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老夫人脸上露出笑意,眼眶也有些微红。
轻轻的握着华兰的手说不出话来,良久之后才说出一句,“长胖了,好!”
贾瑛没有打扰他们之间的温情时刻,给后面的人打了一个手势,让他们将带来的礼物都往院子里面搬。
整整一马车的东西,薛府的人又想要跪下来谢礼,贾瑛抬手拒绝了。
等薛老夫人和华兰在一起牵着手说了不少的话之后,贾瑛才提出辞行。
薛家知道贾瑛作为皇帝每天的事情很多,身份尊贵,能够屈居来到他们府门面前就已经很荣幸了。
众人连忙后退几步,行礼道:
“恭送陛下,贵妃娘娘!”
贾瑛微微颔首,带着华兰转身上了马车。
马车外面跪了一地的人,车轱辘转了起来,待到离开了这街道之后华兰这才转过身来,有些不好意思的对着贾瑛开口,
“陛下,是臣妾失态了。”
贾瑛低头看了一眼华兰亮晶晶的眼睛,眼皮还有些红肿,不由得失笑的摇了摇头,随即轻轻的将她搂进怀中。
他也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毕竟这也是人之常情嘛。
马车咕噜噜的往前走,这一次是正大光明的从皇城前面进去的。
护卫虽说不知道陛下是什么时候出去的,但是上面的这些事情他们能做到的最好的就是不多问。
拿出来的令牌是对的就行了。
贾瑛回到宫中,带着华兰来到了中宫,也就是皇后秦可卿住的地方。
秦可卿如今已经有孕五个月了,所以并不能去外面吹冷风。
但是他们心中也关心着这一件事情,都围在秦可卿的房间里烤火,说话。
后宫里面倒是十分的和谐,就是很少出现的神音也在这里,偶尔与大家说一句话。
贾瑛进房间的时候便感受到了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他余光扫了一眼房间里面,看到放了十来个火盆,他嘴角抽了抽。
好在房间里面门窗打开,几个娘娘都在屏风后面,既吹不到什么风,又空气流通。
守在外面的丫鬟冲着贾瑛和华兰行礼,“参见皇上,参见贵妃娘娘々。”
贾瑛抬手让她们免礼,这会里面的人也听到了外面的消息,一个个的都站了起来,“臣妾参见皇上。”
贾瑛脸上便扬起笑容,往前面走去,“怎么都围在这里?”
秦可卿掩唇一笑,
“诸位妹妹都比较好奇呢。”
“在臣妾这里可待了好久了。”
“陛下你可得快来讲讲外面是什么情况。”
贾瑛便笑着大跨步往前,身后的华兰也冲着皇后行了一礼,找了个位置坐下了。
众人开始听贾瑛说外面的事情。
但贾瑛说的比较简洁,平铺直叙,尽管是这样,众人也听得津津有味的。
但是很快,她们听到了百姓们的情况的时候都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叹完之后才反应过来,一颗心微微的提了起来,秦可卿的嘴角此时紧抿着,眼睛里有些不悦的扫了一眼。
贾瑛似乎是没有发现她们不对的情绪,继续说着。
一刻钟之后,他拿着旁边的水杯喝了一口茶,随即微笑的看着众人,“好了,听都听完了。”
“这会天色已经晚了,都回去吧。”
“是。”
后妃们站了起来,行礼之后带着身后的丫鬟都款款的离开了。
贾瑛再次喝了一口茶,余光注意到秦可卿似乎面色有些异常的看着他,想说什么又忍住的样子。
贾瑛额间划过黑线,一把抓住了秦可卿准备试探的小手,“好了。”
“卿卿你想问什么就问吧。”
“朕又不会吃了你。”
秦可卿脸上便露出了一个浅笑,斟酌的开口。
“陛下,适才妹妹们都是无心之说,她们都不是那个意思。”
贾瑛愣了一下才想起来,刚刚他说百姓们的惨状的时候,她们都叹了一口气。
毕竟如今他是这个皇帝,百姓们过得好不好,与他有十分直接的关系。
贾瑛想过来之后便笑了笑,说道:“…你看朕像生气的模样吗?”
随即他叹了一口气,
“朕自然知道百姓们还有许多人在冬日的时候并不能穿上暖和的棉衣。”
“也知道许多人的家里面除了吃粮食以外就剩不下什么东西了。”
“不过朕相信在朕的继续坚持下,百姓们都会改善的。”
秦可卿便握住了贾瑛的手,点了点头,“陛下,臣妾相信你。”
贾瑛微微颔首,他知道在十几年前,百姓们的生活都水深火热,饿死冻死冤死的人不计其数。
而他作为一个战争皇帝,并不是农业发家,自然是没有想那么多。
如今天下都已经太平了,倒是确实要大力的发展农业了,尤其是司农寺那边,也不知是否已经研究出来了,粮产更多的粮种。
贾瑛心里面惦记着这件事情,第二天在大朝会的时候便开口询问了。
“司农寺近段时间钻研的怎么样了?”
