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老祖宗她不好惹 > 第279章 想抢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阿秋管事不仅自己过来了, 好像还带着一位气度不凡的贵人和几位下属一起来了。

他们不仅给大伙亲自安排了住处,还让大家吃上了白花花的大米饭和说不出名字蔬菜。

就这还不够, 南梁莱恩小伙子们,自从听到对方居然是 郓城知州,阿秋管事东家的二公子。整个人都不好了。

平日里他们能见到的最大的官也就是里正,镇亭这样的人, 已经感觉高不可攀了。没想到今儿还能见到知州, 那是多大的官呀?

关键是 这个知州,不仅留下来和他们 同桌就餐,还温声细语的问着大家一些子常见琐碎的事情!

大伙都在心里嘀咕着,是不是越大的官越好相处。 他们镇亭和县令除了收税的时候出现在他们面前,其它的时间 哪能轻易见得到面!

至于他们吃什么, 喝什么,有什么难处。才没有人多问一句了!

哪像眼前的贵人这般对他们嘘寒问暖。 有些小伙子拿眼镜 漂向阿秋,发现对方习以为常, 甚至 直接能跟主家说说笑笑, 心下纳罕的同时也暗暗稀罕和羡慕着。

临到自己上前回答问题的时候, 不由的就自在了几分。

乔云清问的最多的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

比如每人可以种多少田地,亩产是多少,每年 要交多少税赋,杂税有哪些, 逃荒的人多不?

这也让从南梁过来的人意识到,眼前的知州是个真正关心民生的好官。从 对方的问话中就可以看出,他显然是个经常和乡下人打交道的, 每个问题都是那么的接地气, 都问的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而不是像他们镇亭,县令那样 只会清谈,却才不办实事。

关键是 碗里的白米饭好香呀。

说来也是可笑,他们 种了一辈子的谷子, 却从来都舍不得吃上一口!

那是要作为税收上交给官老爷和东家, 哪怕有一点点剩余的谷子, 也得拿去全部换成粗粮,才能保证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不会饿死!

吴师爷多少看出了乔云清的一点意图,笑呵呵的问道:“大人,这是想让他们搬过来?”

“嗯,咱们郓城这么大的面积, 总共才五万人左右,荒废的的田地太多了。 多来一点人,咱们吃的下。就是 整个威州府也才多少人?”

吴师爷心中激动,却还是谨慎的思考起来!

他们郓城现在不富裕,人家愿意来吗?没有好的政策和条件,谁愿意背井离乡,拖家带口的去别的地方发展。

“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他们会来的,陛下给了我 三年的免税,五年减税政策,就凭这个, 对哪怕在 南梁本地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来说就由致命的吸引力!

到时候 咱们再给他们提供免费的种子, 租借 便宜的农具。 你说他们愿不愿意留下来耕作?

再说 南梁和咱们 在 二十年前本就是一家人,老百姓 才不会在意谁 在那个位置上, 他们在意的是谁能让自己不饿肚子!”

“那咱们派人去南梁抢人,恐怕会惊动当地的望族!”

\"不用,这不是有现成的吗?阿秋这帮子人就是个很好的突破口。本地人说的话总比外人多几分可信度。 老百姓都不是傻子,当人被逼的走投无路的时候, 总会铤而走险的,我只不过是提前给他们提供了一条活路。”

通过和这些人聊天,乔云清算是基本上摸清了 河对岸的情况和两边不同!

第一,由于世家贪得无厌的争夺,田地的赋税越来越重, 很多百姓 辛辛苦苦干了一年, 一年中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吃饱 上饭的, 他们多数情况下会把树皮磨成粉,掺合一定的米糠黑豆,蜀黍等杂粮来解决填肚子的问题。

有人说 南方多湖泊, 多河流,吃不饱可以抓鱼虾充饥!

呵呵,想的美,河湖早就被很多大家族占为己有了, 打鱼也罢,下河也罢, 都是要交鱼税的, 那税赋一点都不比他们轻, 再说,不是每一家人都会游泳, 都有渔船。不会游泳,谁敢轻易下水?

第二点,就是水匪和山匪勾结 ,老百姓 种的粮食往往 到收获的季节 都不一定能落到自己的口袋里。孝敬了东家不说 孩儿孝敬这些土匪。

如此往复循环下去, 导致南梁百姓先是变成的流民,最后逼成变成土匪,叛军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尤其是在 北方大量士族南迁之后, 这种情况愈演愈烈。

大景和东夷每年都要接收一部分逃难的流民。

以前 是他们等着流民上门, 如今乔云清不想等了, 郓城这里 百废待兴, 好多事情都缺人来做。

对方不稀罕的流民,他稀罕!对方嫌弃是包袱, 对他而言却是难得的人口红利!

她阿娘曾经说过,在这乱世,人不应该比牛马还要不值钱。 牛马两三年就可以使用,而人呢。最少十年才能回报社会,这投入的成本远远高于牛马。人可以有自己聪明的脑子利用牛马 创造出无数的奇迹,可牛马却不能指挥人。

所以阿娘曾在信里劝他,不应该跟时下的官老爷那样本末倒置!

在她阿娘眼里,老百姓才是最值得投资的一群人,只要 保证吃饱穿暖了, 他们 能给你创造出无数个奇迹!

啊秋就道吴师爷的暗示:无论如何都要伺候好这帮小伙子, 最好是让他们来了就不想走了, 能把自家人都带来郓城安家那更好不过了!

阿秋旁敲侧击的问道:“大人是打算让小的多拐带一些人过来吗?”

吴师爷眼睛一瞪,知口否认道:“什么拐带不拐带的, 说的好像咱们是 人贩子似的。 树挪死,人挪活,老家活不下去, 来咱郓城找条活路不行?暗暗咱们郓城多好, 免税三年,半税五年,送种子,租借牛马工具,还有安家费,有啥问题 官府还帮忙解决,更重要的是咱这没山匪了!”

吴师爷这话说的那叫一个骄傲呀, 不要以为别的地方都是这样,没有土匪这事, 也只有郓城和威州府老湖镇那一片才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