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60年代不遗憾 > 第783章 忽视型教养方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双扬着下吧, 拱了好几下,催促着李剑垚继续往下说。

“话说,当年,张大帅有结拜兄弟七个,兄弟几个都是胡子出身,再说那时候娶几房姨太太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掌权东四省之后,汤二虎控热河,坐镇承德府,那里离咱们红山也很近。

这边有个小老婆,给他生下了个儿子,也许是家里姨太太多,也许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这个姨太太多数时间都生活在这里。

平时就派些人在这边照顾这小老婆和儿子,钱财也没少给,日子过的也算安逸。

等到鬼子进攻热河的时候,汤二虎落荒而逃,想起来这边还有个儿子,派人想把儿子接走,但不想到处都是鬼子,派来的人也算是给冲散了,人也没接成。

能给汤二虎当妾室,这个女的也是个有主意的,时局不利,让人把家里的财货都收集到一起,藏到了山上去了。

自己带着儿子从城里搬到了村里过日子,给儿子娶媳妇。

岁月不饶人,老太太临走前把一切事情都告诉了自己的儿子,包括他的身世和财货,期望有天儿子能认祖归宗,那些财货也算是将来生活的一个保障。

不想,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还没等认祖归宗呢,惦记着这笔财货的就是当初汤二虎派来保护这娘俩的人。

其实也能理解,但是派过来的都家奴,十几岁的年纪,等到解放后又过了十几年这些家伙都长大了,按谁想起来那笔不菲的财货也不会无动于衷。

更何况汤二虎建国前就去世了,人没了,谁还会在意一个落魄少爷呢。

只不过他们始终没胆量把这一大笔钱弄出来,因为弄出来了也无法销赃。

于是这个当初本是保护落魄少爷的家伙和自己的兄弟三人在县城倒腾点小生意,就连本钱还是当初那个姨太太给的。

没想到这个家伙一边吃着主家的饭,一边暗中监视落魄少爷,伺机夺取财货。

等到大饥荒的时候,这家伙因为早前做点生意手里有些钱财,再加上胆子大,联合县里的一些人做起了黑市生意,主打就是一个黑吃黑,连哄带骗外加威胁什么的,瞧着好欺负的就玩这一套。

要说狗改不了吃屎呢,第一次遇到少年的时候,只是拍断了他们的腿,没想到过了好几年了,他们还想着报复,这次少年已经长的人高马大了。

比起第一次的时候跳起来打人,这次就站着不动就能一巴掌给他们拍地上去。

要不是这些家伙三番两次的惦记着黑别人,他们也不会被这个少年给教育一番,然后逼问出来这些旧事。

更没想到的是,这个破事儿多多少少还跟这个少年有那么一点关系。

跟少年相好的有个女的,就是当年没走成的那个小少爷的女儿,你说这人世间的故事是不是很离奇?”

小双唏嘘不已,故事还能这么圆?

“后来呢?”

“后来当然是那个少年拍死了三番两次想要搞死自己的黑市大哥,实际上是个土匪的家伙。

这样的人还留着过年呐?

那家伙仗着县里有点关系,黑市上尝到了甜头,那是踢寡妇门、刨绝户坟,坏事做尽,有带来黑市想卖掉的家里的老母鸡、打猎来的猎物之类的,只要是他觉得这人能欺负,那就不带客气的。

你不会认为少年拍死这样的人渣感到不对吧?”

“那不会,故事吗,这样的人就该死。”

“如果故事发生在你身边呢,你该如何自处?

人往往是双标的,对于和自己不想干的事情往往会理性的给出判断,但要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会是另外一种情况,”

小双是极聪明的,抬起头,看着李剑垚,说道,

“你把故事讲完吧,不用总是去铺垫。”

“好吧,那个落魄少爷叫汤庆民,故事结束了。”

小双没有表现出来任何吃惊或者落寞之意,只是平静的看着李剑垚,然后死死的搂住。

李剑垚轻轻的拍着她的背,继续说道。

“想要分析这个落魄少爷,其实也不难,他自幼家境优渥,没过过什么苦日子,自然也是不缺钱的。

等到风云变幻,其母带着他躲避灾祸,一应事务也都是母亲为主,劳不劳动的在其次,就算是吃老本也能从容过完一生。

可钱财总有花光的时候,不干活儿的异类总是能让人看出些端倪,再加上其母去世之后,实际上的家庭支柱没了,生活的担子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缺乏基本生活哲学的他就陷入了空有宝山不能取用的尴尬境地。

正所谓是时也、命也,比起家仆,他更害怕那笔财货被发现,精神上难免紧张,毕竟他不是这个秘密唯一的知情人。

至于子女的教育和关心,这个少爷连自己的亲爹都没见过几次,哪里知道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顶多钱财能取用的时候分些给他们也就是了,就像当初他爹对他那样。”

“我宁可他什么都没有,就像一个普通的父母那样,能对孩子尽到当父母的责任就好。”

小双闷声说道,情绪很低。

“这在心理学上叫冷漠忽视型父母,实际上算是一种心理疾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鲍姆德林教授在67年发表的论文里提及过的。

在教养方式上有她分了四种类型,分别是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和忽视型,其实以传统的东大家庭来说,前三种最多,尤其是前两种为甚。

你一定听过见过家长说一不二,更有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类的说辞,但很少有完全不在意子女的类型,但并不代表没有。

只是恰好你们几个赶上了。

但是作为子女,你们可以选择对等回报原则,他们怎么对你们,你们就怎么对他们。

同样的,你们也可以选择做一个传统的种花儿女该做的,该孝顺孝顺,该养老养老。

你哥在这个问题上就看的很透彻,他选择的是自力更生,但不放弃对父母的关心,我相信你也是,只是你比较矛盾罢了。

这是你的心结,从小到大伴随着你的生活,是驱动你坚强和独立的源动力。

你有权力做出任何选择,我都会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