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城附近有二十几个县,但是距离的比较近的就三十个村落。”
“太远了库房里面的粮食也不够,那就供给这三十个村落吧。”
秦可卿说完之后,周围一片赞同之声,华兰便开口道:
“除了粥棚以外,还有一套棉衣,一双棉鞋和一贴祛风寒的药。”
“陛下已经与城中大药坊合作将药材定下了。”
贾瑛闻言便“嗯”了一声,随即继续处理手中的东西,任由她们商量。
林黛玉便开口道:
“只是村中难免有消息通知不到的地方,不若这粥棚便设立三天。”
“将消息让县令传达到各个里正,由里正去通知如何?”
秦可卿正是这么想的,于是含笑的点点头,“那便如此定下了。”
“本宫与林妹妹身子不适,要多劳几位姐妹多跑费些心力了。”
华兰便笑道,
“这些事情自有下人跑腿,我们也并没有累着什么。”
一旁的神音也点点头。
她并不熟悉这些,但是听说是为了这京城外贫穷的百姓,她便将自己这两年存的钱财拿了一半出来。
林黛玉旁边放了张桌子,她将刚刚商量出来的章程写了下来,随即开口道:“皇后娘娘,你看看可还有什么需要改的?”
秦可卿便接了过来,大致扫了一眼,夸赞道,“林妹妹这字别有一番风骨。”
林黛玉便低头笑笑。
秦可卿仔细看了看,与刚刚商量的别无二致,她便使人将这纸送到了贾瑛的面前。
此时,贾瑛的面前便摆着这张纸。
他将刚刚处理好的奏折推到了一边,看向手中这列出来的单子,笑道,“朕有你们可真是朕的福气。”
“好了,既然你们都商量好了,那朕也来看看。”
几人的目光便都落在了贾瑛的身上,希望他能给出一个建议来,这毕竟是她们第一次独立做这样的事情。
此前她们如果想要做些善事,只需要给钱给个提议就行了。
但是这一次,她们决定亲自参与,也能表现表现自己的心意。
贾瑛又不是瞎子,自然感受到了周围几道灼灼的目光,好在他心中还算是定的住,他沉下心来仔细的看了看。
不由得夸赞了几句,“不错,不错。”
只是贾瑛看了看,有些顿住,犹豫自己要不要说两句,但是想着这次是她们几人第一次做这样详细的事情,有所忽略在所难免。
再加上她们从出生便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自然也考虑的不是很周全。
贾瑛于是先是夸了几句,随即又开口道:“不过朕这里还有一个建议。”
秦可卿几人有些紧张,她们眼睛一眨不眨期待的看着贾瑛,“陛下,您说。”
贾瑛点了点头,
“你们这些都写得很好,只是有一点。”
“如今大乾还算是民安,虽说不是每一家都能够顿顿吃上厚实的米面,但吃饱还是简单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各县里的百姓分为上户,中户,和下户。”
“若是你们想要为善,可要区分开来?”
毕竟上户的人根本看不上这些东西,但若是有人去领了,那对下户的人来说,他们的东西可就少了。
秦可卿等人一愣,连忙互相讨论了一下,这才开口,
“既如此,那就规定,凡是拿着户籍中户的人,每户仅能领一份。”
“但若是下户,便根据他们家中成年男丁的一半来。”
其余几人也点了点头。
贾瑛看着她们一脸严肃的样子,心中也多了几分欣慰,虽说还是有些不足的地方,但是贾瑛并不准备纠正了,这样就很好,于是他笑着说道:
“好,那朕就将这消息传给各县令了……”
贾瑛说着,另起了一张纸,在上面写下了什么,随即唤了锦衣卫前来,
“将这消息送到这几个县令的手中,令他们在三日之内将消息传达出去。”
锦衣卫连忙点头称是,随即大跨步的出去了。
贾瑛想起了什么,回头看向秦可卿,笑着询问道:
“既然这消息都送出去了,就是不知道你们可将东西都准备好了?”
华兰自信一笑,“自然。”
“陛下早先就已经将名单送了过来,我们就是按照名单来准备的东西吗,还多准备了不少呢。”
看着几人高兴的样子,贾瑛心情也通阔了不少,只是今年后宫几人的私库不免要空上一段时间了。
贾瑛想到这里,不由得笑了笑。
“今晚不如设宴,咱们几人一同用晚膳?”贾瑛处理完手中的折子,兴致勃勃的提议。
皇后等人都点了点头,
“许久没有与陛下还有几位姐姐一起用饭食了,今日一起也不错。”
贾瑛便站起来松了松筋骨,随即唤来了一个内侍,让他下去准备晚上的一应吃食。
他来到窗前,推开窗,忽的看见外面飘飘扬扬的往下正在落着雪花,一阵冷风吹来,他畅快的笑了一声。
“下雪了!”
