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我想想
“差不多吧,我跟娘说了我夹在您跟爷爷之间,整天难做人,娘当时没说对错,只是最后写在信里了。我觉得娘说得十分在理。”
朱瞻基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很震撼。
现在跟朱高炽复述了一遍就觉得更清晰明了了。
打,必须要打!
“我想想。”
朱高炽觉得这有点颠覆。
张欣一直是主张能不打仗就不打仗的人。
明朝周边这些个老出幺蛾子的地方,张欣真正支持的就是打安南。
打朝鲜是顺水推舟,打日本是因为银矿。
漠北那边,原来朱棣是想打的。
当时粮草各方面十分充足,具备一切打仗的条件,张欣表面上没提什么反对意见。
只是默默的把托诺不花从大院里拎了出来。
后来整个漠北的归附,几乎没怎么动用京营,十年间和和平平的拿了下来。
东南沿海国家的那些驻军,张欣是提议人,但是派过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商贸易的安全,以及让一些贸易品得到更好的维护。
现在整条航线上除了少许刺头,不知好歹,被强行拿下之外。
基本还是宗主国与藩属国之间的来往。
所有的藩属国,近一点的一年好几次过来朝贡,远一些也能一年一次。
还不是以前那种打秋风一般,拿土特产来换金银钱物,是实打实的拿着值钱的东西来的。
朱棣老脸拉不下,不好意思打人家。
可京营养了那么多兵。
三四十万兵,儍吃儍喝的。
已经很多年没有正经干过活了。
整个军中,求战的情绪高涨。
朱棣自己本来也好战,在地图上划拉来划拉去的,就看中了西北边。
朱高炽一直反对。
他觉得前元是前车之鉴。
前元是打扁天下无敌手了,疆域也无人可以匹敌,可最后版图太大,朝廷根本无法控制,才会让先帝有可乘之机从江南下手,进而开国建朝。
如今大明的强盛并非前元可比,但一旦打起仗来,也会消耗国力。
把这些国力用在国内建设不是更好么。
鞭长莫及的地方拿下来,还要派人去维护,大量的人力物力投进去,回报寥寥。
但要是按着张欣这个说法,还真别说,有点醍醐灌顶。
历数各朝代皇帝,开疆辟土,重中之重。
可历来就是说因为可以得到更多的土地跟人。
朱高炽还真的没从张欣说的这个角度去考虑。
怪不得史书不写。
没人会在皇帝高高兴兴的时候,说咱们要是输了,地盘大点,也好搬家逃命。
谁家没几个败家子啊?
皇帝家也不能例外。
万一这皇位传下去几代之后有那不肖子孙,只有家业足够大的情况下,才能败几十年还没败光。
臣子们当然懂,可他们不能明说,就暗戳戳的鼓励皇帝开疆辟土。
恍然大悟啊!!!
“你爷爷想打哪儿来着?”
朱高炽接受得很快,回头问朱瞻基。
“打亦力把里。托诺不花做先锋。”
朱瞻基答得也很快。
“哼,你也想打对不对!”
朱高炽立刻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