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 第384章 大封群臣(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待徐庶回到自己座位之后,士颂又拿出了一把文兴剑,只是这一次,士颂停顿了许久。

正当众人不解时,士颂看向了天空,长叹一声,缓缓说道:“智起荆南,成我基业,辅我初始,遗计安楚!叔长,魂兮归来!”

在场的所有人,在听完传音部队高声喊出士颂的话语后,也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士颂手下的谋士里,曾经最为倚重的人,地位堪比刘巴的人物,便是马玄了。

高台下,马良和马谡紧握拳头,内心激动无比。

马良的眼里,泪水不住的打转。“兄长,主公他,没有忘记你,没有忘记我们马家的功勋。”

这时,礼仪官高声喊道:“马玄大人已经故去,由其弟马良登台,代兄接剑!”

听到这话,马良连忙擦干眼泪,整理衣襟。

这次登台受剑,是代兄登台,他不能失了兄长的脸面,不能失了马家的仪容。

看着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马良,如今也已经成年,而且屡次在自己身边建言献策,士颂此刻,越发地怀念马玄。

最初桀骜不驯,不愿为自己效力,后面又屡出奇谋,帮助自己拿下荆南,遗计定荆北,成就自己的基业。

想起故人,士颂的心里,怎能没有感慨。

“我常常在想,若是马玄尚在,我是否会有那日关中之败。如今的我,是否早就已经入主中原了。”对着马良,士颂的话语里,满是可惜,满是对马玄的看重。

马良接过属于马玄的的文兴剑,说道:“承蒙主公看重,家兄能遇到主公,带着我们马家效力主公,是我们马家之幸。过去种种,我们无法改变。还请主公和我们一道,看向未来,努力开创盛世,想来,这也是兄长之所愿。”

士颂点头,心说自己确实没有白费苦心,前期努力培养马良。

现在,已经是收获了一个良臣,这小子,绝对是未来自己麾下的股肱之臣。

自己麾下年轻一辈的文臣之中,便是以马良,潘俊以及现在随侍自己左右的陆逊三人,最为出名。

他们被称为荆楚三俊杰,在士颂集团内部,都认为这三人的前途一片光明。

等马良回到自家位置,年轻气盛的马谡连忙接过文兴剑,不停的抚摸,而后对马良说道:“四兄,以后我们俩,也要和三兄一样,为我们马家赢得荣誉!”

马良微微一笑,对马谡鼓励几句,但他隐隐觉得,自己说不定,也会有一把。

所以才把马玄的文兴剑,交给了马谡。

高台上,士颂又拿出了一把文兴剑,朗读一般地高声背诵着早已准备好的台词。

“开荒输粮,囤我国本,大义援难,活民无数,广元之功,天下百姓,熟不知耶。”

这一把文兴剑,士颂则是给了石韬石广元。

历史上的石韬,最为出名的不过是因为他是诸葛亮的朋友。

他在魏国为官,也普普通通,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但在士颂这里,石韬主管士颂麾下的农业,不论是荆州,交州新法的推行,农业制度的改革。还是从中南半岛开通粮食之路,为士颂集团,购入大批粮食。

有他石韬在,可以说是为刘巴省了不少力气。

另外,也正如士颂所说,士颂几次大规模的收留流民,也都是石韬组织人手,为流民准备粮食,支持他们渡过最初的困难时光。

甚至在不少流民心中,石韬那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是他们全家的恩人。

石韬现在,也是傲然站立,面带笑容。

在他的预计中,自己也应有一把文兴剑才是,但士颂刚刚赠剑的人,其功勋也确实比自己大。

不过还好,自己这里,还能有一把文兴剑。

“毕竟农业乃是国本,由我负责的农业事务,已经让荆州有了天下粮仓之称,主公怎么可能会落下我。”

石韬志得意满地接过了属于他的文兴剑后,士颂拿出了第七把文兴剑。

说道:“此一人,内可治民,外有辩才,荆南义助,管鲍贤辅,顾子叹,吴中俊杰也。”

这一把文兴剑,士颂的情感大过功勋和能力。

要说能力,顾徽的能力肯定比不过他的族兄顾雍;要论功勋,顾徽只是最初时期的外交之臣,后面更多的外交都被士颂交给了蒋干。

而且就算是两人都以辩才闻名,蒋干的实力也绝对在顾徽之上。

但士颂依旧给了顾徽一把文兴剑,这把剑的意义,不在顾徽那些普通的日常功勋上,而是在于他顾徽作为自己清远起兵开始,就跟随自己的老班底,士颂必须要给他敬重,承认他的苦劳。

另外一方面,顾徽和马玄二人,可以说是亲如兄弟,所以士颂才会说管鲍贤辅,把马玄比喻成管仲,他顾徽便是鲍叔牙。

这把剑,与其说是给了顾徽,不如说是给了自己的功勋故旧之臣。

顾徽,恰好是最为合适的那个代表人物,仅此而已。

下一把文兴剑,士颂给予的人,又有他的特点。这人主管着士颂的人才选拔,主持着士颂的科举之事。

“此人有伯夷古风,明辨奸邪,上有谋国之策,下有举贤之能,恨不早遇孝先也。”