贾瑛一开口发问,大堂上站着的一个约莫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本来两眼放空的摸鱼,这会忽的一个激灵。
旁边的人赶紧隐晦的指了一下上面,他回过神,连忙走出列,
“陛下,新谷种和麦种已经略有成效,明年便能够发出去一部分。”
这也不能怪他,平时一年半载他都开不了什么口,这会站在这里一不小心就走神了。
好在他这几年负责的比较大的事情就这么一件。
贾瑛自然也注意到了他的情况,不过因为距离的比较远,再加上确实是很久都没有过问了,贾瑛也有些心虚,便没有多说什么。
此时听到司农寺的回禀,贾瑛便微微颔首,随即开口道:
“着司农寺与地方官员一同将新谷种和麦种一同发下去。”
“先在神京城外的五十几个村庄试试,免费发一些种子,一定要监督他们种下去。”
“若是收成依旧不错,再扩大宣传。”
司农寺连忙回话,“是!”
百姓们一般都会自留粮种,但是这新交配出来的粮种亩产会更多一些,原本一亩粮产大约是三到四石,但是经过司农寺的杂交,现在的亩产粮食应当是接近六石。
虽说与后世相比还是差了不止一星半点,但是对于现在的百姓来说,已经算是突破性的发展了。
若是让百姓们都换上这新的种子,到时候家家户户说不定都能够有余粮。
贾瑛吩咐完之后便看向其余的人,询问道:“可还有事起奏?”
一个吏部的大臣有些犹豫的站了出来,
“陛下,吏部左侍郎的位置已经空出来许久,可确认了新的人选?”
其实这件事压一压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最近临近年关,事情多了起来,他们整天都在吏部加班。
若是多来一个人便能从下面再提两个人上来帮忙,他们压力也会小很多。
贾瑛顿了顿,前些日子倒是看见了那折子,不过觉得不重要便没有看,不过这回来说倒也没有什么问题。
于是贾瑛便询问道:
“吏部右侍郎可在?”
一般来说,这样上官的位置被夺了就会从下官里面挑一个来,这左侍郎的下面自然就是右侍郎。
不过来接替右侍郎的人倒是有好几个人选。
“下官在。”
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站了出来,他看起来有些文弱,贾瑛对他倒是有些印象,有小功,无过,这就够了。
不过若是想当上礼部尚书那可就有的看了。
贾瑛在心里想了想,面上却是一副赞扬之色,
“孙大人前段时间刚刚立功,便升为吏部左侍郎吧。”
年轻人连忙叩首,“臣谢陛下!”
贾瑛颔首,见他们没什么事情要禀告之后便开口道:“既如此,那便退朝吧。”
“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待会过来一趟,朕有些事情要与你们商量。”
“是!”
贾瑛毫不拖泥带水,大跨步的就离开了,后面传来声音,“臣等恭送陛下。”
贾瑛要询问的自然就是琉璃房的事情,说是琉璃房,其实就是别样的玻璃房。
贾瑛将记忆中的配方给工部送了过去,让他们最近烧制出来。
不过这种事情属于私事,不好在朝会上面提出来,贾瑛打算私下与他们见见。
至于户部的人肯定会反对他,所以贾瑛打算从自己的私库里面出钱,与工部下单,这样朝廷能赚钱,他的想法能实现。
户部也拒绝不了什么。
贾瑛觉得自己这个想法十分不错,脸上便带了些笑意。
此时,大殿外面,等贾瑛走远之后,相熟的几人都来到了新鲜的吏部左侍郎旁边,笑着恭喜。
“恭喜孙大人升迁,可要摆宴?”
“恭喜恭喜啊!”
孙大人此时面带笑意回过。
“还等陛下文书下来,此事还不急。”
到时候走一个流程下来,估摸着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现在自然不必着急。
而书房里面,除了经常侍奉贾瑛的一个公公在,就只剩下一个起居郎,旁边还有一个给事中。
贾瑛坐下之后,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还没有过来,贾瑛想起了朝堂上的事情,便将吏部递过来的折子抽了出来。
随即在右侍郎升迁的地方写了一个允字,随即在升右侍郎的地方从三个人中圈了一个人,对给事中开口道:
“将这文书送到中书省去吧。”
等中书省的流程下来也得好几日,贾瑛便将这件事情放到一边了。
恰好此时,户部尚书与工部尚书两人一同进来了。
“臣,参见皇上。”
贾瑛挥了挥手,
“免礼,赐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