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荒年之情系四道沟 > 第204章 大食堂解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表韩昭昭内心怨念不停,她和小伙伴们低调行事,分散去了好几个供销社,总算是分批把东西给买全了。

一切顺利,短短几天工夫,他们成功地在所有人反应过来前,把需要的铁锅等东西买回了家。

韩昭昭私下里,还偷偷多买了两口十印的大铁锅和两口双耳炒锅。

她打算好了,自己家现在不用,备不住啥时候身边的亲人朋友们就会需要呢!

正月没过完,大食堂终于在人们的殷殷期盼中正式解散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解散大食堂,只限于城市,下面的农村,按照上级指示,继续开办。

不过,各级政府不再调配粮食,由各农村合作社生产大队自给自足。

农村的情况他们不了解,城里的市民一接到消息,顿时炸了窝,各家铁器上交的溜光干净。

自己家要开火,却发现没有铁锅,这下大家可傻了眼!甚至很多积极分子,连家里的煤炉子也都上交了。

这可咋办?有些家里工作少的就不想大食堂解散。

可政策的事儿,能听少数市民的吗?根本不可能!上面粮食早已经告急了,不解散,老百姓吃不上饭就要出事!

这时解散大食堂,让老百姓自主想办法,政府再发一部分粮食,社会矛盾就会分散。

不得不说,这跟老百姓孩子哭了,抱给他妈是一个意思。

人们一窝蜂地涌进供销社,挥舞着钱票购买铁锅。

是的,现在买铁锅不但收钱,还收铁锅票!

京城从这一年开始,全面进入了票证时代。

从一九五三年十一月一日,首次发行面粉购买证,到一九五五年十月,实行粮食以人定量供应,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票”。

到后来为分配有限商品,京城发放肥皂票、火柴票、烟票、布票、棉花票、糖票、煤票…… 。

现在又开始实行发放铁锅票、铁炉子票、烟筒票、铝壶票,连生炉子用的“劈柴票”,都开始实行发放。

中国老百姓进入了漫长的“票证时代”,韩昭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此后的三年困难,陆续的国家还会实行豆制品票、副食品票、家具票、钟表票、手表票、灯炮票、缝纫机票、自行车票……

各种各样的票证,据说至一九六一年,京城凭票供应的商品多达一百多种,除了白菜萝卜不要票,其他的就没有不要票的。

别以为白菜萝卜不要票,就可以放飞了买,这两种蔬菜却是定量限购的,你想钻个空子,多买点儿晒成干菜填肚子充饥,那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别说没门,窗户也给你堵上!

而京城,作为首都,在凭票供应方面更是起着带头作用。

普通市民,手里的粮票就可以组成一个大家族。能细分为很多种:如:大米票、面粉票、粗粮票、细粮票、小米票等,以及粮食供应券、高粱米券、绿豆券等。

计量单位从旧秤市制到最新的千克制都有,面额大的在千斤、万斤以上(单位用),面额小的仅为一钱(市制1钱等于公制5克)。

在票证之外,还有各种购货本。

城市居民凭购货本可以买粉丝、花生、瓜子之类的食品。

而农民的购货本只能买碱面、小苏打、肥皂等简单的几种生活用品。

副食本也是购货本的一种,拿着副食本去商店可以购买粉条、粉丝、芝麻酱等,但也都是限量供应。

因为食油、副食严重不足,肚子里没油水,正在长身体的年轻人定量的粮食根本不够吃,饿肚子是常事。

这个年代,在穿的方面,大家都不是很讲究,也没有条件讲究。

很多人一年都不会买一件新衣服。然而,布票、化纤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等票证的诞生,也证明了这些商品依然是紧俏物资。

以北京为例,布票、棉花票的有效期一般为一年,由于棉花供应不上,有时也会延长使用期限,推迟发行新票。

而且,布票、棉花票各个年度的人均配给量也并不是固定的,根据年代的不同会有较大的差异。

在用的方面,各类票证更是五花八门,有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票,各种煤票,等等。

然而即使有票,也往往需要凌晨天不亮就去排队,否则去晚了这些物资就很难买全。

大食堂解散的第二天,各区粮站,副食品站,供销社,菜市场,半夜两三点就已经挤满了人排队,等着一开门就进去购买。

停止了长达半年的不用半夜排队买供应的日子又开始了。

韩昭昭几个小伙伴们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帽子手套,挎着篮子背着筐,胳肢窝里夹着布袋子,分散着排在不同的队伍中。

站得腿酸了,不怕,找块石头砖头,姑邱着坐等商店天亮开门。

黑灯瞎火的,即使拿着手电,人们也舍不得打开。

要知道,现在买电池也是要电池票的。相熟的人,隔着人群也不妨碍大声聊天。

所以,又冷又黑的环境,也没人害怕。京城老百姓自觉见的世面多,大人小孩嘴都特贫。

认识不认识,都能聊几句。排队的人多,大家嘻嘻哈哈扯闲篇,还不显时间。小三子就最喜欢这样的场合,和谁都能聊几句八卦。

韩昭昭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地等待着商店开门。她不停地跺脚,试图让自己暖和一些。

“现在几点了,还要等多长时间开门啊......”她嘟囔着。

“您也来了,您儿媳妇呢?以前不都是她来排队买供应吗?”

“也来了,在粮店那边排队呢!您怎么也来了,今儿人多,您岁数大了,可得小心点儿。”

“嗨,就是人多我才来的。我儿子在粮店排队,儿媳妇在菜店那儿排队,就副食这边东西轻省,这不,让我跟这儿排队呢!”

旁边的大爷大妈们也在闲聊,谈论着大食堂解散后的生活计划。

“听说,今天粮食供应充足,大家全能买上。”

“嗯,街道贴出告示了,土豆和白菜都是外省调来的,也能保证供应。

今天,家家要买的东西都不少,我儿子明天上午都请假了。”

终于,天边泛起了鱼肚白,商店的大门缓缓打开。人群开始骚动起来,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向前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