这人便是历史上为曹操提出“奉天子以讨不臣”,为曹操挑选人才的毛玠。

士颂在鲁阳得了毛玠之后,也是将自己这边的人才选拔之事,交给了毛玠来主持。

毛玠为了士颂的科举制度,也是尽心尽力。

他结合这个时代的特点,结合士颂之下的世家,寒门,以及士颂推行的学院等诸多学习之路,完善了士颂的构思,通过一次次的科举考试,以百姓可以考吏员,吏使可以考官员这两级制度,平衡了各方势力。

数年来,为士颂招募了诸多中下层官吏,完善了士颂的人才梯队建设。

更为关键的是,毛玠选取出来的官员,都是能干实事的人,是可以帮助士颂推行新法的人。

正因为一批批这样的人才,才让士颂有能力在交州,益州逐步推行新法,而不是只有一个空架子。

毛玠对自己能得一把文兴剑似乎并不意外,而对于自己属于最后几把文兴剑,本来还有些奇怪,难道士颂不重视人才的选拔,但看到士颂前面几把文兴剑给予的人,他心中也倒是没有不平。

士颂今天做法的本身,就是最好的吸引人才的举动。

士颂自己动手铸造黄金台,亲手种植梧桐树,对天下英才的吸引,会比自己好上许多。

毛玠之后,士颂拿出了第九把文兴剑,笑道:“此剑,却是要给一位来的稍晚之人。”

说完,士颂的目光扫过人群,最终把目光落在了益州派系那一堆人中,高声道:“此人上懂天时,下晓川泽,料世兴衰,孙膑再世,孝直,来的何故如此之迟耶?”

明明是发问,似乎是不满,但这责怪的背后,却是对法正的肯定,希望法正能早点到自己的身边,埋怨法正来的晚了,更多的是士颂对他法正的看重。

而这一边,法正,张松,黄权诸人心中的石头,也终于是落了地。

好歹,益州派系这边,也有一把文兴剑。

黄权效力刘璋,最后刘璋投降他才投降,虽然治理益州有功,但绝对没有资格这么快就得到一把文兴剑的。

张松则是虽然献图有功,和士颂暗通曲款。

但他做出的那些贡献,都是不能放到明面上来讲的事。

益州新投效的文武之中,也就只有法正,在士颂定益州的战事中,勉强算是有些谋划之功,而且早早投效士颂,其人的才华,也得到士颂集团的认可,够得上获得文兴剑的资格。

其实士颂自己也有些犯难,益州新定不过大半年,整个益州如此之大,人脉关系,盘根错节。

自己若是不给他们益州派系一把文兴剑,必定会让这一派系的人心冷。

但若是给他们这一派系文兴剑,必须先得安抚住自己的嫡系。

于是,思虑再三之后,士颂才把第九把文兴剑赠给了法正。

法正的聪慧,当然知道士颂的不容易,接剑时再三表示自己一定全力以赴,为士颂的事业做出贡献,士颂只是笑着肯定法正的话语。勉励道:“我和孝直一见如故,以后,还请孝直多多费心了。”

法正只是再次表示,一定为士颂肝脑涂地。

不得不说,士颂赠剑之举,对于法正而言,正合其胃口。

恩怨分明,睚眦不忘的法正,正可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地位,去羞辱打击曾经欺辱他的人。

当然,同时,法正对于士颂的忠心,也达到了顶点,而且心中也已经在思量着,要如何才能报答士颂给予的厚恩。

接着,士颂拿出了最后一把文兴剑,嘴角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

高声说道:“这最后一把文兴剑,我准备赠给我眼中的荆州希望之星。

”这句话说出之后,台下不少人的心里,不免有些失落。

士颂前面这九把剑的分配,他们无话可说,自问功勋和能力,以及在士颂集团内部的重要性,只怕都比不过前面这九人就是。

“年方弱冠,策谋百出,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吾观季长之智,不让乃兄。”士颂的最后一把文兴剑,却是要给已经上过一次台的马良。

只是这一次,马良不是代替兄长马玄领剑,而是领属于自己的那一把文兴剑。

历史上的马良,在蜀汉集团也是刘备麾下重臣,只是可惜,跟着刘备一起在夷陵大败,那一场大败,把蜀汉的中生代折损了干净,就连马良这样的重臣,也折损在了夷陵之战中。

也导致诸葛亮后期,基本无人可用。

若是诸葛亮北伐时,守街亭的不是马谡,而是马谡的哥哥马良,只怕,那就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士颂的心里,对马良的期望甚至可以说是和陆逊相同,自己把这二人视为自己未来可以倚重的股肱之臣,自然要让马良感受到自己对他的深厚期待。

而在外人看来,士颂对荆北马家,可是极其上心。

马玄也就不说了,这马良向来有马家五子之中,资质最好的名头,智谋百出。

士颂北出关中时,他马良就在两军阵前,对着曹操叫嚣,丝毫不怯。这样的人,未来的确是有无限可能。

台下,马良则是在马谡敬仰的目光中,端正自己的衣冠,再次郑重上台,从士颂的手中,接过了属于他自己的文兴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