国难当头,他们却依然不知悔改。这样的朝廷,又怎能指望他们拯救大明于危难之中呢?看来,这场战争的胜负早已注定,只是不知道最终受苦的会是多少无辜的百姓。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一阵无奈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