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环视了一圈场上的修士,朗声道:
“各位小友,接下来的比试将会有所不同。
你们将被传送到源岛的另外一处,那里有着新的挑战等待着你们。
记住,先飞遁回到这广场上的一百二十八人,就可以进阶第四轮。”
语落,任子凡单手轻轻一点脚下的广场。
霎时间,整个广场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笼罩,灵光闪耀,嗡鸣之声不绝于耳。
紧接着,任子凡和二百五十六名修士的身影在光芒中逐渐模糊,最终完全消失不见,只留下一片空旷而寂静的广场。
沈川目送着他们离去,心中却并未平静。
他传音给不远处的轩辕如烟:
“轩辕道友,若是接下来的比试是飞遁,那我自问有信心进入下一轮。”
他的声音虽轻,却透露着坚定的自信。
轩辕如烟闻言,斜瞥了沈川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你倒是有几分自信。
不过,飞遁之比,除了速度,还需看耐力与技巧,你可别大意了。”
沈川微微一笑,解释道:
“我有一件灵宝,名为百航舟,其飞遁的速度堪比合体中期修士。
若是我以真元之力全力催动,甚至可以达到合体后期的速度。
相信道友也听说过这件灵宝吧。”
轩辕如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点了点头,
“若是你真有百航舟,那你的确有可能进入下一轮。
不过,别忘了,这里还有其他实力不俗的修士,他们或许也有着自己的底牌。”
两人正交谈间,突然一名儒雅老者飞遁到了广场中心的空中。
他身着一袭长袍,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浑身散发着一股书卷之气。
老者环视四周,朗声道:“诸位道友,他们飞遁回来还需些时间,老朽是天泉书院院长万古长风。
不如我们就趁此机会,以文会友,如何?
老夫这里有一上联,第一个对出下联的修士,天泉书院将赠予一瓶珍贵丹药作为奖励。”
此言一出,场上的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
修士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期待着这场突如其来的文化盛宴。
万古长风微微一笑,缓缓念出了上联: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他的声音悠扬,仿佛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哲思,引得众人陷入沉思。
沈川这时候悠悠地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他心中暗自思量,自己虽然吞噬了不少喜欢诗词歌赋的元婴精魂,但对那些附庸风雅的东西本就没有兴趣,更别提这对对子了,还真是让他有些头疼。
见沈川如此表现,轩辕如烟不禁好奇地问了一句:
“杨道友,你这是因何叹气?
莫非是不善诗词歌赋?”
她的声音轻柔而带着一丝探究。
沈川闻言,苦笑一声,坦诚地说道:
“道友说对了,我也不怕道友笑话。
我本就是个大老粗,没读过什么书。
虽然凡人年少时候有老学究教过我不少歌咏诗词,但我真的是读不进去,对那些文字提不起半点兴趣。”
轩辕如烟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又斜瞥了沈川一眼:
“道友,你这人可不诚实。
我听说你小考时候不是还做了一首诗嘛?
我看那诗中却蕴藏着青云之志,倒也是拿得出手的好诗。
怎么现在还说自己不善诗词呢?”
沈川听轩辕如烟如此说,心中不禁微微一动,但面上依旧保持着平和的笑容:
“轩辕道友神通广大,竟然连我小考的内容都知道,真是让人佩服。
不过,那首诗也不过是当时一时兴起,随手所作,并不能代表我就擅长诗词啊。”
轩辕如烟见沈川依旧避而不谈诗词,言辞上不禁更加步步紧逼:
“杨道友,你没一句实话也就罢了,怎么还避重就轻,不谈诗词呢?
莫非是心中有什么顾忌,还是怕在我面前露怯?”
说着,她的人也不自觉地往沈川方向横移了两步,两人之间的距离瞬间拉近到了五六尺。
沈川感受到轩辕如烟的逼近,心中不禁暗自警惕。
他深知这位女修看似温婉,实则心思深沉,不可小觑。
于是,他微微一笑,故作轻松地说道:
“轩辕道友这是误会了,我并非有什么顾忌,也不是怕露怯。
只是确实对诗词歌赋不感兴趣,更不想在这上面浪费时间罢了。”
沈川这时候边笑边后退了数步,巧妙地拉开了和轩辕如烟的距离。
他心中暗自思量,这位女修看似温婉可人,实则心思难测,还是保持一定距离为妙。
轩辕如烟见沈川凌空后退,噗嗤一笑,眼神中闪烁着玩味的光芒,但并未再继续向沈川靠近。
她轻启朱唇:
“道友,你就不用假谦虚假客气了。
还退后几步,怎么,我还怕我吃人不成?”
她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调侃,几分试探。
沈川闻言,也是一笑,言语间却透露出对这位仙姿玉容的女子的深深忌惮:
“轩辕道友说笑了。
我辈修仙者,虽见过吃人之事,但比吃人还可怕的手段,却是数不胜数。
我所说的,是另有所指。”
轩辕如烟闻言,眉头微挑,似乎对沈川的回答颇感兴趣:
“哦?你是说,我有比吃人还可怕的手段喽?
道友啊,你和凌云书院一众缠着我的修士,还有那些心里觊觎我美色,却装作无视之人玩的欲擒故纵把戏不同。”
女子顿了顿,“看得出来,你没把我这姿容当做一回事。
怎么道友就是那传说中的‘欲成大事者,皆修白骨观’之人?”
沈川微微一笑,眼神深邃:
“前……,前人留下的种种衣钵,我辈不过窥探一二,岂敢言尽?”
沈川心中一惊,暗自庆幸自己刚才及时改口,否则恐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面上却不动声色。
两人之间的气氛看似轻松,实则暗流涌动,每一句话都充满了试探,更有万分的戒备。
“《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自问,不懂。
我自知,平庸。
我自明,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