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失踪的一部分,大多归为红羽军,最近又被打发出去,归为了东南陆军,与水师相辅相成,安北侯明显不想让这帮赤炼军留在自己麾下,十分忌惮。”
“那岂不是便宜了那位?”苍耳咂舌道:“这安北侯听着是个聪明人,居然如此蠢笨。”
“大楚的事情不是我们可以置喙的,好在皇帝岳父愿意相助,对我等是一大助力。”元宸想到满府上下的惨死,说道:“唯有大权在握,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接下来才是如何振兴国力,若是寄居大楚之下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又何乐而不为。”
苍耳听得直拍手:“你是去了一趟大楚就生出这么多领悟?”
“大齐从前也是大楚的附庸,后来倒是挣脱出来,但结果呢,连年开战,百姓苦不堪言,总不能因为见到权贵的生活如初就以为天下太平?多少百姓冬日连双靴子都没有。”
“没有粮食果腹,只能靠草籽维生,小师兄,我在大楚时不敢说人人皆能温饱,但朝廷有存粮,会救济百姓,大齐……”
元宸的眉眼蒙上一层阴霾,突然说道:“大齐百姓若是富足,会甘愿居于大楚之下吗?”
“自然不会。”苍耳脱口而出。
“那若是居于大楚之下让生活变得富足又如何?”
苍耳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重,淡淡地说道:“我做樵夫时接触到的百姓只管自己能不能填饱肚子,儿子能不能娶到媳妇,女儿能不能嫁个好人家,孙辈能不能平安长大。”
“有饭能吃,有病能得到救治,庄稼能有好收成,打猎能打到猎物,哪有闲情去关注国家大事,他们也惧怕战争,一旦开战,他们会变得穷困。”
这话无疑是赞同元宸所说,元宸心中更有定数,他只怕同门们不能站在自己一边,觉得自己的行为背主背国,小师兄如此更坚定了他的想法。
苍耳见他如释重负,说道:“你要成事谈何容易,若没有大楚支持极难成事,既然要与虎为谋,必然要割肉让利,这一点小师兄我嘛是完全理解。”
“大师兄也知晓此事,有你们二人支持,我这心里方才有底,如今又多了飞侯与虎符,只要能将厉王拉进我们的阵营……”
苍耳眨了眨眼,前面的内容都未让他震动,唯有这一桩让他也惊愕不已:“你竟有这个打算?天下之人谁不知道陛下与厉王是穿一条裤子的?”
“天底下没有挖不动的墙角,何况厉王多年来始终为皇帝付出,哪有人可以一味地付出,不图回报?这次为了皇帝平衡政局,厉王又挨了一刀。”
“若有下次呢?厉王难道还要要一次次为皇帝付出,自己却始终守在北关,就算是泥塑的也得有脾气,”元宸是偏不信这个邪:“此事要从长计议,待我入了黑虎军再说。”
他这个念头实在太骇人,苍耳觉得自己就算是不拘一格之人,也是被这打算惊到。
好在小师弟现在只是想想,并未开始动真格的,就也顺势说道:“也是,走一步看一步。”
两人久未相见,又是投缘之人,元宸将自己在大楚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说完,又补充了许多细节,比如与乌家的关系,母亲又再嫁原配夫君,还有乌家对他的态度。
甚至于宫树之死,还有倭国隐门的事,几乎是没有遗漏地一口气说完了,话说到这里嘴巴都是干的,苍耳顺手替他倒了茶。
喝完一整杯茶水,苍耳看着他,仍是不敢相信,昔时被宫规教训得没了脾气的小师弟能干出种种大不违的事情来,偷马,偷矿!
元宸瞧着小师兄的神情也生出一般隐秘的痛快:“偷马之事因为两朝商贸范围的扩大会搁置,但另一桩则不会,那些也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来源。”
仅靠阮家的产业能养活这么多门徒及设产书院就不错,若想招兵买马,远远不够。
听出小师弟还有私下养军的想法,苍耳非但没有惊愕,双眼直接冒出精光!
他来到元宸身侧,低语几句,元宸顿时有种正打瞌睡有人送来枕头的感觉:“听小师兄的,若是能成事,将是我们真正的阮家军。”
与小师兄分开,元宸去母亲的院落里找到萧天洛和祝久儿三人,准备一同回宫。
如今算是忙得告一段落,几人一身轻快地回宫,待回到宫中,卢大人便提起了回程之事。
他自知此番过来还有别的打算,所以也要询问元宸等人的意见。
卢大人也是个精明的,看到阮家门徒一一回归,料想着驸马这边不缺人用,这才提出要走,出来这么久,眼看着就要迎来新年,再不出发就赶不上春节。
元宸自然是没有意见,萧天洛他们为自己做得足够多,如今也把大齐的局势摸得清楚。
藏得最深的皇后与太子真面目也看清楚了,如今他身边有人可以倚赖,他们的确能做的不多,元宸颌首道:“返程之事卢大人可以着手安排,我知道诸位都归心似箭。”
卢安得了这应允,自然是要去走流程,而萧天洛与祝久儿喜不自禁,终于可以回家了!
皇帝元齐对萧天洛等人的行踪其实了如指掌,也知晓他们为了元宸的事情忙前奔后。
如今卢安提出来告辞,元齐倒有些过意不去,再三挽留多待几日,但卢安深知道他们待得越久,越会让皇帝多想,干脆利落地拒绝,表示七日后便要离开。
七日内也足够皇帝做好准备,调备那些要带回大楚的物资与马匹。
这也是卢安给出的原因之一,他们要押马而归,路上必定会耽误不少脚程,等到回大楚都城不知道何时了,所以早些出发比较好。
元齐便也顺着他的话答应下来,下令内务府开始准备,送走大楚使臣!
归期一定,萧天洛的心顿时振奋,期间又与桂公公打了几次照面,传了几次消息,将元宸的需求告知他们——着飞侯与阮家门徒之间建好联系,以后信息互通。
那朗月听闻他们要走,一时间也有些舍不得,邀请夫妻二人到大将军府作客,也不知道她是如何说服的大将军,祝久儿半分没有犹豫,欣然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