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五。
尽管年关早已结束,但二月的京师仍是因为\"科举\"而喧嚣不已,各大茶楼酒肆人满为患,惹得店铺掌柜的眉开眼笑,心道朝廷年年办一次\"科举\"才好呐。
今日天色才刚刚大亮,长安街上便是人潮汹涌,摩拳擦掌之间便驱散了空气中寒意。
街道两侧的坊市中,说书先生们已是开始了慷慨激昂,听得诸多慕名而来的客人们连连颔首。
自二月开始,京师的大事小情便层出不穷,使得自幼生活于\"天子脚下\"的百姓们也颇有些目不暇接之感。
当然其中最为\"摄人心魄\"的,便是今日将要于\"武英殿\"举办的武科国选。
尽管朝廷早早便颁布了旨意,天子有意将\"武科\"设为定制,并将与会试同时举办,但谁也没有料到,天子竟是会将\"武科\"国选的场所放在宫中。
毕竟自土木堡之变过后,大明武人的地位便是与日俱减,比\"贱籍\"也强不到哪里去。
为此,天子此举着实在京师中惹来了一番震动,不少正值热血年纪的汉子们都被激的血气上涌,心中暗自发誓待到京营下次募兵,定然要第一时间报名。
不过相比较这些满腔热血的汉子们,京师中反应更大的,则是各个书院中的读书人。
毕竟今科的\"殿试\"虽然已是在皇极殿结束,但天子尚未按照惯例,当众公布名次并设宴款待今科的三百余名进士,反倒是要等到今日的\"武科\"结束之后,再共同公布。
天子这是要彻底将\"武人\"的地位提高到与他们读书人\"平起平坐\"的高度呐!
这群粗鄙的武夫,凭什么能够登堂入室?
但任凭这些读书人在心中腹诽,朝廷始终没有给予任何回应,倒是平日里驻扎在西山脚下的京师大营出动了千余名兵丁,进入皇城轮值。
今日,整个京师的焦点,都将集中在紫禁城中的武英殿。
...
...
武英殿。
此地位于金水桥以西,始建于永乐年间,曾是大明天子斋居,召见大臣的场所,与东面的文华殿遥相呼应,一文一武。
正殿上首,大明天子朱由校舍弃了沉重的冕服,转而身着一身得体的武弁服,腰间配着一柄长剑,身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也是特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红袍。
肃穆的宫殿中,除了身着官袍,按照官职高低依次站立的文官之外,平日里在京中存在感颇低的勋贵们也在英国公张维贤的率领下,傲然立于大殿右侧。
天子信重武人,也间接提高了他们这些武勋的地位。
半晌,嘈杂的武英殿渐渐安静下来,殿中诸臣均是将目光投向上首默不作声的天子,眼神很是复杂。
他们作为大明的衮衮诸公,政治嗅觉自是比市井间的百姓要敏感许多,早已隐隐察觉到,近些时日京师沸沸扬扬的背后,怕是也有天子在暗中操纵的缘故。
毕竟天子此举不但彰显了朝廷对于武人的信重,还顺势将\"税课司\"的势头盖了过去。
以眼下的形势来看,只怕大明的富绅豪商们早已将\"税课司\"一事忘于脑后,转而被天子的\"障眼法\"迷惑的麻痹大意。
不过对于这背后的暗流涌动,他们自是不会冒着触怒天子的风险,主动向外人释放。
\"诸君,\"半晌,及至武英殿彻底鸦雀无声,大明天子沙哑却又略显激动的声音猛然于殿内悠悠响起:\"武人当以保家卫国为荣。\"
\"朕,以尔等为荣。\"
\"还望诸君日后,莫忘初心。\"
此时怀揣着各式心情,立于殿中的\"天子门生们\"虽是不及\"进士们\"人数那般众多,但也足有百八十名。
这些或紧张,或兴奋的\"天子门生们\"刚刚完成了于武英殿中举办的\"策略\",眼下正是等待他宣布最终成绩的时候。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闻听耳畔旁传来的呼喝声,武英殿的武人们均是不约而同的跪倒在地,异口同声的朝着上首的年轻天子叩首行礼,面色涨红者不知凡几。
见状,殿中老神在在的朝臣们顿时如遭雷击,饱经风霜的脸颊上均是涌现了一抹异色,胸口起伏不定。
武人以保家卫国为荣,天子以这些武人为荣?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陛下对这些武人的期待和重视,未免有些太高了吧。
...
轻轻摆手,唤起了在场的\"门生们\",朱由校转而微微眯起眼睛,于殿中诸人的脸颊上掠过。
除了前两日刚刚于皇极殿中见过的卢象升之外,他居然还见到了徐光启的得意门生,对于铸造火器之道极有心得的孙元化。
此外,立于大殿左侧角落,一名生得孔武有力,面容坚毅的汉子也被他多瞧了几眼。
他已是被身旁的司礼监掌印告知,此人便是广宁参将祖大寿的\"妹婿\",吴三桂之父,吴襄。
呼。
环顾完毕之后,朱由校将目光收回,转而从身旁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手中接过一张信纸,上面字迹工整的记录了百十个名字。
\"天启二年,壬戌科武选一甲头名,卢象升!\"
呼。
朱由校清冷的声音于殿中悠悠回荡,其脸上毫不掩饰对于卢象升的欣赏和倚重。
在场如此之多的\"门生\"中,卢象升不仅\"策略\"过人,尤其是对于建州女真和草原鞑虏的态度更是令他十分满意。
土司,畏威而不怀德;日月所至,皆为明土。
天子炽烈的声音尚在耳畔旁回荡,满脸激动的卢象升已是侧身出列,跪倒在大殿中央,用尽全身力气山呼道:\"学生卢象升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子金口玉言钦点,可比张榜告示,更加有冲击力。
\"一甲第二名,孙元化...\"
\"一甲第三名...\"
在当众宣读了卢象升为壬戌科的武状元之后,朱由校便将手中名单交由身旁负手而立多时的兵部尚书王在晋。
随着一道道慷慨激昂的呼喝声,武英殿中本就殷切的气氛也愈发火热,本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报名参加武科,而后立于皇城中的百十名武夫心中第一次升起了光宗耀祖的自豪感。
...
卢象升,壬戌科武选头名。
<<罪维录>>