房间里面的其余几人也将目光看了过来,飘飘扬扬的雪花很快就落了一地,十分好看。
贾瑛看了一会却是叹了一口气,
“雪景虽美,带给百姓们的却未必是好消息。”
若是大雪还很有可能带来灾难,尤其是今年,这样的寒冷的天气,比往常都要冷上很多。
秦可卿也在宝珠的搀扶下走了过来,几人都将贾瑛旁边的位置留给了她,秦可卿安慰道,“陛下不必太过忧心,瑞雪兆丰年。”
“明年定是个丰收年。”
华兰等人也连连附和,
“是啊,陛下,您别担心。”
贾瑛闻言便是一笑,纵然心中还有些堵着,但此时却已经畅快了起来,“是啊,明年定是个平安年。”
贾瑛处理完手中的事情便回去了,他刚到御书房就看到有人正等候在外面,贾瑛疑惑的询问,“怎么了?”
来人看到贾瑛,眼前一亮,连忙行礼,“臣参见陛下。”
贾瑛挥了挥手,这才看清原来是户部的人,“是赵大人啊,你来做什么?”
赵大人便是户部的一个小小的郎中,赵郎中便扯开了一抹笑意,回答道,“回陛下,微臣有事禀告。”
贾瑛看了一眼周围,宫中侍卫目不斜视的站着,周围的内侍也低着头站在原地,贾瑛露出了一个意味不明的笑容,笑道:
“赵大人进来吧。”
“是。”
贾瑛率先走了进去,内侍将热茶奉上,又在旁边为贾瑛磨墨,毕竟都这个时候了,贾瑛来御书房指定是有事情才会来的。
否则直接回寝宫歇息就是了。
贾瑛坐下之后便看见赵郎中脸上似乎露出了犹豫的神色,但是很快就坚定下来,跪在了贾瑛的面前,
“陛下,臣此次休了探亲假,回乡之时路过灵州,在那里发现了灵州郡守贪污的证据。”
贾瑛面露疑惑,就是有贪污的证据直接举报上来就是,为何需要他亲自来御书房面前来举报?更何况现在已经是下值的时候了,按理来说,此人应当是该回家的时候了。
赵郎中心中坠坠,但是此事一直在他心中,像压着一块大石头似的,他已经惶恐了今日一整天了。
贾瑛看着他面露惊恐,虽说心中很是疑惑,但还是淡然的开口道:“你说吧,朕恕你无罪。”
是了,他这样的做法本来就是违反了宫规的。
赵郎中于是从怀中拿出了一本账册,还有一叠纸,贾瑛离得有些远,只隐隐约约看见上面似乎是有些人像。
贾瑛正疑惑的时候,赵郎中便开口了,
“臣此次经过灵州,便发现了一个很眼熟的人。”
“臣那日与友人相聚,回去的时候晚了些,刚好要路过郡守府的西侧门,那里一般都不会有什么人经过。”
贾瑛的目光冷凌了些,便听见面前的人继续颤颤巍巍的开口,
“臣当时多饮了些酒,有些头晕,便靠在树后稍微休息了一会,却正好看见几人从郡守府的西侧门出来。”
“而这几人,乃是前朝余孽!”
贾瑛顿时震惊的瞪大了双眼,嗯,此时确实是十分的震惊,虽说贾瑛并不忌惮他们,但也不想给自己埋雷。
所以当初多尔衮都逃到了一处海岛上面,依旧被他带着人灭了,当然,若当时多尔衮只是想着安稳富庶的过下去,贾瑛也不想管的。
但是多尔衮在那里拥兵数十万,贾瑛怎么可能留下心腹大患?
贾瑛心中震惊,但面上的表情却很快就沉静了下来,询问道:“既如此,你是如何发现的?”
赵郎中开口道:
“臣本就没什么本事,但前朝之时,臣当时还在读书,常常跟在牧丞的儿子后面。”
“存在感不高,所以没什么人记得臣。”
“此人乃是多尔衮的一个侍妾留下来的儿子,如今已经十四岁。”
“他在前朝覆灭之前便跟着其母亲回了极西,传言说他们已经死在了路上,但不知为何会突然出来。”
贾瑛沉默了一下,询问道:
“你可看清楚了?此事可不是小事。”
赵郎中自然知道,所以他才会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现的样子,根本都不敢细查,就狼狈的回来了。
但是他唯一的一点好处就是记性好,还会工笔画,便将这几人的面貌都画了下来。
贾瑛于是将他手中的画给接了过来,果然看见上面的人确实与多尔衮有几分相似。
但是此人就算是前朝的余孽也并翻不起什么风浪。
如今的大乾掌控在他的手里面,贾瑛更在意的是灵州的知府,什么时候竟然与前朝的人联系上了。
贾瑛于是冷笑的说道:“此事朕知道了。”
“赵大人风尘仆仆,想必十分劳累,朕送你几人回去驱使,好好的调养一番。”
贾瑛说着便拍手叫来了一群暗卫。
赵郎中沉默了一番,很快就跪下来谢恩,这是贾瑛赐给他用来保护他安全的人,但同时也是监视他的人。
贾瑛看见此人淡然的接受了暗卫便微微颔首,对他所说的话更信了几分,只是心中仍然有些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