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瑛坐在上首,手中捧着一杯茶,他的面前站着一个人,此时正在向他行礼。
“陛下。”
此人正是贾瑛在几年前就派出去的监察御史,唐临。
“爱卿不必多礼。”
“来人,赐座!”
贾瑛话音刚落,便有内侍端着椅子过来,安排在了贾~瑛的面前不远处。
贾瑛已经习惯了,面色都没有什么变化,开口说着:
“坐吧。”
唐临拱手,
“是。”
随即坐在了椅子上。
贾瑛喝了一口茶水,今日虽说出了太阳,但这会天气依旧冷的很,外面一片白茫茫,贾瑛决定安抚一下下属。
“唐卿辛苦了。”
说着,他看了一眼身后的内侍,内侍连忙也上了一壶热茶过来。
唐临脸上露出笑容,道了谢之后先喝了一口,随即开口道:“陛下,臣此次出去发现了一个隐藏在灵州外的铁矿山。”
“那边有一连绵不尽的山丘。”
“在前朝,那山里不知住了多少的山匪,从那官道所过的人十有八九都会出事。”
听唐临这么说,贾瑛倒是想起来了,但是那座山里面,贾瑛还亲自带了人过去,将里面的山匪给清剿了个干净。
但是连绵的山脉里面,想要探清楚每一个地方并不容易,所以贾瑛当时也只是用了计谋,才将里面的山匪给清剿干净。
但当时,他并没有发现里面存在铁矿。
贾瑛微微的皱了皱眉,开口道:“你继续说吧。”
唐临咽了咽口水,口中呼出热气形成白色的雾气往半空中升起,内侍连忙再放了两个火盆进来。
“自几年前陛下您大力派人剿匪之后,官道就清净了许多。”
“南来北往的商队也开始从那条路经过了。”
“也正是因为这么安稳,所以没有人怀疑那山上偷摸的又存在了一批人。”
“此前臣带着人偶然到了灵州附近的一个村落里面,在那里住了几个晚上。”
“臣发现那里的村民们都过得很是贫苦。”
唐临心中有些惴惴不安,但还是坚持的开口道:
“自从陛下发现了新的种植方法之后,百姓们的粮食产量也提高了,粮税反而降低了,按理来说百姓们应该会过得更好才对。”
“也正是因为这样,臣的心里就开始有些怀疑起来。”
贾瑛微微颔首,倒是没有生气,这会生气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但他知道那灵州的郡守必然是有些问题的,按照他规定下来的粮税,不说百姓们能过的多好,但好歹是不会饿死的。
而今将士们都能够提供自己几乎一半人的粮草,自然是用不着百姓们再像从前一样交那么多的税钱。
贾瑛的手指在桌子上面敲了敲,询问:
“你因此发现了铁矿?”
“你如何得知?”
唐临定了定神,继续开口道:
“臣在村子里本来只打算待个几天就走,但是没想到去田地里面看粮食的时候不小心崴了脚,不好走路。”
“刚好村子里有个大夫,臣索性就在那里多住了一会。”
“也正是因为如此,那年遇到了百姓们交税的时候。”
“我发现他们交的税依旧和前朝一样。”
贾瑛的目光沉了沉,看向了唐临。
唐临咽了咽口水,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但是因为百姓们的粮食产量都提高了,所以没有一个人发现不对劲。”
“臣于是在附近几个村庄里面都走了一圈。”
“发现临近的几个村庄全部都是这个情况。”
“并且因为他们宗族的原因,那边几个村落的百姓结姻亲并不会到其他地方,最多也就是与镇子里面的人结亲。”
“所以这十年来,他没有发现现任何的问题。”
贾瑛想了想,这些粮食税虽说看起来不是很多,但是这么多的粮食加起来可就能成就不少的事情了。
如果那灵州的郡守是将这粮食换成了钱财给自己,那就只能说明他是个贪官,没有其他的问题。
但如果这些粮食他并没有动过呢?
贾瑛记得,灵州的郡守在前几年,有两次都曾经上奏因天灾百姓们的粮食不够,所以恳请赈灾。
贾瑛于是看向唐临,
“你是微服?”
唐临连连点头,
“臣只带了一个护卫,并没有被发现。”
贾瑛于是颔首,“继续。”
唐临也加快了语气,继续开口道:
“臣本来以为是因为灵州郡守舍不得这个税钱,想要丰盈自己的私库。”
“但是在经过臣的护卫跟踪之后,发现些些粮食并没有进城中的粮仓,而是走了官道。”
“而只见进,不见出。”
“臣没有什么武功,便让护卫跟着进去查探,也正是因为臣的护卫,才发现那山里竟然有铁矿!”
贾瑛沉了沉眸子,这个年代里面,铁矿可是属于公家的,私自开产铁矿,那可是夷九族的大罪。
贾瑛想了想,还是决定多了解一些信息,“可记得详细的位置?”
