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姜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

在姜维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在与羌戎的作战中战死,只留下他们孤儿寡母相依度日,生活颇为艰辛。

然则人贫志不堕,

少年姜维胸怀大志,

每日严于律己,勤学不辍,文武所学皆有所成,

很早便在乡里间崭露头角,

成了邻里间口口相传的‘别家孩儿’。

“长大成人后,姜维出仕为官,

于天水郡历任上计掾、从事、功曹、参军等职。”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

蜀汉丞相诸葛亮兵出祁山,拉开了北伐曹魏的序幕。

彼时,天水太守马遵正携姜维等人巡察地方,

突然得知蜀汉大军压境,

他们攻城掠地,势如破竹,

所至之处无不望风而降。

马遵闻讯,心惊胆战,心中暗忖:‘吾等如何是诸葛亮对手?与其负隅顽抗,不如三十六计,走为上!’

于是,马遵打定主意,连夜逃往上邽。

那里有重兵把守,想来应该是安全的。

按理说,

好汉不吃眼前亏,

打不过就跑,倒也没什么大问题。

可马遵此人,胆小如鼠,

竟无端猜疑手下姜维等人有反心,

逃跑时居然把姜维等人弃之不顾。”

“领导自己跑了,姜维等人瞬间懵了。

但为求活命,他们也只得在后面奋力追赶。

好不容易,

在蜀军追至之前,

他们赶到了上邽城下。

却不想,上邽城城门紧闭,

任由姜维等人好说歹说,马遵、郭淮等人就是不肯开门。

姜维无奈,只得率领手下转往老家冀县。

不料冀县守军也听信谣言,怀疑姜维等人已反,于是拒放其入城。”

“无端被猜忌,姜维心中拔凉拔凉。

他虽有一腔报效之意,却奈何上司以令拒之,无处容身。

姜维又辗转多地,可遇到的情况一律如此。

姜维等人已被上司诬为叛军,所到之处,守军皆张弓搭箭,严阵以待。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姜维心中苦楚。

众将士皆是议论纷纷,

无需他们明言,

姜维心中早已明了此事的严峻性!

可即便知晓如此,又能有何作为?

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已然抵达州郡府,

而姜维等人,不过是一群被遗弃的叛军,

无城无池,何以抵挡!”

“众人七嘴八舌,言语中似有反义。

但他们不敢妄做决定,于是纷纷看向姜维。

姜维心想,

曹魏已现篡汉之实,

而继承大汉的蜀汉,

才是如今整个天下最正统的政权!

在这乱世之中,

姜维早已分不清何为正义,更不知该为谁而战。

但姜维却曾听说,

蜀汉中,

他们的君王曾为兄弟赴死。

更听说,

那位丞相,以一人之躯,便支撑起了整个残破的国度。

他兴国安民,待民以仁,更有兴复汉室、匡扶正义之志!

这些年南征北战,

即便姜维身在北方,

也早已听闻他的大名!

诸葛亮啊!

降,还是不降?

这一刻,姜维心中犹疑不定。”

“直至那一日,

姜维率军再次探查消息时,

却瞧见了那位丞相的身影。

他虽攻入城中,

却不似其它军队一般兵过如匪,

反而还给当地百姓送衣送食,

抚恤孤寡,

与民秋毫无犯。

姜维听说那位丞相与将士约法三章,

更爱戴当地之父老,

安民资励农耕渔读,

故而所到之处,人人皆奉上食物以迎!

城池虽陷,百姓非但无失落之感,反倒人人欢喜!

那一刻,姜维彻底动容了。

他自幼读经义,

他知道,

这位丞相和他的军队,

便是他毕生所信奉的仁义之师!!”

观众们看到这儿,甚至有人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

“姜维降了,但他却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归属。”

“不胜父子,却胜似父子!难怪连诸葛瞻都嫉妒了。”

“可惜,苍天助曹,不助汉啊!”

“真希望姜维能回到蜀汉巅峰时期……”

“算了吧,还是让他去唐初或者汉武时期,助我中原正统开疆拓土!”

“……”

视频继续直播,

“年少意气风发的姜维,领着军队踏入了敌营。

看到姜维们到来,

敌营当中的一个老将缓缓出列。

他虽年老,却相貌英武,目光灼灼地看着姜维!

姜维虽来投降,却不作任何禀报。

这一刻带军扣关,简直胆大至极。”

“子龙!!!”关羽看到那垂垂老矣,

却依旧英武不减当年的赵云,

眼眶不由得微微泛红。

虽然没有正式拜把子,但赵云早已被他们三人视为四弟。

姜维眼中也都是回忆,嘴角忍不住有些微微翘起。

“师父,伯约没有辜负您……”

视频继续直播,

“老将军同样也看见了姜维,马上的姜维意气风发,像极了年少时的一身是胆的自己……

姜维说明了来意。

对于姜维的轻狂,老将军并未抱有丝毫的敌意和轻视。

他走进帐内通禀,

不多时,

一位羽扇纶巾、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

他,便是蜀汉丞相,有着卧龙之称的诸葛亮!

那一刻,姜维只一眼,

便仿若看见了自己一生中最明亮的曙光。”

“姜维降了。

此时的他,神色显得颇为平静。

毕竟在姜维看来,

这里与他的州郡并无太大区别。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

不过是换了个国名和地方而已。

为官者依旧身居高位,百姓生活依旧艰辛。

身处乱世,

能够保全性命已是不易,

姜维对此感恩戴德。

至于建功立业,他没敢奢望,

毕竟傻子才会相信降将会受到善待的话。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姜维逐渐发现,

蜀汉政权,与魏国好像有些不同。

起初,他以为他们只是为了赢得北方百姓的支持,才故意做出一番姿态。

可同样的事情见多了,就不免让姜维起疑了!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北方百姓开始安居乐业。

他废除了严酷的刑法和繁重的徭役,对于百姓的损失,官员们也能公正处理。

不仅如此,这支军队上下都极为廉洁,奉行无私,与他之前所处的官场充满了尔虞我诈的情况截然不同。

就连诸葛亮本人,也毫无奢华享乐之风,

整个中帐之内,只有廉洁奉公的气息。

更令姜维惊讶的事,

这个国家就是在这种廉洁朴素的环境之下,高效而有效的运转。

蜀道艰难,

蜀汉军队并不能如北方的军队一般吃饱穿暖,更没有多余的酒肉。

但面对北伐,

他们情绪高涨,

甘愿为了同一个理想而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