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平稳地驾驶着车辆,车内的氛围略显沉闷。此时,司机礼貌地说道.“于先生,高尔夫球场到了。”
从于国栋家出发开车到高尔夫球场的路程其实并不远,掐指算来,也就不到二十分钟的车程。
在这短短的二十分钟车程范围内,仿佛是一个微缩的奢华世界。
那一片广袤无垠的高尔夫球场宛如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不远处的沙滩,沙质细腻柔软,如同金色的粉末铺陈在大地上,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发出悦耳的声响;而码头则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各类船只整齐地停靠着,随着波浪微微起伏。
回想起当初买房时的情景,房产中介那自信满满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当时,房产中介目光中透露出一种专业而又神秘的神情,对于国栋说道.“先生,真正的豪宅是不需要商业配套的,只需要城市最稀缺的自然资源。”正是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于国栋内心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所以,当那套半山豪宅出现在他的视野中时,于国栋毫不犹豫地发狠贷款也要将其买下。
这套豪宅位于半山之上,视野极其开阔,整个城市的美景尽收眼底。它不仅仅是一处住所,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向全世界宣告他不比任何人差的方式。
于国栋深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他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人们看到他的实力和地位。
然而,就在此刻,一个熟悉的身影突然浮现在他的脑海中——钟跃民。
那个总是带着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男人。
钟跃民曾对他说过.“土豪,不仅仅要有里子,更要有面子。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这句话,曾经激励过于国栋,让他更加坚定地走上了追求奢华生活的道路。但此刻,它却成了于国栋心头的一根刺,每当想起,都会让他感到一阵心烦意乱。
一股无名之火瞬间燃起,于国栋猛地一拳砸在车窗上,“砰”的一声巨响,吓得司机浑身一颤。
“于先生,你没事吧?”司机小心翼翼地询问,眼神中满是关切。
“没事。”于国栋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他心疼地朝拳头上哈了口气,那细微的动作中透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脆弱。
但随即,于国栋便又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与高傲.“跟我下车,先去游泳,换好衣服等罗先生。”
这座高尔夫球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镶嵌在那片碧波荡漾、波光粼粼且清澈迷人的大海之畔。它所处的位置虽有些偏远,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卓越的品质。
这里不仅拥有一流的设施,还配备了宽敞舒适的游泳池、设备齐全的现代化健身房、专业标准的高尔夫球场、放松身心的桑拿室以及功能完备的会议室等。而球场周围的自然风光更是美不胜收,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
整个球场巧妙地借助了高低起伏的自然地势,将周边山峦的独特形状与各个开球区域完美融合,从而为土豪们创造出无数展现高超球技的绝佳机会。
当土豪们站在发球台上,放眼望去,那延绵不绝的绿色草地仿佛与蓝天碧海连成一片,让人顿感心旷神怡。
环绕着高尔夫球场的是一片片茂密的天然松树林,它们像忠诚的卫士一样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土地。
在林间漫步,随处都可以看到岩石微微露出头角,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从球场通往海岸的道路上,则是一路平坦的斜坡和陡峭险峻的悬崖峭壁交替出现。这些形态各异的地形既增添了球场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又使其与周围的群山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雄浑壮阔的美感。
置身于此,只见水天相接处,蔚蓝的天空倒映在碧绿的海水中,交相辉映;广袤无垠的绿野如同大地的翠绿色裙摆,随风轻轻摇曳。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观,不禁令每一个来到此处的人都为之惊叹不已,同时也激发起内心深处征服困难、迎接挑战的强烈欲望。
对于那些富有的土豪们来说,他们最为热衷的事情莫过于尽情享受这座高尔夫球场所带来的极致娱乐体验。在这里,他们可以挥杆击球,感受力量与技巧的完美结合;可以在游泳池里畅游嬉戏,洗去一身疲惫;还可以在健身房中挥洒汗水,塑造健康体魄。
总之,这座被誉为“亚洲高尔夫天堂”的球场无疑成为了他们休闲时光中的最佳去处。
于国栋在泳池里悠闲地游了几圈后,渐渐感到体力有些不支。他踩着水池的台阶,缓缓上了岸,一抹水珠顺着他的发梢滴落,显得他有些疲惫。他摸了摸微微隆起的肚腩,不禁苦笑,这几年确实疏忽了锻炼,身材已经走了样。
等待已久的服务员见状,赶紧上前,手里拿着干净的毛巾,想要帮他擦拭身上的水珠。但于国栋似乎对服务员的动作不太满意,他一把夺过毛巾,自己动手擦了起来,动作显得有些粗鲁。
就在这时,于国栋的秘书匆匆赶来。这位秘书一身职业装,显得干练而优雅,虽然长相只能算是中等,但高挑的身材和自信的气质却为她增添了不少分数。她是于国栋千挑万选出来的,毕业于美国的常青藤大学,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工作能力。
“于先生,您找我?”秘书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显然是有重要的事情要汇报。
于国栋看了一眼秘书,微微颔首道.“一起去吃个早餐吧,我早上没吃多少,现在有点饿了。”
秘书闻言,立刻点了点头。
于国栋换好一身宽松的运动装,头上戴着一顶遮阳帽,显得格外休闲。他带着秘书走进了餐厅,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享受着清晨的宁静与美好。
没过一会儿,秘书的手机响了,她侧耳听了几句,然后转头对于国栋说道.“于先生,罗先生的秘书打过电话来了,罗先生会准时到的。”
于国栋闻言,微微点头,表示知道了。他端起面前的粥,轻轻地喝了一口,然后放下勺子,问道.“去美国的那批货发了吗?”