唐临从怀中拿出了一个画卷。
“陛下,这是臣根据护卫的口述画出来的地图。”
贾瑛颔首,
“呈上来。”
房间内守着的内侍连忙上前一步去将唐临手中的地图和一个册子接了过来,呈到了贾瑛的面前。
贾瑛的目光落到了面前的这画上面,灵州往后面有一片连绵不绝的山峦,叫做凌极山脉。
这张地图上面画的就是凌极山脉的地形图,这山脉横跨三个城池,囊括了大大小小数千个村落。
而山脉里面的腹地更是鲜少有人进去过。
贾瑛面色沉沉,这样看来,若是想在这里面藏些人那还是挺简单的。
地图上面标记了三个地方,是唐临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他觉得是铁矿,是因为有属下进去无意间发现了异常。
但是为了防止打草惊蛇,他没有派人进去,否则这道消息都不一定能够传到贾瑛的耳朵里面来。
贾瑛看着地图沉思起来,脑海里面忽然就想起了前些日子从灵州传来的消息,说是在那附近看到了多尔衮的后代。
贾瑛本来觉得那并不是一个值得警惕的对象,但是这会突然意识过来,整个灵州或许都在他的控制下了。
就是不知道是主动的,还是顺水推舟被动成为对方的人的。
贾瑛磨了磨牙,实在是没想到此人的生命力竟然如此的旺盛,跟打不死的小强似的。
不过那多尔衮的尸体此时都已经化作了一捧灰了,贾瑛自然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他只是觉得有些头疼。
唐临见贾瑛久不说话,一颗心也有些七上八下的,余光忽然看见那放在一旁的册子,他此时也才想
起来,连忙开口道:
“陛下。”
“那还有一本册子。”
贾瑛注意力从画上面转移过去,口中发出了一道疑问,随即拿起册子看了看,只见上面记录着一些人的信息。
什么四月二十三日卯时,十人进山,无人出山。
大乾元年八月,五月初八子时,三十人出山,携大量物品进山。
大乾元年八年,五月二十一日子时三刻,三十七人出山……
贾瑛一震,询问道:“这是?”
唐临有些自豪的挺了挺肩膀。
“这是臣唤了长随亲自去守的。”
“臣有一长随本就是那村子里的人,陌生面孔会引人怀疑,但是臣那长随离家十年,本就有一堂兄,所以臣在那里种了大半年的地。”
“也每天晚上都在村子里守着,看到他们进山出山,折腾了许多的粮食。”
贾瑛的眼睛里面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赞赏,“你做的很不错。”
“等朕将此事解决完之后便会赏赐你。”
“你可以下去想想要什么赏赐,朕允诺你一个愿望。”
唐临面上露出一个谄媚的笑容,“为陛下做事是臣的本分。”
贾瑛无奈的颔首,但还是问了一句,“你可还有其他的需要上报的?”
唐临思索了一番,并没有想到什么,于是摇了摇头。
“陛下,臣这几年巡查的折子正在整理,请容臣一段时日便上交。”
“到时候还需要着三司六省一起商量。”
贾瑛颔首,巡查几年,大大小小的问题肯定会有许多,只是和灵州的问题比较大,如若不管恐会酿成大祸,所以唐临才会只说出这一样情况。
贾瑛也比较理解,不过想到了唐临在灵州的村落里待了大半年,心中还是有些愧疚,待会还是赏点什么给他吧,难怪看着都黑了好几个度。
贾瑛的表情几经变换,忽的又想起了一件事情,随即他从一旁拿出了几张图像,“这是朕前段收到的消息,说是在灵州发现了多尔衮的后裔。”
“你看看可有见过的面孔?”
唐临听到这话瞳孔一阵收缩,差点没能控制住表情,他潜伏了大半年,陛下早就知道了更多的消息?
贾瑛看了一眼他震惊的模样,不由得哈哈一笑,随即开口道:“朕手中有暗线,自然比爱卿查的快些....”
“不过若不是唐大人带回来的这些消息,朕想要去探查,必定会打草惊蛇,到时候情况肯定比现在的要差。”
唐临听到陛下这一番像是安慰又不太像是安慰的话,一时有些无言,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从内侍的手中接过了那几张画像。
贾瑛看着下面的唐临仔细的看着手中的画,没有错过他的表情,所以其中有几个人他定然是见过的。
贾瑛喝了一口茶,放在了一边,这会房间里也就贾瑛和唐临,还有几个内侍,就连起居郎都出去了,听不到贾瑛与唐临具体在说什么。
果然,等贾瑛等了一会之后,就看见唐临面色有些复杂的开口,“陛下,这三人,臣见过。”
贾瑛心中早有预料,但是看见唐临有些复杂的神色还是有些好奇,询问道:“是在送货的名单上面吗?”
没想到贾瑛却看见唐临摇了摇头,开口道:
“陛下,臣是在村子里看到的。”
“其中有两人都是村子里的住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