秘书立刻回答道.“刘经理已经安排好了,估计下周能够到岸。这是下午的发言稿,你看看,有什么需要修改的,你提下意见。”说着,她将一份打印好的发言稿递给了于国栋。
于国栋接过发言稿,一边喝粥一边仔细地看了一遍。他的目光在字里行间穿梭,不时地点点头,表示认可。然而,当他看完最后一行时,却轻轻地放下了稿子,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小陈啊,你跟了我两年了,可是这觉悟还是不够。”
陈秘书听到后,心中一紧,脸上露出虚心受教的表情,说道.“于先生,你说,我听着呢!”
于国栋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们是生意人,这一点没错。可是,越是生意人,就越是要有觉悟。你知道这个觉悟是什么吗?”
陈秘书缓缓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副茫然的神情,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她微微皱起眉头,轻声问道.“于先生,我实在是不清楚您所说觉悟是什么啊。”
于国栋微微抬起头,目光中带着几分严肃和认真.“政治觉悟!做生意怎么能没有政治觉悟呢?你想想啊,一个生意人若是缺乏政治觉悟,那还怎么在这纷繁复杂的商业世界里立足、发展呢?就拿你写的这篇发言稿来说吧,它里面完全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政治觉悟。要知道,我们作为生意人,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更应该怀揣着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担当啊。”
说到这里,于国栋稍稍停顿了一下,深深地吸了口气,接着说道.“这份发言稿没有展现出一个生意人应有的爱国情怀,也没有体现出一个生意人一心为人民的思想。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决策、每一个行动,都应该以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需求为导向,这才是一个有担当的生意人该有的样子。所以啊,这份发言稿的高度实在是太低了,它没有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去看待我们的事业和责任。”
陈秘书听了于国栋的这番话,着实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她微微一怔,随后忍不住点醒道.“于先生,这里是港岛啊。虽然我们做的是内地的生意,和内地有着紧密的经济往来,可毕竟我们身处港岛这个特殊的环境之中啊。而且,我们是一家港资企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更多地是要遵循这里的商业规则和市场规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似乎没有必要去谈所谓的政治觉悟吧?”
于国栋目光炯炯,语气坚定地对陈秘书说道.“做生意第一就是要谈战略,战略的基础是建立在政策上、法规上,一切依法、一切依规。同时,我们也要紧密结合港岛的经济形势来做出研判。那么,港岛的形势究竟是由谁来决定的呢?港岛人的命运又由谁来掌控呢?”
陈秘书听到之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英国人。”
于国栋闻言,神色一凛,掷地有声地说道:“错,大错特错!港岛的形势并非由英国人决定,而是由内地来决定的!一切都要服从中央的指导!目前,国家正在紧锣密鼓地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简称基本法),将来港岛的一切都将按照这部基本法来运行。港岛在1997年一定会回归祖国,这是历史大势,任何人都无法阻挡。谁要是站在历史趋势的对立面,谁都不会有好下场!”
如果陈秘书见过钟跃民,她或许会发现,于国栋在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那份气势,与钟跃民有着惊人的相似。这种相似,不仅仅在于言语的铿锵有力,更在于那份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坚定与自信。
然而,就连于国栋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在与钟跃民的交往中,已经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对方的影响。
钟跃民的核心价值,如同一股清泉,悄然无声地滋润着于国栋的心田,让他在不知不觉中认同并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不言不语,却在无形中塑造了人的品格与思想。
正如古语所言:“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
于国栋在与钟跃民的相处中,或许并未刻意去学习或模仿,但那份坚定与自信,却已悄然融入了他的言行举止之中。
陈秘书听着于国栋的话语,心中虽然有些疑惑,觉得他说的话也对也不对。
但陈秘书深知在职场上,老板的话通常都是对的,这是她长期以来的职场准则。于是,她恭敬地问道.“于先生,那我该怎么修改呢?”
于国栋微微一笑.“在发言中,你要坚定表达港岛的发展一定是乐观的,我看好港岛的发展前景。港岛将会保持长期的繁荣稳定,这是不容置疑的。中央政府‘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这一点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我们要相信,特区政府有能力处理港岛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局面,港岛民众也有足够的智慧来应对各种挑战。看看这才是高度的自信和担当。我们要紧紧抓住内地发展的机遇,只要是有利于港岛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增进港岛民众福祉的事情,中央政府提出来,我们港岛市民都会全力支持,我们香港商人也会毫不犹豫地全力支持。”
话语铿锵有力,回荡在高尔夫球场餐厅的空气中。于国栋的发言不仅让陈秘书感到震撼,也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啪啪啪,一阵清脆的掌声打破了短暂的沉寂。一个高个老人突然出现在于国栋的身后,他的身旁还伴随着五六位陪同人员。这位老人目光炯炯有神,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显然是一位身份尊贵的人物。
“于先生的话,果然发人深省。”老人开口称赞道,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磁性,“难怪能成为纺织业的后起之秀,你的见解和远见确实令人钦佩。”
于国栋转过身来,微笑着看向这位突然出现的老人。他认出了对方,知道这是业内赫赫有名的罗先生,一位在纺织业有着深厚资历和广泛影响力的前辈。
“罗先生,好久不见。”于国栋礼貌地打招呼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谦逊和敬意.“能得到您的赞赏,我感到非常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